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见皇上。”祝妤君随太子往内室走,顺道向外祖父张老太医询问诊脉情况。
张老太医摇头,“皇上脉象不妙,无胃无神无根,元气衰竭,胃气已败,多半是今日晚膳或晚膳之后,服食了有妨碍之物,病邪才会来得如此急。”
说话间祝妤君看到躺在床榻上的惠宗帝,面如金纸。
祝妤君心沉下去一半。
诊完脉,脉象确实如外祖父所言,几是药石无灵,但若能知晓惠宗帝服用的妨碍之物,说不定能让惠宗帝醒来,拖上几日。
“魏公公,皇上晚膳吃了什么。”祝妤君问。
魏公公直接命人将御厨押来。
祝妤君拿到惠宗帝膳食清单,一道道菜、一样样食材看过去,所有菜从洗切到下锅到端上食案,都有专人看护,其中几道菜甚至是她建议的,并无不妥。
“六小姐,这一个月邓淑妃皆有送宵夜与皇上,亦是有内侍先尝的,且每一次宵夜邓淑妃都与惠宗帝同食。”魏公公细细地说道。
邓淑妃每晚送宵夜祝妤君等人知晓,正如魏公公所言,邓淑妃每日与惠宗帝同食,故祝妤君等人以为邓淑妃仅是为了迷惑和讨好惠宗帝。
“宵夜还有吗,若有烦请魏公公拿与我。”
祝妤君意识到自己大意了,邓淑妃同食,只能证明宵夜里没有当场发作的毒药,若是慢性的,且邓淑妃不怕死,愿意与惠宗帝同归于尽,那便十分危险。
茶水间里盛宵夜的瓷盅未洗,算算时间,邓淑妃仅离开半个时辰。
瓷盅里残留的汤水仍散发着淡淡甜香。
张老太医未看出有何不妥,祝妤君却嗅出了一丝异状。
“魏公公,皇上这两日是不是开始期待邓淑妃送宵夜,且服食量慢慢增大。”
“是的,过来园林大约五日左右,皇上用过晚膳便开始不时地询问淑妃娘娘何时过来,奴才以为皇上是休息好了,胃口也好了……”
魏公公细细思量,唯觉惊恐。
祝妤君沉重地说道:“惠宗帝入园林后,邓淑妃在宵夜里添了罂子壳,让惠宗帝每晚睡着的并非园林气候,而是罂子壳。”
“罂子壳不是治水泄久痢的吗,服食后也不该有安神效果。”张老太医不明白。
祝妤君摇头,“罂子壳里有种成分,服下会作用于脑部,大部分人少量服食不会有明显异状,就算有也是亢奋,仅有少部分人是嗜睡,邓淑妃第一次应该也是试一试,没想到皇上真就睡着了,罂子壳服食一段时日人会产生依赖。皇上年纪大了,身体本就不好,罂子壳令皇上的脏器衰竭更快。”
李神医曾告诉她,尽量不要用罂子壳入药,尤其是需长期服药的病人,服食成瘾,副作用大过于效用,非常可怕。
惠宗帝身体不佳,上一世太子这时已不在人世,惠宗帝伤心过度一病不起,这一世太子无事,祝妤君以为惠宗帝能多活几年的……世事难料……
“小师妹,我父皇怎么样,能醒来吗?”太子不认识什么罂子壳,他只想知道父皇能不能好。
祝妤君担忧地看了看床榻上的惠宗帝,尚有脉搏和呼吸,叹气道:“能醒来。”
太子心一松,正要催祝妤君快救父皇,又听祝妤君接着道:“虽然能醒来,但时日无多了,皇上就因年纪和常年积劳而脏器衰竭,邓淑妃在宵夜里添的药,加剧了皇上衰老。”
太子双目发怔,愣了一会,他知道祝妤君不会骗他。
太子心中悲伤愧疚自不必说,其双手垂落身侧,往前一步,直接跪在惠宗帝床榻前,再安排道:“无关人等退下,二皇子谋反之事由二师弟、崔公子处理……还请小师妹让父皇醒来。”
“臣会派人保护好皇上和殿下。”
连昭廷亦被突然而至的变数惊到,原来并非一切都在他们掌握之中。
太子跪下了,屋内除了替惠宗帝行针的祝妤君、张老太医,其余人皆跟在太子身后跪一地。
……
夜深露重。
时间一点点过去,惠宗帝两条手臂和头部插满银针。
惠宗帝仍没有醒,祝妤君在等,等插最后一针的机会。
“殿下身体刚恢复,不宜长跪,还是起来休息片刻吧。”祝妤君等着无事,回头见太子面无血色,脖颈和额头都有青筋突起,若再撑下去,怕是会晕倒。
太子摇摇头,“我不孝,没有照顾好父皇,我要跪到父皇醒来。”
祝妤君不多劝,太子的内疚她能明白,毕竟太子中毒时,惠宗帝很努力地将其保护好,父恩未报,岂能心安。
天边有一道光穿透黑暗,二皇子谋反留下的残局已全部处理好。
邓长诀被五花大绑丢在庭院喂蚊虫,二皇子倒没捆,但束缚其的机关绳网和臭袜布没取掉,邓淑妃住的偏殿则被御林军团团围住,不抓人,但也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偏殿内邓淑妃看着外面层层侍卫,美艳的脸庞露出清冷的笑。
谋反失败了。
