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317(2 / 2)

“使君在想什么”荀谌面带微笑,稳声询问道。

“本初死了,满门上下一个活口都没有,我与他是自幼相识的好友,听到这样的噩耗,心中怎么都放不下。”曹操长长出了一口气,涩声答道:“当年刘玄德在洛阳求学之时,与本初也有一段交情,不管怎么说,他也应该给本初留个后,这样弄死算什么事”

“韩文节冤魂不散,前去索命,与刘玄德有何相干”荀彧失笑起来。

曹操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这种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也就能哄骗无知村氓,难道文若你也相信”

“我不信神鬼,却信报应。”荀彧笑道:“且不说何进兄弟之事,单从袁本初强占冀州,逼死韩文节,并诛杀一干河北义士的举止看来,落到这个下场也一点不冤枉。”

曹操沉默不语。

这个顶着光耀家世和天下楷模之称的老朋友一向做事不地道,别人或许不知道,他曹孟德却是清清楚楚,袁绍发起狠来甚至连自家兄弟都坑,曹操也吃了好几次暗亏,只是因为多年来的交情和形势所迫,才选择隐忍下来而已。

袁绍落得这个下场,其实也怨不得别人。

“只是这刘玄德做事也有意思,原本怎么处置都要落下隐患或是恶名,结果他假托韩文节冤魂索命之说,反倒把自己摘出去了。”荀谌回想起前几天使者的说辞,不禁再次失笑。

正如曹操所说,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统治者往往是不信的,但为了让寻常百姓相信,并利用鬼神之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还必须表现出相信,为这种明显荒诞不经的事情做背书。

这一次刘备派出使者,在普通人看来只是前往寿春,去袁术那里报丧,但曹操和荀彧这种聪明人眼里,这就是让他们帮忙背书,在官方层面上定个调子。

仅此而已。

“我方今年遭遇灾荒,正是刘使君伸出援手,如今半个兖州都指望着幽州运粮过来,使君自然应该投桃报李,展现出一些诚意。”荀彧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已经让人去各地宣扬了,就按照幽州方面的说辞。”

曹操点点头,“如此甚好。”

两人并肩而立,眺望着无边无垠的大地,半晌过后,荀彧才悠悠开口说道:“刘玄德尽占河北之地,下一步应该是吞下并州,与长安朝廷取得联系,如果我方不能在他整合冀州与并州之前重整旗鼓,尽快南下将中原之地纳入囊中,袁本初的遭遇,只怕会在使君身上重演。”

“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吧。”曹操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走下了城头。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等到幽州使者抵达寿春城谒见自立为扬州伯的袁术之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但是,听闻兄长死讯,袁术袁公路口中说着悲伤不已的话语,脸上却是露出了掩藏不住的惊喜笑容。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韩文节冤魂索命,当真令人大开眼界”在听了使者那一套说辞之后,袁术摇头晃脑地叹息了一阵,满是感慨地说道:“当年本初驱逐韩文节并将他逼死在陈留,我就说过这事情不会就此了结,果不其然,最终还是被他报了仇。”

在座众人之中不乏当年就站在袁术一边,支持他继承汝南袁氏家业的门生故吏,见自家主公给事情下了定论,便纷纷出声附和起来。

经过七嘴八舌、不断添油加醋的讨论,事情的“完整经过”,竟然被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们给脑补出来了:

当年韩馥经历了朱汉带兵上门,儿子被打断双腿的惨剧之后,为保全家人性命,便舍弃了袁绍应允给他的奋武将军之职,带着妻儿老小离开冀州前往陈留投奔张邈,谁曾想袁绍不依不饶,几次三番派出使者相逼,最终逼得韩馥自杀。

韩馥冤死他乡,一缕魂魄不散,便又返回邺城伺机复仇,怎奈袁绍势力强盛,他只有耐心等待时机,最终在袁绍兵败被俘,送回赵忠故居的时候,韩馥才找到机会,亲手手刃仇敌,为自己和儿子报仇雪恨。

“所以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堂堂正正,绝对不能作恶,更不能做出欺人太甚的事情,本初之死纯属咎由自取,诸公可要以此为鉴,时时提醒自己啊”最终,袁术感慨着做了陈述,也算是给这桩无头案盖棺定论了。

这一顿瞎话说得煞有其事,把郭嘉派来的使者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心说袁术这群人要是不当官了,去邺城那些说书堂里当个说书先生,也绝对是能挣上大钱的好手。

不管怎么说,袁术是汝南袁氏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他如今做出这种表态,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但也无疑是给刘备帮了大忙。

“如此一来,我们也完成了任务,可以安心北返了。”这名使者陪着笑,心中暗暗说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造谣,不传谣

除了南下寿春的那一支车队外,郭嘉还假装不知道张邈和袁绍这些年来的龃龉,另外安排了几名使者前去陈留报丧。

张邈与袁绍、曹操等人都是少年时期就结识的好友,时至今日已有近三十年的交情,然而从关东群雄起兵讨董以来,张邈就看不惯袁绍那一幅自以为天下尽在掌握中的嘴脸,多次出言顶撞,最终二人反目成仇。

甚至就在曹操被兖州本地派迎接而来,奉为兖州刺史之后,袁绍还多次写信给曹操,明里暗里要他诛杀张邈。

曹操当然不是那种被人撺掇几句就杀人的蠢蛋,更不是什么善茬,他清楚张邈在陈留拥有极强的影响力,算得上是兖州的二号大佬,只能拉拢而不能对抗,所以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袁绍的无理要求,同时还把袁绍的每一封亲笔信都派人送给张邈过目,张邈看后对袁绍越发恐惧和仇恨,也更加感激曹操的仗义。

如今袁绍死了,还被安上了这么个荒诞不经的报应之说,张邈口中表示出惋惜之情,心里却乐开了花,若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只怕他要一路欢呼着出门。

“本初这人年轻时还好,这几年不知怎的,做事越发乖戾残暴,我们这些故友是劝也劝不得了,如今他落到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韩文节。”张邈装模作样地叹息片刻,心中打定主意,等送走使者,他就要发动治下的兖州士人,不管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还是写文章来记载这件事,总之,一定要把袁绍搞臭、批倒、再踏上一只脚,让他背负恶名,永世不得翻身。

让你一心想弄死我

就这样,在几位地方实力派大佬的心照不宣之下,韩馥冤魂索命,袁绍满门自残,就成了一桩盖棺定论的公案,他们治下都是大汉曾经的核心之地,世家豪强林立,士人阶层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在他们尤其是张邈和袁术不遗余力的宣传下,袁绍过去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名声迅速坠落,甚至连背负宦官之后和杀害名士边让这个臭名声的曹操,风评都高过他了。

远在寿春的袁术都知道并做出回应了,位于蓟城的刘备等人,自然也得到了一份完整的情报,郭嘉事无巨细,把自己的顾虑、做事的思路、以及当夜具体实施的步骤、冀州各地的反应、诸方势力的回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