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太后的话,此番攻入关内的满洲军各部,并非满洲军主力,只是边境守备部队而已长春方面也没有对他们做统一调度,选派主帅,只是各部随意攻伐。但即便如此,我接战各部也都陷入了苦战。”李鸿章可是老滑头,他没说胜负如何的话,只是如实陈述起了前期的战斗情况。
“延庆卫汝贵所部,计有淮军五营六千余人,八旗兵两千余人,绿营兵七千余人,各部团练一万五千余人,合计佣兵三万余众。经十一日血战,延庆城池具为齑粉,卫汝贵所部残兵,不足两千之数,全赖民居杂错,步步缠斗,方才拖延不失。而满洲军合计一万八千余众,前后战损不足五百人,闻令后全师从容而去。”李鸿章好像怕众人听不明白,有详细的讲解了延庆的战果。
“何欢所部乐字营三千余众,为曾正公亲喻边墙第一强军。然苦战七日之后,喜峰口便告易手,所部也折损大半。不过何欢用兵灵活,败而不退,专一在山林游荡,袭扰满洲军粮道,是以坚持为遵化之犄角。不过何欢所部之成,亦赖各部友军护持,长城各隘口守军奋战多日,以三万余众之牺牲,为何欢提供了掩护”李鸿章见同治等面露不悦,急忙又找补了一下打得还算不错的何欢,但是何欢侥幸的成分太大,他必须得说明白了。
“少荃,你莫要搪塞了,满洲军若是主力来战,又当如何”慈禧也是面色凝重,不过她并没有什么不悦。
“臣在日本亲眼见过满洲主力,军容、训练、装备皆是当世一等,纵是列强之军也是大有不及。满洲主力一师,拥兵两万二千余众,骑、步、炮、工、辎等兵种齐全,仅重武器一项便拥有,二百零二毫米重榴炮两门,一百五十毫米炮三十二门,一百二十二毫米加农炮二十四门,一百零五毫米炮四十八门、一百零五毫米轻炮七十六门,七十毫米步炮、七十五毫米山炮二百五十六门,发射器无算。即便不考虑武器性能,仅以武器火力计算,其一个步兵师,便可抵挡我朝廷大军十万之众。且满洲军还拥有飞艇等可怕武器,若同步投入战斗,其实际战力几不可估量”李鸿章可不仅是去日本给果兴阿凑了个热闹,他详细的观察过满洲军,种种见闻全都记在了心里。
“满洲军有多少个主力师”慈禧的声音已经有了些颤抖。
“据臣所知,满洲拥有主力师二十一个,简编守备师十三个,各类独立旅团三十余个。”李鸿章多余的事一个字都不肯说,只是简单的陈述而已,他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招人恨的位置了。
“唉六爷,你专心去和栾玉议和吧我们娘们有些体己的话要说”慈禧长叹了一声,便将一众外臣全都赶了出去,自己和慈安以及儿子,关起门来说起了悄悄话。
母子三人一直说到了午夜,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是半夜的时候,同治大笑而去,慈安则哭晕了几次。慈禧没掉过一滴眼泪,好像一个雕塑一样陷入了沉思,呆坐在慈安的宫里,迟迟没有离开。后来是李莲英等人,看实在不成话,从硬把慈禧给扶了回去。但是回到了自己的储绣宫,慈禧还是在沉思当,不吃不喝,也不与任何人说半句话。
奕欣等人和谈很快有了结果,不可奈何的朝廷,接受了不满洲提出的全部条件。当然最后一条,双方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栾玉不急,奕欣也需要等候宫里的说法。但是没有任何的说法,慈禧和慈安,一个整日哭泣,一个整日沉思,都不在理事。同治皇帝则开始了疯玩,每日里是微服私访,私访的地点也仅限于八大胡同。
也不知是怕撞倒朝臣,还是同治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同治从来不去那些高档的所在,每日里多是在暗门子之类的下等场所厮混。这种进门办事的地方,连桌酒席都没有,姑娘更是差的要命,也不知同治是为了什么,每日是在这里折腾。同治闹得非常出格,流连这种下等场所,居然能忘了朝,更是有彻夜不归的记录。
对于同治这种胡闹的行为,奕欣等人忍无可忍,集团找了两宫太后,要求同治洁身自好。但是两宫太后的反应,却非常的怪,慈安只是大哭,什么都不肯说。一直沉默不语的慈禧,也滴滴点点的落下了眼泪,但也是不置一词。众人一时也弄不明白,两宫太后是伤心儿子不学好,还是别有隐情。
“你们安心等着是了”最后被众臣们逼的不行,慈禧说出了一句前后不挨着的话。
大伙儿这么稀里糊涂的等了十几天,终于有了结果,同治病倒了。奕欣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后背是一层冷汗,这个消息的意思可太深了。同治若是病死了,对北满州和谈的破事,到可以此了结,慈禧和慈安怪异的表现也有了完美的解释。不过虎毒不食子啊慈禧和慈安,居然决绝的让同治去死,实在是让人胆寒。
进宫问安之后,众臣们全都有些慌乱。同治的病势太猛了,整个人都因为发烧陷入了昏迷,而且身出现了大量的水泡,并且开始化脓破裂。太医们说同治是得了天花,而且都在用天花的药诊治,但是同治的病却丝毫没有起色。众臣们可都是老江湖,见了同治的病症,再联想一下同治前一阵子的作为,谁都能猜得出同治得的是什么病。可是这个话没办法说啊堂堂大清的一国之君,居然得了脏病,这话谁也说不出口啊
同时大家也都很心焦,同治若是真的得了那种病,以目前的治法,他必死无疑。可怎么换对症的药,是个问题了,谁也没办法说那个话,也没办法换药了。奕欣等几个智者,全都不言语。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是有人故意的。有些人走了,可以救大清一命。社稷为重,君为轻,需要的时候,同治也必须为大清牺牲。
同治十三年四月初二,同治帝驾崩于养心殿,一个时代此终结。众臣们还没从山陵崩塌缓醒过来的时候,一顶小轿已经将一个四龄童抬进了皇宫。醇亲王奕譞的次子载湉,被两宫太后扶着继位于同治灵前。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大哭大闹,好像有什么隐衷,但却被慈禧强令给拉走了。奕欣等人惊骇莫名,却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皇帝大丧之后,和谈也终于有了结果。栾玉对于同治的死非常意外,不过也默认了这个结果,和议条约顺利签订。北满州没有去除大清国号,果兴阿也依旧称大将军,不过北满州不再使用大清年号,一八七六年将是大清的光绪元年,却将是北满州的正元年。
第七百六十三章 承德避暑
朝廷和北满州的关系稳定下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