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4章(2 / 2)

苍天无眼啊!老杜悲痛不已,众人也悄然红了眼眶,一副难以接受现实的模样。

白檀又悔又恨,在鹤闲山庄等人面前几乎无地自容,若非念着关野的嘱托,早已落荒而逃。他隔着白纱,见大家一味沉浸在悲伤之中,显然是乱了分寸,不得不出言提醒道:小公子何在?

※※※※※※※※※※※※※※※※※※※※

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调休三天码的存稿快要用完了

第146章 雪夫人(六)

被赫连煜等人追杀的这段时日, 白檀与关野相依为命,也算是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且二人虽然性格迥异,生活背景大相径庭, 但却意外投缘, 颇有些倾盖如故的意思。

因此上, 枯坐无聊之际,关野便将自家一些趣事, 捡了些讲给白檀听, 除了那些绿林好汉,江湖草莽外,说得最多的就是已故发妻崔凤楼, 独子关暮雪。

据关野所说,崔凤楼出身闽南湘湖一带, 原是打铁匠的独女, 因父母偏心,溺爱几个儿子, 对这唯一的女儿总是视而不见,所以崔凤楼与家人关系并不亲密。

再加上当地习气,惯来偏爱袅娜娴雅, 弱质纤纤的女子, 对楚王好细腰、飞燕掌中舞之类的典故如数家珍, 于是对女子百般约束, 严格控制饮食。

然而,崔凤楼却生来与其他人不同,自小就有一把子力气,每顿饭都能吃上四五碗,身量也比同龄人高挑舒展一些。待到及笄,别的姑娘家抚琴作画,点香烹茶,尽是些风流雅事,唯独崔凤楼一出手力能扛鼎,当着众多闺阁千金的面,轻轻松松掰断了大理石材质的桌角,再问她平常做些什么消遣,回答说打铁、练拳。

看着女儿越来越英气的模样,崔父丝毫没有家业后继有人的喜悦,反而大发雷霆,扬言要废掉崔凤楼的武功,让她老老实实学绣花,准备嫁人。

崔凤楼也硬气,当夜就从后院兵器库里挑了一把流星锤,大步流星地离家出走了。

自此江湖上多了一位雌雄莫辩,经常路见不平,帮助弱小,尤其对女子格外怜惜的侠士。因这位侠士最初出现在湘湖附近,大家就敬称其为湘湖少侠,得知崔凤楼确乃女子后,又改称湘湖女侠。

众所周知,湘湖女侠崔凤楼秉性豪爽,洒脱不羁,行事不让须眉男子,有许多惊世语录,被一些顽固古板之人,认定为离经叛道。

白檀知道,虽然世人眼中的崔凤楼毁誉参半,但她对关野来说,却是一位合格的妻子,一位优秀的母亲,更是一生挚爱,容不得任何人诋毁。

这位敦厚宽和,胸襟豁达,有容人雅量的正道盟主,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剑圣,唯一的软肋与逆鳞,就是爱妻崔凤楼,及其留下的独子关暮雪了。

听到白檀提及关暮雪,老杜擦拭了下眼泪,答道:少庄主在跟衍师傅习字,每天晚饭前结束,我这就派人去请,雪姑娘也请到厢房稍作休息吧。

想来关野醒后,定然有一些私房话要跟关暮雪交代,白檀一个外人在场,确实多有不便,他就识趣地避开了。

白檀简单梳洗了一番,又用了些饭菜果腹,担忧关野那边的情况,也没有心情休息,想着依照傍晚看到情形而言,庄子里都是些大男人,大概做不惯伺候他人的细致活计,就主动过去吟剑阁那边,帮着给关野喂了药。

关野如今病重垂危,随时都可能断气,身边离不了人,可惜那些江湖豪客们笨手笨脚,留下也是添乱,都被老杜毫不留情地给赶了出去。唯有荀香墨细心一些,又在埋头钻研《药典》,想要为关野寻一线生机,如今这种时候,谁又敢去扰他?

