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5(2 / 2)

冯云山听在耳里,不由苦笑,什么时候自己堂堂太平圣国的圣王,居然被一名小女子当街骂登徒子。

拦住要教训那姑娘的谭体元和亲兵,冯云山本就带有微服出行的意思,不想惊动旁人。

合信一听圣王来找自己,连忙放下手中的编译书籍。

“圣王大驾光临,未能迎接,得罪,得罪”合信有点生硬地学着华人,抱拳表达歉意。冯云山连忙摆摆手。

哈巴安德却是正在急着给人看病,只是朝冯云山打个招呼,便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合信带冯云山等人来到诊所后院,却有好几间厢房,来到堂屋入座。合信告诉,叔未士夫妇和俾士三人昨日便让谭体元派人送出了广州城,去香港找人办理武器采购的事情。

看来他们几个洋人对于跟自己的那笔交易很上心啊。

冯云山暗暗点头。吩咐谭体元他们几个在外面把守,冯云山直接道明今天的来意:“合信牧师,不知道你在普鲁士那边有没有认识的熟人”

合信睁大眼睛:“圣王,普鲁士倒是也有我们伦敦布道会的教友,就是来去一趟时间上要很久啊。不知圣王的事情急不急”

“急,很急veryanxio圣军有件非常棘手的事情,需要请西部城市埃森市里的一位先生到这来,关系到数万人的性命”冯绍光一脸着急,郑重地说。

“reay真的有如此紧急的事情能说说是什么吗,看我能不能帮上忙”合信关切地问道。

“关于炼钢的事情。最近圣国在湘南办了个工场,准备制造一种救人命的药物,很多种中药混合一起而成,我们称之为中成药。可是没有好的炼钢手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反应罐已投用便炸开,死伤不少人。听说只有普鲁士的埃森市一位名叫阿什么。克虏伯的先生掌握了这种炼钢的秘方,能制造出救人性命的钢罐,所以想请他来我们湘南一趟,帮我们建个药罐,建好了马上送他回家。”

“不但可以挽救我们现在正在建罐的工人的性命,还可以早些制造出药来,挽救上万病人的性命。如果合信牧师能尽力帮我将克虏伯先生请来,我可以以上帝的名义起誓,制造出的这种中成药,以最低的价格卖给百姓,包括欧洲百姓。”冯云山假意动情地画着十字发誓道。心中却暗暗念叨着,随便找的借口而已,就算真的制造出中成药,最低的价格还不是我说了算。

合信一听真的是关系到百姓生命的事情,颇为动容,一脸敬佩地对冯绍光道:“圣王不愧是信仰上帝之人,满怀博爱仁慈之心此事关系重大,正好合信要回欧洲选购一些书籍资料,便去一趟普鲁士,帮圣王将那克虏伯先生请来。”

合信说的很肯定,也没考虑过那位克虏伯先生的意愿。估计在他看来,救人性命的事情,怎么都会去做,不做也得做。这样的固执又可爱的牧师,能帮忙可真好。冯云山想想,欺骗这样一位淳朴的宗教斗士,自己还真有点罪过啊。不过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老子又曰:率性而为

“感谢合信牧师相信被救的世人,都会感念您的恩德和仁慈”冯云山忽悠道。

“圣王,不要感念我,要感念的应该是上帝”

“牧师说的是感谢上帝,感谢主感谢他的仆人合信牧师”冯云山笑着道:“牧师,打算何时动身,我让几名属下跟随你一道前去,也能帮点忙,一切费用由我支付。”

“救人之事,越快越好。就明日一早便动身吧,圣王,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便去收拾一下,准备出发。明早让贵方的属下直接到诊所来找我即可。”

不愧是仁慈博爱的上帝的仆人,这么为我,不是,为百姓着想。要不是合信是个大胡子,冯云山忍不住想跟他来个后世基友般的拥抱啊。

回到巡抚衙门,冯云山连忙让谭体元挑选几名稍微念过书懂火器的圣兵,由他率领跟随合信牧师前去西洋。接着冯云山又交代了几句注意的事情,重点便是交代谭体元,不管何种手段何样代价,务必要将那个叫克虏伯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洋人带回来。另外,有机会找洋人买些最先进的火枪和火炮还有配套弹药回来。

至于大规模采买武器和工业设备,冯云山没交代谭体元。连字都不大认识的人,语言也不通,而且还是一名华人,洋人多半不会卖,就算卖,也是天价了。还是通过洋人帮忙合算。交代他买些几件火器的样品,目的是带回来看能不能仿制。

谭体元刚准备离开,许祥光和白晖怀、许大光一起,有事情要禀报。

原来是白晖怀出的主意,让熟悉广州城的许祥光、许大光两人发动城内的百姓,将住在城内的各把总以上清军的家眷都摸清楚,然后全部扣押了起来,想通过其家属要求这些清军武官投降圣军。

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城内被俘虏的清军绿营兵把总千总大堆都抢着要投降。三人便想用城内抓住的家眷,来威胁在广州城以外还在抵抗圣军的清军将领,敦促他们率部投降。

冯云山想着,正好谭体元要寻找识字又懂火器的圣兵,估计不大好找,心中一动,便问道:“有没有读过书,懂火器的人”

白晖怀看了看许祥光,两人都没说话,一边的许大光倒是开口了:“圣王,大光恰好知道这么一个人。他名叫李见微,他爹是清妖水师大鹏协参将,官声还不错,家里也清贫,就没抄没他家。他本人也厌恶满清,答应写信劝他爹归降圣军。这个李见微便自幼读书,又在清兵军营之中,熟知火器,连战船也有一定了解。”

“哦,这个李见微能弃暗投明,很好。将他带来让我见见。”冯云山高兴地说道。他想的是,让这个李见微随谭体元一道去欧洲一趟。

第135章 大买办伍崇曜

很快,许大光将李见微带来。他们原本就是熟人,同一届考武举的同年。

李见微见了冯云山,丝毫不见畏惧,彬彬有礼,完全不似武举出身,倒似有几份读书人的沉静在。

冯云山问了下清军中各类火炮、鸟枪的性能情况,李见微回答得头头是道,看来对火器是比较了解。

不但如此,李见微竟然对洋人的一些先进火枪也比较了解:“圣王,满清和圣军都在使用的鸟枪、抬枪,大多是老式火绳枪,劣质铸造枪管,炸膛率高,射程才百余步,不到洋人说的百米,而且清兵勇们都不会瞄准,50步距离,百发而不得十中。”

“而洋人在鸦片战争中使用最多的褐贝斯滑膛枪,乃是一种成熟的燧发枪,听说好多都是什么东印度公司生产的,见微有幸使用过一种印度款褐贝斯超轻短管滑膛枪1812,又轻又断,射程能达250步,也就是洋人说的200米,幸好80米以外就准度不大了。听说这种火枪不但成本低廉,制造起来也很方便,洋人单这个什么东印度公司每年便可制造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