幸亏她在惠宗帝的宵夜里下了药,惠宗帝应该也好不了,有惠宗帝陪她和琮儿一起死。
值。
到了黄泉路上,只有她和琮儿,没有黎皇后和太子,惠宗帝总该能看到她了。
邓淑妃靠在窗台上,眼睛亮如东方升起的朝阳,脸颊透出异常的酡红,神情诡异。
她在闺中便见到年轻的惠宗帝,惠宗帝俊朗健硕、英明神武,她心生爱慕。
可那时惠宗帝已有黎皇后,帝后琴瑟和鸣,乃世间佳话……
这么多年了,她一直不服……罢,生不能为比翼鸟、连理枝,那便死时相携上路吧。
……
卯时初刻,天光大亮,张老太医焦急地问祝妤君惠宗帝为何还不醒。
祝妤君俯身,小心地拨开惠宗帝上眼皮,抿了抿干燥的嘴唇,“现在可以醒了。”
第278章 安排
惠宗帝醒了。
惠宗帝很平静。
这一夜厢房所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到、听到了。
脱离负累沉沉的身子,他意识非常敏锐。
他看到淮儿隐忍的悲伤和不愿他失望的坚强。
他看到连昭廷的震惊和赤诚,看到祝女医的无奈和内蕴。
淮儿他没有白疼,这一辈子,唯兰娘和淮儿陪在身边的日子最开心、最幸福。
只是幸福短暂。十几年了,兰娘一个人在天上很孤单吧。
万幸淮儿毒解了,身体康复能继承大统,否则他都无颜去天上见兰娘。
惠宗帝由魏公公扶着坐起,见一屋子人因为惊惶、担忧,脸色都比他苍白和难看,心下有些想笑。
确定活不了多久,反而不畏惧死亡。
……
醒后惠宗帝直接回皇宫,行事变得雷厉风行。
时日无多,他要尽快清理掉所有可能阻碍淮儿登基的人和事。
谋反之罪无可恕,二皇子、邓长诀、方准等毋庸置疑地判了斩立决。
为给即将登基的太子积福,惠宗帝没有杀太多人,除邓淑妃、瑞王妃及二皇子的子嗣赐毒酒外,主犯的家眷男的流放、女的充官妓。
蔡震元亦被揭出来,惠宗帝对太子说的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句话都深信不疑。
不过当金吾卫包围和搜查蔡府时,蔡震元已人间蒸发,与蔡震元一同消失不见的,还有其嫡子。
蔡震元发妻走得早,据其妾室和近身丫鬟言,从二皇子谋反那一日,蔡震元就没有回过府邸,显见是早准备好后路的。
蔡震元确实有能耐,连昭廷的暗卫在之前没有发现任何端倪和蛛丝马迹。
直到金吾卫抓人,暗卫都以为蔡震元是回到府邸。
蔡家人亦被流放,太子又将祝妤君画的画像,以及某神秘男子、四皇子和蔡震元有往来告诉了惠宗帝。
惠宗帝看到画像很惊讶,画像上男子乍看像被毁了容貌的十三弟,但其实更像死了二十多年的八弟。
八弟和十三弟乃同母所出,生得相像。
惠宗帝不禁怀疑当年八弟压根没死,不过侍卫翻遍京城也没有找到神秘男子。
惠宗帝一不做二不休,先将一头雾水,似乎很无辜的十三弟丢进大牢。
与此同时,四皇子也被审问,但四皇子打死不承认与蔡震元有往来。
没有确凿证据,更重要的是惠宗帝及太子从邓家亲信口中得知当年下毒的并非四皇子母家,而是邓家,四皇子母家被邓家嫁祸,生生被灭满门。
除此之一桩血债,还有黎家的。
所谓的黎文砚暗害二皇子纯属子虚乌有,邓家不但害黎文砚带妻儿逃亡,还半路截杀。
黎文砚夫妇最终死在邓家手里。
四皇子是可怜人,惠宗帝和太子决定留下四皇子性命,只将其软禁于某处府邸,不允与任何人接触,在府邸中度过余生。
短短半月,惠宗帝和太子将朝廷清洗了一遍。
原先便忠心耿耿的朝臣唯觉天空愈发蓝,那些墙头草则识时务地倒向太子一边,至于二皇子一党被全部清理。
征得惠宗帝同意,连昭廷写了急信回北地。
若惠宗帝真的不行,以及太子登基,荣亲王都是要来一趟京城的。
……
是夜,祝妤君替惠宗帝行完针,正要退下,被惠宗帝留住。
惠宗帝容貌变化肉眼可见。
鬓发彻底变白,额头皱纹深深陷下,苍老的速度令人心惊。
魏公公扶惠宗帝到桌案前坐下。
“太子还在吗?”惠宗帝问道。
“回皇上,殿下在外间看奏章,皇上可要见殿下。”魏公公小心道。
“将那血燕羹端去给太子吃了,朕吃没什么用,也没有胃口。”惠宗帝交代道。
淮儿这些时日一直陪着他,不等他睡着,淮儿不肯回东宫。
他也不多劝了,时日无几,他亦希望与淮儿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
魏公公谨照惠宗帝交代办事。
“祝女医坐下吧。”
惠宗帝言语和善,像一位普通老人。
“祝女医可知朕现在最担忧的是什么?”
