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动刀兵,用温和的方式在冀州推行刘备那一套,这是田丰最希望看到的。
“审正南还没有回来”刘备看出了田丰的尴尬,便有意岔开话题,然而他下一句话,又不由自主地将话题引回了尖锐的方面,“也不知道魏郡审家会如何抉择。”
“要不然我再回冀州一趟,试探各大家族的想法”田丰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挽救许多人性命,这是最后的机会。
刘备沉默片刻,然后缓声说道:“还是等等吧,等到审正南回来再说。”
在屋里转悠了一圈之后,刘备觉得自己不能在这里继续待着了,只要他在,大家的心思就不在计划上,而是想方设法说服他。
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之后,刘备和孙乾离开这间大厅,向另外的方向走去。
“公佑,你是什么想法”走了一阵,刘备忽然打破沉默,向孙乾询问起来。
孙乾摇了摇头,“未经了解,不能妄言。”
他娘的,这就是君子。
刘备垮着脸,继续走路。
冀州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只要能够将这块土地的资源整合完毕,再凭借超越时代的农业生产水平、钢铁生产水平,平定天下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悬念。
但如何整合,是最大的困难。
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聚集力量,就必须把分散在世家豪强手中,被他们用来和朝廷讨价还价,甚至是搞对抗的资本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
这样的话,几乎整个天下的所有豪强都会变成自己的敌人,即便是平定了冀州,还会有兖州、豫州,等等。
想要迈动脚步统一天下,势必会一步血,步步血,艰难无比。
如果一味求快,把冀州囫囵吞下,在外敌环伺,内部不稳的情况下,他就必须做出妥协,倚仗世家豪强的力量来稳定局势。
事后再想进行改革,就要搞成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局面,整个集团都会人心惶惶。
但是,如果任由豪强们占据土地,隐藏人口,继续盘踞在百姓头顶,他就算得到了天下,也不过是把已经腐烂透顶的汉朝换一张皮。
那样的话,他做的事又有什么意义
“还去那边看看吗”孙乾见刘备愁眉不展,脚步也越发迟缓,知道他遇见了难题,便主动停步,开口问道。
“先不了,坐一会吧。”刘备回过神来,摇了摇头,顺势坐在道旁的一张长凳上,低头沉思起来。
孙乾也不说话,只是在旁边坐下。
这份宁静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吱扭吱扭的车轮声和粗重的喘息声打破了。
刘备抬头一看,只见裴元绍和简雍二人满头大汗,推着一辆二轮小车缓缓走了过来,车上是一个木箱,看样子十分沉重。
这是遵从他的指示,给众人送资料来的。
“这是第几车了”刘备看着两人狼狈不堪的模样,心中暗自偷笑,可还是板着脸,冷声问道。
“回禀老大,这是第三车了。”裴元绍咧着嘴傻笑起来。
“累吗”刘备继续问道。
裴元绍摇了摇头,“给老大干活,一点都不累。”
“很好。”刘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比你身边那个偷奸耍滑的酒鬼强多了。”
简雍早已累得说不出话,只是勉强抬起手,虚虚指了刘备一下,就继续推着小车向前走去。
经过这么一打岔,刘备忽然觉得自己也不是那么纠结了,他身边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杰,只要齐心协力并肩前行,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
“公佑,你先去忙自己的事吧,我再随便走走。”刘备知道孙乾是个大忙人,也不希望对方把时间浪费在陪自己坐着,毕竟两个男人在小树林里单独相处,总是感觉怪怪的。
孙乾走了,刘备继续陷入沉思,又过了一阵,沙沙的声音响起,他睁眼一看,却发现是郭奉站在自己面前。
“使君遇到了什么难处,不如说来听听,或许郭某可以帮忙出主意。”郭奉面带微笑,整个人的气质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第十三章 凭什么告诉他
之前的郭奉给刘备的留下的印象,只是一个有些聪明,为了成功愿意跋涉千里的普通年轻人。
现在站在刘备面前的,却是一个神采飞扬、充满自信、甚至有些骄傲的男人。
“颍川郭嘉,愿助使君一臂之力。”郭奉,现在应该叫郭嘉,对刘备做了个揖,诚恳地说道。
“郭嘉,郭奉孝,呵呵,看来我真是老了,居然把宝玉认成了石头。”刘备愣了片刻,然后便自嘲地笑了起来,“按照我军的情报,你应该和荀谌等人在朝歌才对,怎么忽然就到了蓟城”
对于刘备清楚自己这些颍川子弟的动态,郭嘉也是毫不意外,他迎上刘备的目光,坦然笑道:“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这句话出自庄子秋水,是庄周为了阐明自己高洁的志向,假托鹓鶵,也就是凤凰而做,如今郭嘉借用这个典故,也是为了表明,相比起袁绍来说,刘备才是他真正可以托付才华的明主。
能够被别人、并且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能人这样称赞,刘备心中有些得意,他矜持地点点头,表示认可了这个说法。
“奉孝啊,与我刘备并肩作战,那就意味着要与你的家族,过去的好友,乃至是整个世家阶层为敌,你能下定决心吗”对于郭嘉的主动投效,刘备虽然心中狂喜,但出于谨慎,他还是想事先说明白。
郭嘉却是毫不在意,随便坐在刘备身边,仰头望向碧蓝的天空说道:“大汉王朝暮气沉沉,那些自以为天生高人一等的世家贵胄,更是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尸臭,他们就像是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