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106(1 / 2)

d 去年冬天一过,一支凉州叛军以王国姓王名国为首杀入右扶风,围困陈仓县城,由于之前作战不力,车骑将军张温被免职,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各率两万人前去救援。

董卓建议快速进军,皇甫嵩认为陈仓县城防备坚固,叛军无法攻克,便坚持让大军按兵不动。

叛军围攻陈仓八十多天却无法攻克,疲惫不堪之下选择撤军,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以“穷寇勿追”劝阻,皇甫嵩再次拒绝董卓的意见,命他负责殿后,自己率领大军追击,连战连胜,斩杀羌人过万,平定了这次叛乱。

“这个董卓一点能耐都没有,怎么混到那么高的官位”由于之前在广宗是事情,刘备对董卓是反感透顶,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嗤之以鼻。

简雍却对刘备的说法不以为然,“若是连董卓都没能耐,天下就没多少有能耐的人了,若是朝廷早一年将张温撤了,以董卓为主将,恐怕都用不到皇甫将军亲自去凉州。”

之前羌人作乱,朝廷却派了张温前去,这个张温不通军事,一番乱指挥之下,汉军战事不利,只能在美阳一带与叛军僵持。

在此期间,汉军内部还搞了几次将帅不和,董卓瞧不上张温的瞎指挥,张温恼火董卓的傲慢无礼,参军孙坚甚至劝说张温杀掉董卓以立威。

“还有这种事”不光是刘备听得一愣一愣的,连卢植都有些想不通。

在刘备玩了这么多年三国游戏的印象之中,孙坚都是热情似火、嫉恶如仇的江东猛虎这个形象出现的,他怎么会跑到西北边陲去

根据简雍的讲述,在此之后,十一月的某个夜晚,一颗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亮了整个叛军大营,驴马嘶鸣不止。

古代人一向有迷信的优秀传统,羌人叛军也不能免俗,他们认为这是大凶之兆,便心生退意,董卓抓住机会,第二天凌晨便与右扶风本地将领鲍鸿联手进击,斩首数千级,帮助叛军印证了这个不详的预兆。

汉军好容易抢得先手,张温却再出昏招:他分给荡寇将军周慎三万人马,令其追击叛军主力,董卓提出由自己领兵接应周慎,张温不许,反而派董卓去讨伐先令羌,将他支得远远的。

董卓出发之后,张焕兵分五路,结果无一例外,全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董卓在望垣县北部被羌人和匈奴人大军围困,外无援军,粮道也被切断。

关键时刻,董卓虚晃一枪,假装拦水修堤迷惑敌人,全军趁机脱围而出,未折一兵一卒,顺利返回右扶风。

“幸亏张温没听孙坚的,留了董卓一条性命,否则平叛大军就全部葬送在他手里了。”孙乾心有余悸地说道。

简雍嗤笑一声,不屑地说道:“他不是不想杀,而是惧怕兵变,不敢动手。”

作为凉州本地人,董卓边疆奋战了二十年,每当朝廷有赏赐,他总是将其分给麾下将士,自己分文不取,除此之外,他还提拔了许多本地人才,可以说凉州军的骨干都是董卓的死党也不为过。

现在凉州军中几员新锐将领,如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或是凉州无赖少年,或是马贼出身,都被董卓慧眼识珠,一步步提拔上来,他们掌握着凉州军最为精锐的力量,又对董卓忠心耿耿,有这些人在,别说张温了,就连皇甫嵩也不敢轻易动董卓。

“宪和,这些都是从哪听来的”刘备觉得简雍越讲越玄乎了,忍不住怀疑起这些传闻的真实性。

简雍笑道:“小弟没别的长处,就是擅长跟人打交道,上至军中将校,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我想知道什么消息,基本都能知道,更何况这些都不是什么秘闻,凉州本地人都知道。”

卢植不禁慨叹起来,“骄横诡谲,善养士卒,长此以往,董卓必为朝廷心腹之患啊。”

第六十章 公私分明

短暂几天欢饮之后,简雍也正式加入了幽州的行政体系,被征辟为州从事,他身上具有奇特的魅力,可以和各个阶层的人言谈甚欢,并且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奔走,可以省去刘备许多的精力。

至于孙乾,他千里迢迢来到蓟城,并不是贪图功名利禄,而是想要追随在老师郑玄身边,继续钻研学问,所以刘备也给了他一个劝学从事的职位,只需要他在攻读的同时,帮助两位老先生把学院的骨架给撑起来。

这一下,郑玄那位九十岁的老父郑谨坐不住了,北海郑家的远祖郑国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八世祖郑崇曾经官至尚书仆射,在高密可谓煊赫一时,可是到了东汉时期,郑家逐渐衰败,乃至近几代没有培养出一个做官的人,好容易出了个神童郑玄,所到之处被人敬重,按照当时的社会风气,举个茂才,当个大官是易如反掌的。

眼看着就能光耀门楣,郑玄却又遭遇党锢之祸,十四年不能为官,等到解禁之时,他已经从年富力强变成了垂垂老矣,眼看着身体比起九十岁老父都不如了。

如今到了幽州,郑谨不打算再让自家子弟蹉跎下去,好容易遇见个位高权重,又真正把郑玄当回事的年轻靠山,此时不傍何时傍

于是,老爷子瞒着郑玄,让自己十三四岁的孙子给北海老家写信,希望长子长孙也前来幽州,看能不能借着刘备的东风,往上飞一飞。

这些事刘备都清楚,但他也懒得在这种小事上动心思,如果郑家的人真来了,就安排在学院里一起读书,有本事自然会得到重用,没有本事的话,随便给个跑腿的小吏也就是了。

刘备给足郑玄面子是敬重他的尚学之心,以及和自己老师的交情,不代表他见了郑玄身边什么人都要给面子。

与此同时,蓟城最大的木器行也在紧锣密鼓,制作他们未曾见过的事物,十来天之后,这家木器行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订单,雇了几十辆牛车,浩浩荡荡一路运到州府门前。

农闲时节,百姓们总是要找点新鲜乐子,见了这番景象,他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不多时,刘备也亲自出门,和蔼可亲地跟百姓们聊起了家常。

当然,还有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玄德,你这是要做什么”简雍刚在衙门处理了几件小事,准备回来找刘备汇报,没想到看到这样的场面,他连忙凑到刘备身边,低声嘀咕起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公孙家的人还被你关在牢里,你就敢大摇大摆地让百姓靠近”

汉代民风彪悍,子女为血亲复仇、弟子为老师复仇的事情屡见不鲜,有些游侠甚至听说陌生人遭遇不公,也会为其复仇,这种风气在边地诸州尤为常见,简雍所说绝非杞人忧天。

“袍子里面有软甲,人群里有子龙和子义带着便装士卒。”刘备保持着脸上的笑意,微不可闻地对简雍说道。

由于这是笔大买卖,木器行东家也亲自来了,他事先得到了刘备的吩咐,没有忙着把这一大堆桌椅板凳搬进院内,而是吆喝着学徒们各样卸了两三个,就那样堂而皇之地摆在街道上。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颤巍巍地走上前来问道:“敢问使君,这是何物”

“不用本官说,老丈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刘备一摆手,自有木器行的学徒弟子上来,搀扶这位老者坐在一张靠背椅上,又搬了张桌子摆在他面前,顺手摆上一副空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