祝妤君抬了抬眼,暗忖惠宗帝醒来后心境与以往太不同。
若惠宗帝早几年便有此心境,大约也不会被邓淑妃害了去。
如今朝廷清明,太子勤勉,蔡震元和神秘男子也不足为惧,惠宗帝担忧什么呢……
祝妤君缓缓道:“皇上担忧殿下将来身边无人陪伴?”
“是啊,朕明白身边没有人的孤单……祝女医,你愿陪在太子身边吗。”
惠宗帝试探地问道,抛去繁杂,用心认识身边人,他知道祝妤君是内心纯善、性格坚韧的,而且淮儿显见对祝妤君有好感。
祝妤君摇头,“皇上好意,民女不敢受。”
“朕猜你也不会答应,若你肯答应,当初淮儿就不会认你为义妹,待朕去世,你是大梁长公主,不必再自称民女。”
先才的试问,其实是惠宗帝想替儿子再争取一次,哪怕明知希望渺茫,且他不能勉强。
惠宗帝继续道:“祝女医认为王家五小姐如何。”
“王五小姐聪颖端庄、温婉大方,最难得的是殿下与五小姐志趣相投……五小姐乃太子妃的最佳人选。”
祝妤君埋着头,惠宗帝不将太子的亲事定下,是不会安心的。
惠宗帝点头,“既然你也认可,朕便放心了,朕已经让钦天监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就在下月初六。祝女医,朕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祝妤君一愣,下月初六,距离现在仅有十五日?
祝妤君意识到惠宗帝此刻仅仅是一名父亲。
其实不论是惠宗帝本身亦或太子的身体状态,惠宗帝都注定看不到皇太孙。
祝妤君双手不自觉收拢,对于一位父亲而言,彻底闭眼前看到疼了一辈子的儿子成亲,是上天赠予的最好慰藉吧。
祝妤君不忍惠宗帝失望,“皇上好生调理,可以看到。”
“好,就这么定了。”得到确切答复,惠宗帝很高兴,“祝女医去歇息吧,让太子进来。”
……
当夜祝妤君留在皇宫,不过她彻夜未眠,翌日天未亮,即起身吩咐宫车送她去王府。
她要在圣旨到前,见王如颖一面。
第279章 尘埃落定
祝妤君到王府时,王如颖尚在睡梦中。
被丫鬟匆匆叫醒,王如颖随意披一件外衫便请祝妤君进厢房。
祝妤君这般早来必是有要紧事。
祖父和爹娘皆言祝妤君值得亲近和深交,她亦喜欢祝妤君的性子,看重祝妤君的本事。
“君妹妹,怎么了。”王如颖牵着祝妤君进内室。
祝妤君看了看在一旁伺候的丫鬟,王如颖心领神会,将丫鬟遣下。
祝妤君问道:“王姐姐可愿意嫁给太子?”
王如颖一愣,问的也太直接了些,她是该直接回答,还是矜持点?
王如颖犹豫后决定矜持,在京城小姐圈里混久了,直接回答挺困难的。
王如颖微侧过头,娇羞道:“子女婚姻大事皆是长辈安排,哪里轮得到我愿不愿意,何况君妹妹说的是太子妃,皇上下了旨,偌大一个王家,谁敢说个不字。”
回答和没有回答一样,却又极有道理。
祝妤君心下叹气,“王姐姐认为嫁作太子妃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若说之前的问题令王如颖羞涩,那么这个就直接令她花容失色了。
能神情自若地议论当太子妃好处,大概唯有祝妤君一人。
“此处没有外人,还请姐姐直接回答。”祝妤君目光清亮迫人。
王如颖神色复杂,如实道:“家族荣耀。”
祝妤君表情轻松下来,她真担心王如颖说出什么太子乃如意郎君这种话。
“那姐姐心中,可有比家族和家族荣耀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