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81(2 / 2)

虽说骑兵行军的时候都是不穿铠甲的,但是当初在冀州相会之时,为了让沮授等人开开眼界,也为了满足太史慈显摆的欲望,二十名百人将披挂齐整,人马具甲,给冀州人展示了一下真正的重骑冲阵。

那一次演示,彻底震撼了所有前去观看的人。

静如山峦,动如雷霆。

二十名浑身包裹在黑色铁甲之中,只露出双眼的骑士,二十匹身披黑色铁甲,比寻常同类高出一个头的神骏战马,摆出锋矢阵型,展开冲击的时候,给人带来的压力,犹胜千军万马。

那些将士,就是从各支部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鞠义才下定了决心,支持刘备入主冀州。

能够组建起超时代的强军,这种人才是值得他鞠义效忠的对象。

如今刘备开口,说他可以带领部众去幽州,那就是说,他的部队也可以像重装铁骑一样,获得更多的人手,更好的装备,更好的待遇,并与更强的战士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

“全听使君吩咐”鞠义眼中充满希冀,恨不得现在就能拔营北上。

“那就请将军把这边的募兵工作先停一停,回到平原去整肃部队,等你们到了幽州,有的是精锐士卒给你挑选。”刘备笑着说道。

平原是冀州东南门户,负责对青州方向的防务,位置极其重要,刘备可不愿意鞠义继续到处转悠,放着那边不管。

冀州已经被刘备看成囊中之物,万一黄巾不开眼,把那边打烂了,百姓打没了,他可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末将得令”有了刘备的保证,鞠义也没了继续在冀州募兵的打算,当即告辞,带着自己的亲卫向南边去了。

送走鞠义,刘备心中也像是一块大石落地。

当初在邺城第一次相见,从鞠义对待韩馥这个上司的态度,刘备就看得出,鞠义是个桀骜不驯的的性子,行事作风完全是一副边地人的做派。

再加上历史上记载的,鞠义自恃在袁绍麾下屡立战功,变得骄傲放纵,最终被袁绍斩杀,部众或是逃亡,或是被袁绍分兵扑灭,结局十分凄惨。

出于这些考虑,刘备一直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彻底收服鞠义,让他尽情施展才华,不要落到原本历史上的结局。

可是看鞠义今日的表现,刘备觉得,他或许并不是有多骄狂,而是单纯地瞧不上韩馥和袁绍这种人吧。

“我怎么发现你和粗人特别合得来”当天晚上,听了刘备讲述如何让鞠义心甘情愿地放弃募兵,跑回平原驻守之后,简雍嘿嘿坏笑起来。

“因为我就是个粗人。”刘备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这几年生活安逸,又没有时间练习武艺,他已经成功把六块腹肌修炼成一块了,“哎不对啊,我觉得咱们两个整天一起聊天喝酒,应该是最合得来的。”

“嗨”简雍同样拍了拍自己日渐发福的肚皮,“我也挺粗。”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儒的毒计

家乡越来越近,幽州军上下几万人的心情也越来越好,许多士卒在行军的时候都唱起了被燕赵之地传唱数百年的歌谣,期待着见到家人的时刻。

刘备的心情自然也是很好,每天摇头晃脑,也不知道在哼什么。

“玄德,南边出事了。”这一天简雍在巡视后军的时候接到一份情报,连忙找到刘备,把这消息告诉了他。

“哦,死了几个朝官。”刘备浏览了一遍,却几乎没有反应,只是在思索了一阵之后才缓缓说道:“王匡愚蠢透顶,应该是活不长了。”

这份情报,说的是讨董联军的事。

自从唯一敢于进击的曹操军被李儒率军全歼,驻扎在酸枣的关东诸侯就彻底失去了讨伐董卓的勇气,只是安心吃粮,等待支撑不下去的那一天到来。

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李儒回到长安,又在病倒之前,将自己定下的另一个计谋付诸实施,并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这四名被董卓裹挟到长安的朝廷重臣还没有彻底适应雍州的生活,就再次接到命令,携带董卓的议和文书,千里迢迢赶往河内,想要劝说关东诸侯罢兵,各回州郡任职。

另外,少府阴循则是携带同样的文书前往南阳,去那里劝说袁术。

这几人中,韩融是德高望重的颍川名士、阴循是南阳名士、胡母班甚至是当年党锢之祸之中闻名天下的八厨之一,更是王匡的妹夫。

把阴循派往南阳、把王匡的妹夫派到河内,这正是李儒的主意。

你们袁氏兄弟不是为了反抗朝廷,为了所谓的大义,连袁隗、袁基和整个袁家都能舍弃吗

那我就再给你送点人过去,看你们有没有胆量把他们也舍弃了。

王匡自然知道这些人是烫手的山芋,忙不迭地想把他们送往酸枣,交给袁绍处置,但他手下人磨磨蹭蹭,动作慢了一步。

得知董卓派人前来议和,袁绍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坚持下令,命令王匡立刻将这几人当众处死,以壮军威。

接到明确的命令之后,王匡彻底没招了,只能动手。

“自己的亲妹夫都能杀,这王匡为了巴结袁绍,真是什么都不顾了。”简雍又摸出一张薄纸,摇着脑袋叹息起来,“胡母班在狱中写了封信,结果在河内都传遍了,几乎每个人都在痛骂王匡。”

“拿来我看看。”刘备好奇地要过这封公开信,看完之后,他也是心有戚戚,“文采不错,可惜了。”

胡母班的信很有逻辑,观点也很明确:董卓是坏人不假,可我跟他又不是一伙的,你惹不起董卓就拿我开刀,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

据情报说,王匡看完信之后,抱着胡母班的两个儿子,也是他的亲外甥痛哭不已,场面一度无法控制。

然后王匡下令,把胡母班等人推出去砍了。

远赴南阳的阴循也没能幸免,被袁绍派人押解到新野老家,当着数万人的面丢了性命。

诸人之中,唯有六十多岁的颍川名士韩融逃过一劫,屁滚尿流地跑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