白檀见老杜一个年迈老者,忙前忙后,昼夜操劳,疑惑道:杜叔何必事事亲力亲为,守夜的活计,让下人们做也一样。

老杜羞得险些抬不起头来:雪姑娘有所不知,鹤闲山庄在江湖上一直赫赫有名,原先也薄有积蓄。远的不说,翠微山方圆百里的田地、姑苏城内几十家铺子,大部分都是咱们关家的产业,这些都是历经几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奈何老庄主和庄主都一心沉迷武学,不耐烦理会俗务,就闲置了不少。后来承蒙两位庄主信任,将生计都交给我老杜管理,偏偏我老杜又是个没成算的,白长了岁数,肚里其实愚笨不堪,把这偌大家业生生虚耗殆尽,丫头小厮们也走的走,跑的跑。老杜我,我对不起老庄主和庄主啊!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内情,白檀看老杜伶仃辛苦,勉力支撑鹤闲山庄,也不免心酸,终究有些不忍,劝慰道:杜叔不必如此,大哥这边有我,您快些回去休息吧。

好说歹说,将老杜给劝了回去,一扭头就看到关野气息奄奄地倚在枕上,双目空洞地望着帐顶。

白檀惊喜:大哥,你醒了?

关野艰难点头,虚弱道:老杜的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鹤闲山庄落到今天这般田地,主要责任还是在我,大手大脚,不事生产,也难怪庄子里整日入不敷出。

白檀却道:大哥不是奢侈爱享乐之人,大笔花销必有缘故。

关野哑然失笑:不错,看来是瞒你不过了。你可还记得我给你说过,我发妻崔凤楼乃是江湖上人人赞誉的湘湖女侠?

白檀点头:是,据说嫂夫人古道热肠,为人仗义,时常救人于危难。

关野又笑又叹:凤楼她惯来如此。即便是如今这种朝不保夕,性命危急的时候,提及崔凤楼三字,关野仍然忍不住露出点点爱意,粗犷的眉眼间满是缱绻。

这一刻的关野,像是再次回到了十年前,成为那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单枪匹马,肆意江湖的少年侠士,仿佛一回头,就可以再次见到劲装束腰,长发高高拢起,浑身上下不饰钗环,不染脂粉的崔凤楼。

对方卓卓立于花丛中,单手耍弄着流星锤,迎着朝阳粲然一笑,七分的姿色倒透出十二分的英姿飒爽,耀目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关野缓了口气,将往事一一道来。

却原来自关博一辈开始,鹤闲山庄在江湖中的地位虽然逐渐上升,直至不可动摇,但伴随而来的却是越发庞大的银两支出。

再加上关博、关野父子皆是直爽好客的脾性,素来喜欢结交朋友,心肠又软,见不得人间可怜事,每逢远行回来,身后必定跟着一串无家可归,囊中羞涩的人,其中鳏寡孤独、老弱妇孺,三教九流,不一而足,大部分都搭上些银子,想方设法安置在姑苏城内。

一来二去的,人人都把鹤闲山庄中这一对父子当做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时常跑来求助。但这鹤闲山庄毕竟不是善堂,又无金山银山,时日一长,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及至后来,关博去世,几年后崔凤楼进门,管家老杜喜得险些去庙里烧高香,异想天开地以为终于能够卸下重担,以后就由主母主持中馈,打理产业。改善大家伙儿的经济状况,脱贫致富奔小康,简直指日可待。

然而,老杜还是太天真了。

事实证明,鹤闲山庄新晋夫人崔凤楼,非但没有一点寻常女子勤俭贤惠,持家有道的模样,反而活脱脱另一个关博,生平最喜欢跟夫君一起行侠仗义,扶危济困,逢年过节三不五时地就要女扮男装,去姑苏城的烟街柳巷里逛一逛,带回一两个楚楚可怜,只得卖身葬父的瘦马,或是被迫沦落风尘的女子。

老杜仗着自己有几分资历,斗胆说了几嘴,劝自家主母不要引狼入室,须知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们,谁不是牢牢把持着后院,略平头正脸的都不得靠近,生怕被自己夫君看上了。

崔凤楼闻言不以为意道:杜叔放心,老关不是那种人。况且这美人如娇花,摆在家里,单单看着就让人心旷神怡,我晚饭都能多吃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