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章(1 / 2)

二人这才起身下楼,不出齐颜所料丁奉山一进来就嚷嚷着包下二楼,叫伙计清场。

齐颜和公羊槐依依惜别各自去了,复行数十步齐颜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琥珀色的眼眸中阴沉的仿佛要滴出水来。

适才公羊槐问了几次她都没有直说此次试题与丁奉山有关。但她却不着痕迹的做了引导,相信以公羊槐的心智很快就会想明白。这人的性格耿直爽朗,回到家中定会与其父公羊忠提起。

这,便够了。

第13章

因差错二女品扇

十五日后,童生试的红榜贴在了考院门口。

齐颜当之无愧做了榜首,公羊槐次之,而排在二人之后的赫然是丁府的那位少爷。

二人一同取得印了允州府官学大印的文书,公羊槐盛情邀请齐颜到醉白楼庆祝了一番。

复又游玩了几日,公羊槐万般不舍的提出辞别。

齐颜将他送至城外:白石保重。

铁柱,待到春闱你务必要到京城公羊府寻我。

一言为定。

公羊槐看着齐颜几度欲言又止,才下定决心说道:铁柱你出身晋州,自元年瘟疫过后晋州俨然一座空城。皇上曾有旨意凡晋州学子可在十年内就近参加秋闱,我看这允州也不太平,不如随我一起进京吧?

齐颜拱了拱手:多谢白石好意,不过我还是想四处走走,过几日也该离开允州城了。

公羊槐点了点头:既如此,我就在京城静候。

青山无改,绿水长流;白石一路保重。

送走公羊槐又过了几日,齐颜收整行装离开了允州城。

通过丁奉山这件事她发现自己的心性修炼的还不到家,处事的经验也略显不足。这条不归路上处处凶险,行错一步就有可能万劫不复。距离大考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她要抓住机会。

景嘉七年,渭国太尉府。

陆权的嫡长子陆伯言来到书房外,守在门口的管家见了躬身一礼:大少爷,老爷在书房等您呢。

陆伯言点了点头,叩响书房的门得到允准方推门而入。

前些日子太尉府的一对双生子刚刚举行过弱冠之礼,早在景嘉元年当朝皇帝南宫让便有言:待这对双生子年龄大些另行封赏。不过陆权只为次子陆仲行求了个官职,却命长子参加科考自己争取前程。

陆伯言十分争气在不久前的秋闱中力压京城一众才子,取得了京城考场解元的身份。

陆权放下毛笔招了招手:吾儿来的正好,来看看为父的这幅字如何?

父亲的字遒劲有力,笔锋雄厚;实乃佳作。

陆权捋了捋胡须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你弟弟呢?

陆伯言的眼中闪过一丝晦暗的光,回道:进宫去了。

今日不是休沐吗?

二弟身为御前带刀侍卫职责重大,况且

什么?

听说蓁蓁殿下欲搬到外府居住,二弟怕是去帮忙了。

陆伯言口中的蓁蓁殿下便是南宫让唯一嫡出的女儿南宫静女,于三年前被册封为蓁蓁公主,并在宫外敕造了一座规模堪比亲王的府邸。去年公主府就已竣工,但南宫让不舍爱女多留了一年。前些日子南宫静女吵着要搬出宫,父女俩为此还僵持了一阵,但南宫让还是答应了。

陆权沉默片刻,陆伯言亦安静的立在父亲身侧等候着。

良久,陆权轻叹一声:再过两个月便是春闱了,可有把握?

父亲放心,孩儿已成竹在胸。

陆权点了点头,注视长子良久语重心长的说道:你自幼聪慧勤勉,不像你弟弟只喜舞枪弄棒。此次若能金榜题名定可一展大志,切莫懈怠。

是,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陆权再次沉吟片刻,悠悠说道:如今四海平定再无战事,我这个太尉也不过是个虚衔罢了。想必再过几年陛下便会旧事重提封我做个国公,为父打算交出兵权颐养天年。

陆权说完闭着眼睛向后一靠,显出些许疲态。

父亲!

陆权摆了摆手:历朝历代无数忠臣良将都不免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我陆家能急流勇退已算是万幸。我老啦,许多事早就力不从心。你是长子日后还要世袭国公之位,撑起陆家门楣,你弟弟心思单纯你要尽到兄长的职责。

是,父亲。

去吧。

陆伯言迈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书房,眉头紧锁面色阴郁。

不知从何时起,他与陆仲行的关系便不再亲密,甚至对这个一模一样的亲弟弟心生忌惮。

随着年龄的增长陆伯言已经明白他身为嫡长子的贵重之处,可弟弟那张一模一样的脸犹如一根刺深深的扎在他的心上。

陆家兄弟十五岁那年,南宫让为了兑现当初的诺言命陆权携兄弟二人入宫面圣。

南宫让看着两人一模一样的脸,笑着说道:两位侄儿容貌别无二致,就连朕都分不清了。

陆权沉默片刻,便只为次子陆仲行求了官而让长子陆伯言凭科考求仕。直到后来陆伯言读的书多了才明白:双生子之所以被世家大族视为不祥,是因为它是霍乱宗嗣的存在。

若有一方心存愤懑杀而代之,外人根本无从分辨。

这也是陆权令次子仕武,长子从文的原因。可惜却并未消除长子心中的疑虑。

陆伯言走后陆权召集府中幕僚到书房密谈了一个时辰,晚饭后又单独召次子陆仲行到书房问话。

父子二人说了些什么无从知晓,只是接连数日陆仲行的心情极好,逢人就笑,喜上眉梢。

京城·宗正寺卿公羊府外。

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背着箱笼,穿着一袭洗的发白,打着补丁的藏蓝色长衫叩响了公羊府的大门。

门房开了个小门探出头来,见对方衣着落魄暗自鄙夷,但还是客气的问道:公子有何贵干?

那少年人拱手行了一礼:晚生齐颜,晋州人氏。敢问公羊白石可在府中?

自从公羊槐在秋闱中得了亚元,已经有不少穷书生打着各种名义前来攀交。门房皱着眉上下打量一番,便将眼前的这位少年归为此类人。

二公子赴宴去了,大考在即老爷吩咐二公子暂时谢客。

齐颜淡淡一笑,不卑不亢的回道:既如此,晚生便不打扰了。随后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交到门房手上:待白石赴宴归来,请将这枚玉佩转奉。

玉佩入手冰凉,门房看到在玉佩的背面赫然刻着白石二字。

恍然记起,这玉佩不是二少爷前几年一直挂在腰间的那一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