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公孙竖、暴鸢、蒙仲三人扬长而去,李兑与魏冉对视一眼,均皱起了眉头。
随后,在田触与乐毅二人亦告辞离去后,李兑私下对魏冉说道:“观今日公孙竖的强硬态度,看来他与暴鸢、蒙仲三人,铁了心要得到西河与华崤之地”
魏冉点点头,一言不发。
见此,李兑想了想,提出建议道:“公孙竖、暴鸢、蒙仲三人之所以态度强硬,无非就是因为蒙仲在,倘若蒙仲不在,单凭公孙竖与暴鸢二人,未必有这个底气穰侯不妨考虑考虑,如何想办法将蒙仲引开。”
魏冉微微一愣,旋即立刻醒悟,拱手谢道:“多谢奉阳君指点。”
“哪里哪里。”
告别李兑后,魏冉回到了城内的驿馆,仔细考虑李兑所提出的建议。
他觉得李兑说得很有道理,但问题是,如何将蒙仲引开呢
眼珠微转,魏冉顿时有了主意。
只见他立刻写了一封书信,旋即唤来近卫,将书信交给后者且嘱咐道:“你带着这封书信,立刻前往楚国,交给楚国的令尹子兰。”
不错,引开蒙仲的最佳办法,就是楚国在楚魏边境制造一些事端,要知道在楚魏边境,比如方城、叶邑、舞阳、郾城,那都是蒙仲的封邑以及镇守的区域,倘若楚国出兵攻打魏国哪怕只是摆出个样子,魏国会不会将蒙仲调往南方,而派其他人主持与他秦国的谈判交涉呢
实话实说,换掉蒙仲,哪怕是魏国的大司马翟章,那个传说中性格刚烈的魏臣亲自前来阴晋与他秦国谈判,魏冉亦不惧。
这边,魏冉已经有了对策,而另一边,公孙竖、暴鸢、蒙仲三人也没闲着。
在离开阴晋的时候,蒙仲就对公孙竖与暴鸢说道:“从郑县,可以最大化地对咸阳施加压力,但要长久地占据郑县,阴晋就必须在我等的掌控中今日观李兑的态度,他绝对已经站在了秦国那边,既然赵军已不可靠,那我等还是想办法从赵军手中接管阴晋为妙。”
公孙竖点点头,旋即笑着说道:“这事简单,我先回河东,派人送来一批粮草,顺便调一支军队过来。到时候再与李兑交涉,叫他交出阴晋。”
“如果他不愿意交呢”暴鸢问道。
公孙竖笑着说道:“李兑乃是五国联军的统帅,倘若联军内部撕破脸皮,他面子上也不好看,或有人会因此质疑他,连麾下五国军队都无法驾驭,你李兑是怎么打败秦国的李兑想要得到比肩匡章的名声,就绝对不会与你二人撕破脸皮。”
蒙仲与暴鸢对视一眼,拱手笑道:“还是老军将看的真切。”
“哈哈哈哈”
公孙竖颇有些得意地笑着。
当日,蒙仲与暴鸢暂且回郑县,而公孙竖则返回河东。
仅过了两日,公孙竖便调集了二十几艘船只,运来了好些粮草,同时,他调来了一支军队,由他麾下部将梁习所统率。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兑、魏冉,包括蒙仲、暴鸢、田触、乐毅等人,皆跑到大河岸边,观瞧河东魏军运输粮草,毕竟这些粮草与他们麾下的军队息息相关。
期间,公孙竖笑吟吟地对李兑说道:“奉阳君,鉴于联军目前缺粮,我已准备了许多粮草”
李兑刚准备表示一下感谢,却听到公孙竖又说道:“为了方便运输粮草,不知奉阳君可否将阴晋移交由我军掌管”
听到这话,别说穰侯魏冉面色有些不好看,就连李兑亦微微色变,压低声音问道:“公孙郡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欲拿粮草威胁我赵军么”
公孙竖笑着说道:“当然不是,魏赵两国共盟抗秦,在下又岂会做出那等之事在下只是为了日后考虑反正贵国也不打算占据阴晋,不是么”
“这”李兑脸上浮现几分犹豫之色。
不得不说,李兑其实并不想把阴晋交给公孙竖、蒙仲、暴鸢那一方,因为他很清楚阴晋对于魏韩两军的重要性,但就像公孙竖此前所说的,在不涉及到赵国利益以及他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他也不希望为了秦国而与公孙竖、蒙仲、暴鸢三人撕破脸皮。
最终,李兑还是同意将阴晋交给公孙竖,由公孙竖麾下的军队驻扎,而他赵军,则依旧驻扎至阴晋南边的那座军营。
时间一天天过去,和谈在继续,魏冉与公孙竖、蒙仲、暴鸢各自地筹划也在悄无声息地继续,双方都在为了来年开春而提前做准备。
无论来年,是战是和
第417章 边境摩擦
十一月初,就当蒙仲等人在郑县、阴晋一带与秦国作持久的谈判时,在魏国南面边境的方城,担任假守之职的蒙遂则收到了两则有关于“边市闹事”的消息。
这里所说的边市,指的便是阳关南面约三十余里处的象禾。
象禾,又名象禾关,坐落于象河北岸,当年这里属于缯国的国土,缯国在这里修筑了一座关隘,那时又叫做“缯关”。
后来,楚国为了抵挡外敌修建了楚长城,将象禾并作楚方城的一部分,但在垂沙之战后,作为楚方城核心的宛城被齐魏韩三国联军联军所攻破,楚方城的战略意义也因此变得可以忽略不计。
待“魏秦宛方之战”后,方城与楚国皆默认象河作为两地的分界,北部归魏国辖下的方城郡,而南部则归楚国,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但随着方城郡的逐渐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楚人尝试穿过阳关、前往叶邑做生意,将叶邑的一些货物运往楚国腹地乃至楚郢售卖,从阳关至象禾的这段商路,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得知这个状况后,便有象禾的驻守将领在当地增设了关税,从中获利。
蒙遂很早就听说了象禾增设税收的消息,认为此举会对叶邑的吸引外来商贾产生负面效果,但考量到象禾属于楚国的土地,而蒙仲、屈原等人又打算日后联楚抗秦,蒙遂最终默许了这件事。
方城的默许,使得象禾收取关税变成了既定事实,好在对面的楚军也并非那种竭泽而渔的蠢材,相反,在当地驻守楚军的默许与支持下,象禾很快就发展成了一个小规模的边市,大批的楚国商贾从荆地收集可交易的货物,然后集中运往叶邑。
甚至于,这些商人偶尔也会受当地军队的托付,向叶邑收购粮草等物。
得知楚国缺粮,当时蒙遂动了心思,要知道方城郡当初为了建设以及其他种种,欠下了不少钱,而方城作为一座完全军事化的边境军屯田城池,粮草当然不缺的,缺的只是钱,因此蒙遂权衡许久后,从蒙邑子弟中选了几个人,代替方城前往象禾兜售粮草。
既然要兜售大批粮草,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