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54章(1 / 2)

殿下,乖。随后凑到太子耳侧嘀咕了一阵子。

听懂又似没听懂的孩子站在原地愣了愣,旋即迈着小步子走上前,背起手一本正经的唤道:赐膳。言语不是很清晰,但朝臣们听得明白。

臣工们惊讶于皇太子的举动,旋即纷纷扬起手躬身谢道:谢皇太子殿下赐膳。

大殿两侧盘坐的教坊伶人便随宴会再次起乐,膳徒们托着盘子入殿将菜肴按顺序布下,用左手拿着的红色手巾将黄盖打开。

一道菜肴似是肉,但又不像是肉,颜色为红色,切成了一块块贴合一起斜放在一片菜蔬上,看着极有食欲,这是什么菜?

连赴宴多年的老臣们都认不出来是什么菜,韩汜用左手捋着右手的袖子拿起筷子夹了一片送入嘴中。

余下官员见宰相动筷便也纷纷拿起筷子,韩汜便低头笑道:诸位相公吃惯了羊肉及山珍海味,可也尝过这猪心之味?

而后很多大臣便恶心的想要吐出来,可是御宴的赐食又不敢吐,遂放下筷子怒道:君子不食溷腴。

旁侧的同僚见之便暗自扯了扯袖子,刚好有拨动琴弦之音从旁侧传出,聪明之人,当听得懂弦外之音。

卫如华将皇太子抱起从殿阶走下,俯瞰道:太后说了,奢靡之风乃由禁中带出,国朝之所以富而不强便是挥霍无度所致,遂从即日起,由皇家带头,节省之资皆入户部拨用于民。

太后圣明!

作者有话要说:

膳工:工匠名,隶殿中省尚食局(这个区别于尚书内省的六尚哦,殿中省也有六尚局专负责皇帝饮食与穿着,前者不称局,而后者则是空置,职责归其他机构,直到徽宗时置。)职责就是烧饭的厨子,负责御善以及饷宴百官的饭菜,编制两百。

膳徒:公吏名,由御厨、翰林司托盘院子充(东京梦华录有一段他们的记载,称呼为院子家,但只说了衣着与别称并不详细。)职责为托盘子进送御膳及朝会宴饷百官饮食,编制三十人。

君子不食溷腴(hun四声yu二声)出自《礼记·少仪》翻译为,君子不应该吃猪肉。

北宋的猪肉特别便宜,皇室与读书人不吃,平民百姓吃,禁中多以羊肉为主。

感谢在2020-07-29 17:35:45~2020-07-30 06:24: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Deeplove 4个;銀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风来吴山叽、王良ta 10瓶;别熬夜追文 5瓶;荣光 3瓶;三点意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3章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景和二年正月初一, 卧榻的皇帝尚未用膳便于福宁殿内阁昏死过去,宿值于殿中的宿内医师与御医忙活了三日才将皇帝从地府拉回。

官家到底如何了?

几个宿内医师跪伏着战战兢兢道:臣等无能,官家他恐怕...

萧幼清长呼了一口气, 挥手道:天命难违, 怨不得任何人, 这几日辛苦诸位了, 下去吧。

是。

入内后萧幼清将所有候在内阁的殿直与御侍遣退, 独自一人走到皇帝榻前缓缓坐下,好好躺着。

醒来的皇帝吃不进任何东西,就连水都是用棉布沾着从毫无气血的双唇间一点一点送入, 皇帝蠕动着双唇,母亲...

萧幼清抬手想将皇帝的手放入被褥中,却被他反过来死死攥住, 皇帝挣扎着最后的力气,用满布血丝的双目瞪着母亲,求母亲...慈悲, 晟儿可是您唯一的嫡孙, 他也是...先帝的骨血。

先帝二字萧幼清听得格外清楚,旋即皱起眉头将手抽回, 你终于说出来了, 你在外人眼中的仁慈与善心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把抵在喉咙间的利剑呢?

皇帝垂下手, 突然失声颤笑,这难道不是我该有的吗,回想这战战兢兢的三十年,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皇帝幼年一颗赤子之心至诚至孝, 萧幼清便生起了一丝心疼与无奈。

母亲...皇帝流着如同血一般的泪,是否也和大人一样, 始终都觉得儿子很不堪呢?

我从来都没有这么觉得,倒是你...

儿子心里,母亲永远都是母亲。皇帝盯着萧幼清一动不动,眼里充满了酸涩与心寒,那么...母亲心里呢,他心里呢,我真的...真的是他的儿子吗?

我想不明白,他那么的喜欢母亲,可是对于我呢,他宁愿去宠溺一个宗室庶出的养女,我不愿信姜舅舅的话,可是他对我...让我又不得不质疑...

萧幼清坐转身子背对着伤神道:你知道吗,这个家好比上演着一场南戏,一出杂剧,每个人都有两张面孔,一张被欲望支配,一张则是你的本心,当你的欲望逐渐增生,你就会失去你的本心,可是戏,旋即起身朝前走了一步垂下双手闭眼道:终是要落幕的。

景和二年正月初三戌时,直官递牌,鸡唱敲响钟鼓楼改时的鼓声,高声喝唱道:日欲幕,鱼钥下,龙鞱布...戌时正!

咚咚咚随着改时的鼓声敲响,内侍从福宁殿内阁走出,皇帝,驾崩了!

景和初年,景和帝病逝于福宁殿,半夜收到消息的老臣如五雷轰顶一般僵住,完了哟。头顶黑压压一片如乌云密布,说完便失了重心瘫倒在地。

萧云泽及霍青收到消息后便抽调马步两军禁卫戒严京城,宗室诸亲与朝廷重臣跪伏于殿庭颤声大哭,宰相韩汜取宣读遗制,朕生死有命...太皇太后尊为太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宜尊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皇太子晟于柩前继位,丧制以日易月,山陵一应事务当节俭,无禁祠祀嫁娶,诸州官员不必入京,当尽好本职,嗣君尚在幼冲,军国大事权取太皇太后处分...

萧幼清抱着嗣君从内阁走出,至殿中垂帘内站立,左右内侍旋即卷帘,赵平走上前唤道:跪!

谒请皇太子殿下登基。

翌日,昭告天下皇帝驾崩,由太常寺及宗正寺等有司布置皇帝丧仪,取消上元灯会一应庆贺事宜。

正月五日,皇太子卫晟于大庆殿登基,改元宣化,进鲁国长公主为魏国大长公主,荆国公主为杨国长公主,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命尚书右仆射为山陵使,入内内侍省都都知为山陵都监,由司天监择吉日挑选陵址。

宣化元年二月,命翰林学士曹佩茹撰谥册文,由宰臣拟定谥号及庙号于朝议上与百官共同商议。

其中宁宗庙号为一众大臣否决,便以兴宗、成宗、仁宗、孝宗四个庙号中筛选,最后由一众文臣一致挑选出美谥定以仁宗,由宰相上呈太皇太后批阅。

想起乾元皇帝的庙号萧幼清便将白纸黑字重重拍在桌案上,旋即将其攥成一团怒道:人心到底是什么做的?

内侍低头回道:先帝延续的是宪宗惠利百姓之法,革除军制弊端,让将士卸甲归田,又平刑部冤狱,然百姓们看不见这高堂明镜里的暗斗,朝臣们则只会权衡君王给予的利益有多少,武宗亲征统一太宗朝剩下的割据势力,后又收复幽云,因改革尊武而得罪了文臣最后只得了一个武字,宪宗如是。

萧幼清撑着桌子长呼了一口气,薛进。

小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