琨率领下,与右路军会合,攻占了安徽滁州。”
“四月下旬,太平天国以赖汉英为主将,领兵二万三千余人,驾船千余艘,从天京出发,溯长江而上,开始西征。”
“五月初,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攻克诃南归德府,杀死清军三千多,自损五百余人,招收降兵千余人。”
“清军反攻归德府,北伐军与之再次激战,杀死清军二千多名,清军溃败。北伐军缴获无数。”
“五月中旬,太平天国赖汉英率西征军攻占只有三千兵力防守的安庆城。”
每期的南方日报上,开辟了战事专栏,专门报道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等战事。
甚至,偶尔在哪期的报纸上,冯云山还会指示在报道战事之后,写个总结分析,预计下一步的战况动向。
当然,他知道满清朝廷肯定也在收看自己的报纸,不但不会透露太平天国的行军动向,还有意替太平天国稍加宣传。
第274章 南方日报的火热
南方日报前面三期免费之后,第四期开始,便收起费来。
不过,创办这份报纸的目的,原来就是为了掌握舆论喉舌,将消息四处传播,不但让百姓开眼看世界,还能进行科普增智,至于盈利与否,冯云山并不在乎。
因此,即便收费,也是刚刚按照成本来收取,每份报纸只允许卖50文钱。
冯云山为了让销量上去,传播更广一些,不但不许售高价,还在每个州府城都设立一处大型的报社分销点,更在重要县治所设立小型的报社分销站,每天由王府警务部的人,从广州的总报社,将印刷好的报纸,按设定的路线,骑快马运至各分销点。
这样一来,使得成本已经接近60文钱每份,但冯云山还是坚持不涨价。他相信,随着以后报纸销量的大增,接下广告业务后的那块收益,必然能支撑报纸的盈利。比较,这暂时也算是独家垄断生意了。
原本冯云山准备跟后世一样的每天一期,后来发现这个时代的消息过于闭塞,而且交通非常不便,无法跟后世一样做到每天一期报纸。
于是,冯云山决定,在开办初期,南方日报实行每旬一期,一个月三期。以后,看情况再行增加。
经过一个月的宣传和免费发放,报纸一期比一期印刷得多,第一期只是尝试,报社刊印一千份,结果,用了3天时间,发放完成。
第二期,刊印了一千五百份,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发放完成。
第三期,刊印了二千五百份,结果,只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便全部发放完成。这还是冯云山要求只投放一半的报纸在广州府,另一半报纸运送到其他各州府都进行发放的原因,否则,只怕还要更短时间便发放完成。
第四期收费后,冯云山担心花钱买报纸的人不多,便只让报社印刷二千份,结果,当天留在广州城内的五百份报纸,在二个时辰内便被一抢而空。
广州城内的四座报社分销点被上千人围得水泄不通,要求买报纸。好多人都是家里的长辈派来专程买报纸的,这买不到,回去还不得被剥层皮,于是就有人开始威胁要是买不到报纸,就将报社堵死。
最后,报社的副社长李文茂出面,答应马上加印,才将众人的喧闹平息下来。
当天下午便加印了一千份,但一天后便又销售一空,幸好将广州城内的需求满足得差不多了。不过,等到第二天,广州府周边南海、顺德和番禹几县大群读书人进城,说是他们当地的报社分销点的报纸卖光了,为了能早点看到报纸,不辞辛苦,跑到广州城里来买报纸了。
甚至还有肇庆府和惠州府的人也赶来,说是要购买报纸,宁愿加价。
于是,经请示冯云山,南方日报设加班加点,当天便开始加印。
第四期的报纸,一共加印一千八百份出来,这才基本满足需求。
这样,光是第四期报纸,便印刷了三千八百份。
第五期报纸,冯云山直接便让报社提前做好准备,花了四天时间,印刷了五千份。然后,又是两天时间,便售卖一空。冯云山知道,其实还有很多离广州远的地方,没有买到。
不过,再多一些,他也没办法了。因为,报社的印刷厂印刷能力就那么大。
印刷厂是直接从澳门购买洋人的,运至广州,由副主编美国人卫三畏负责,采用的是手工铅活字印刷术。需要很长时间的提前准备,甚至出报的前5天,便要拿到稿子,开始人工排版。
因此,就算想加印,也最多加印到第四、五天,否则,便会影响下一期的报纸刊发。
冯云山了解后,让卫三畏和曾观澜一道,前往澳门,将澳门最大的那家印刷厂的比较先进的设备直接买下来,运至广州。
这是改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又引入使用最为先进的自动铸排机、滚筒式平台铅印机等机器,将原来的手工印刷过渡到机器印刷,经过卫三畏的调试,印刷厂的效率一下提高了许多。
虽然在铅印的工序上,铅排熔铅、铸字、浇版等排版操作还是靠手工,但在印刷时的速度已经提升了许多。
原本的手工每天印刷一千五百份就已很勉强,这下,虽然同样还只是一套印刷机器,但一下提高到每天可以印刷七八千份。
于是,从第八期开始,南方日报一下子便印刷了八千份,而且在排版后的次日便完成了印刷任务。
圣王王府警务部人员得以有充足的时间,将报纸运送到讨虏军占领区各地。
一时间,南方日报开始在两广和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区流行了起来。
甚至不少见面打招呼的读书人不再问哪里赏花赋诗,而是一句:“仁兄,这期的报纸你看过吗嘿,你竟然没看,可惜啊,错过了精彩内容,为兄说些与你听听”
不识字的人,也一大早跑到县里的日报分销点,看见谁面善的,买了报纸,便一窝蜂迎上去,央求道:“大老爷,别急着走啊,这期报纸上王府又有什么新的政策,读给我们听听。”
诸如此类的,于是,国人第一份创办报纸,南方日报彻底在中华讨虏军的占领区流行了起来。
广州城外的南海县郊,一户普通农家小院内。
一名私塾先生看着手中的南方日报,高声念道:“五月下旬开始,太平天国西征军前部六千太平兵,开始围困南昌城”
旁边的围坐着几人,却都是读书人模样,有几名秀才,甚至还有一名举人,均是一脸落寞。
“可惜江南三大名楼的南昌滕王阁,就要遭受这些发逆贼匪们的摧残了”这人看来有些文人气息,只是声音嘶哑,却是破坏了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