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幼清注视着西北,我自记事起就跟在母亲身侧读书,后来见哥哥习武我也跟着好奇,此举引起了翁翁的注意,而后我便跟着哥哥随在翁翁膝下,他教我剑法,枪法,箭法,每次打了胜仗也总要将我抱在膝上将战场上的事说给我听,教我兵法,翁翁时而长叹,若我家兮儿是个男子该有多好,这是我自三岁后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萧幼清转过头,背对着东升的太阳,影子模糊不清,宫人看到的只有皇后温柔的眼神,直到母亲去世我开始讨厌他们,舅舅将我接到金陵,他仍旧会时常过来探望,送来兵书,直到及笄,他用哥哥威胁我,说哥哥有勇无谋,终有一日会栽在自己手中,除了我,没人可以救他也没人可以救萧家,我便从金陵回到京城随在了叔叔身侧,依旧在军中,皇城司认识了赵王,萧幼清低头颤笑,只不过是一场有预谋的策划罢了。
宫人盯着萧幼清,安国夫人将圣人送回金陵是不想圣人您也成为世家争斗的牺牲品,以姜家做后盾,您可以有选择。
我是有选择,萧幼清转过身望着城池东北处,可我姓萧啊。
宫人低下头。
吴内人。
小人在。
知道吾为何要与你说这些么?
吴氏抬头旋即又低头陷入沉默。
你早就到了该出宫的年纪。
吴氏不解。圣人?
萧幼清转过身看着一脸错愕的吴氏,你喜欢大郎?
吴氏旋即跪下,圣人,小人
你不必紧张,吾没有要怪罪的意思。萧幼清上前将人扶起,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些年大郎也多受你的照顾与教导,我很感激。
小人分内之事,圣人这番话吴氏旋即又跪伏下,小人身份微贱,不敢对大王有非分之想。
我不会以权势逼迫你,出身从来就不是衡量人的标准,你在这座城中十余年,大郎是官家的嫡长子,你应该知道他将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圣人?吴氏跪趴着抬起头。
你有选择。
第234章 皇以间之
皇帝亲征前夕,再次派遣使者至北辽,北辽皇帝耶律明自掌权后整日酗酒不理朝政,同时还将其母囚禁于帐中。
心腹走近帐殿,陛下,南边有消息,卫宋使臣入关了。
耶律明差点从床上滚落,还来?
翌日,内侍作为宋廷使者再次进入北辽京畿,北辽皇帝在帐殿中设宴款待。
熟悉的面孔让耶律明看着都打寒颤,挥手支开了帐内的闲杂人,天子亲征朕知道,给天子的承诺朕也不会食言,且朕对打仗没有兴趣。
吾主自然知道陛下是个讲信誉的人,吾主作为陛下的兄长,自然要时常关心呵护弟弟了。
耶律明揉捏着双手,那...哥哥有何指示?
内侍看着耶律明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旋即放声大笑了起来,吾主说宋夏交战之际,西夏必定会遣使入北辽,试图劝说陛下合谋攻宋...
请天子放心,弟弟怎会打哥哥呢。
内侍勾嘴笑道:陛下别肯定的这般早嘛,吾主说了,如若西夏有使臣入境,请陛下将其拦截遣送回国,吾主灭西夏收复河西时,不希望陛下伸手,否则...内侍凝起幽邃的眸子,陛下知道后果的。
嗨,请哥哥放心,别看朕这帐殿里那么多人,其实都是心口不一,朕自顾不暇哪有空管那西南小贼之事,那些贼人狡诈还请哥哥多多小心。
内侍看着耶律明的憨厚模样,眯起双眼道:吾主还有一句提醒的话。
什么话?
莫要耍小聪明,因为天是可以看到的。
-----------------------------
乾元十一年四月,西夏调兵至都城,又屯兵于边境做防守,四月中旬,李元灏率军亲征,命斥候侦查。
慕梁内,心腹将领指着地图上西夏东南几处地方,延安府太原府及熙州似乎都有军队的影子,据探子所奏,东朝此次怕是倾巢出动。
东朝今日之势怕是对吞并我大西夏志在必得。
西夏有长城为屏障,这些年挖山建城增加防备,仅凭着人多便妄想冲进来么?
东朝那群文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能挨咱们几拳?
陛下,细封部落请出兵,这次咱们得夺他个数十州才好,听说他们修了个什么大运河,属下骑马骑惯了,也想坐坐船。
李元灏望着地图上宋廷的都城,倾巢出动...如果东朝小皇帝真的将所有兵力都调来攻打朕,那么东朝京畿一定空虚。
陛下的意思是?
拿纸笔来。
是。
李元灏写信时几个大部落首领凑近,旋即就被他怒骂了出去。
士卒将信装好快马北上,至辽国边境时被拦截,消息从上京传至都城大定府。
陛下,西夏李元灏派了使者前来送信,人已经被扣在了上京。
醉酒醒来的北辽皇帝耶律明揉了揉眼睛,李元灏派的人?
是,需要将人带回中京见您么?
【如若西夏有使臣入境,请陛下将其拦截遣送回国,吾主灭西夏收复河西时不希望看到陛下伸手。】
耶律明挑起眉头,将他遣送回去吧。
心腹不明所以,宋夏正在交战,就这样送回去么?
用朕说第二遍么?耶律明冷下脸。
是。
等等。耶律明坐在椅子上合起双手撑着下颚眯眼道:人,送回去,信,暗中拿回来。
是。
一匹快马日夜兼程从上京至中京旋即进入皇帝的帐殿。
北辽皇帝此时在太后帐中。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