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汉昭烈帝 分节阅读 58(1 / 2)

d也减轻了军粮的压力。

与此同时,国内城里已经是鸡飞狗跳,彻底乱成了一团,联军刻意驱赶周边高句丽百姓进城,使得这个原本就不够广阔的山城变得人满为患,几乎每一处空地都被逃难的百姓填满了。

数量巨大的逃难人群,也就意味着规模巨大的恐慌,看着蜂拥而来的逃难百姓,听着他们天花乱坠的描述,城里的居民和贵族们也开始人心惶惶,高句丽人根本无法想象,汉人军队是怎么才能从天而降,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自己面前。

对国内城的统治者来说,城外的汉人军队是极大的威胁,而在城内,威胁同样不小。

百姓们在逃难的时候都不是空着手,但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将值钱的东西带在身上,而放弃了沉重又缺乏价值的粮食,如今进城之后,他们衣食无着,居无定所,几天下来,国内城中就开始频频爆发抢劫和偷窃的案件。

作为国内城目前实际上的统治者,拔奇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在熬了一个通宵之后,拔奇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踏上坚实高大的城墙,借着朝阳的光芒向北方眺望而去。

就在城外五里,原本是宽阔平坦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汉军的营寨,高大的军帐鳞次栉比,将广阔的原野完全覆盖;黑红二色的汉军军旗随风招展,像是厚重的云彩一般连绵不绝,给人以极强的视觉震撼。

“到底来了多少人啊,怎么会有如此庞大的军营。”拔奇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地说道。

第三十九章 五部贵族

国内城,王宫。

伯固静静地靠在床上,听着自己儿子忧心忡忡地讲述,他的脸上无比平静,没有一丝表情。

“城内百姓总数已经接近二十万,如今街道之上满是污秽,城中臭气熏天,更不妙的是粮食短缺,那些从城外逃难进来的人们有很多都是孑然一身,衣食无着,儿臣担心再这样下去会有民变。”

拔奇愁眉苦脸地说着,作为一名上位不足半年的王子,他的威望和人脉还是太弱,不足以压服住整个国内城。

再加上缺粮、缺少兵器,既不能用温饱来安抚百姓,又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依仗,拔奇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解决这焦头烂额的困境了。

伯固听了半天,还是没有听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情报,不禁心中生气,他强忍着不快,尽量用温和的语气问道:“汉人来了多少军队,是何人领军”

“尘烟遮天蔽日,旌旗连绵不绝,估计至少有五万人。”拔奇偷偷看了一眼父亲的脸色,有些迟疑地继续下去,“派出城外的哨兵说,汉人中军大旗上是个关字。”

“关,就是辽东那名勇将,关羽。”伯固浑身一颤,表情变得凝重了许多。

当日襄平城下,关羽面对来势汹汹的高句丽大军,非但没有丝毫恐惧,反而孤身搦战,连斩两名高句丽勇士,将三万大军的士气打落谷底,他的凛凛神威让伯固难以忘怀,时至今日,这位高句丽大王还经常被噩梦惊醒。

在梦中,这名红脸大汉无数次出现在两军阵前,出现高句丽大军中,他手中挥舞着巨大的战刀,肆意纵横,如入无人之境,而他身后飘扬着的就是一杆“关”字大旗。

这样的人,来一个就已经很让人头痛了,更何况他身后还有五万大军,这怎么打

伯固脑中瞬间就闪过了无数想法,但片刻之后,他就皱起了眉头,疑惑地盯着拔奇。

“你确认没有看错,汉人来了五万军队”

开什么玩笑,高句丽何德何能,居然能被汉人如此重视,出动五万大军前来征讨。

汉军四百年来所向无敌,规模十分庞大,但是,除了汉武帝时期,卫青与霍去病指挥的,与匈奴的几场国运之战外,他们在国境之外,从来没有调动过如此规模的军队。

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在恶劣的道路条件下,粮草供应是极其困难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汉军对自身战斗力的绝对信任。

数百年来,天下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汉敌五胡”,也就是说,想要正面抗衡汉军精锐,匈奴人必须拥有五倍于汉军的数量,才能堪堪打个平手。

到了后来,匈奴人痛定思痛,积极学习汉军的优势,通过整编军队,修缮武器等等手段,将这个数字变成了三。

再到后来,一代草原霸主,东北亚第一个游牧人帝国的建立者匈奴人,因为无力支撑这种战争模式,分裂成了南北两部。

北匈奴选择向西迁徙,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南匈奴则是放弃独立的地位,依附于汉朝,成为了汉人的附庸。

无敌的汉军,在对抗草原霸主匈奴人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大张旗鼓,如今派出五万大军来攻打高句丽,太奢侈了吧

拔奇不知道自己父亲想了那么多,只是恭恭敬敬地低头答道:“儿臣亲自去城上观察了敌情,五万人只多不少。”

疯了,汉人绝对是疯了。

半年前在襄平,三万高句丽大军浩浩荡荡,结果连城墙都没摸到,就被几千名汉军给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还是靠王子前去求情,才把滞留在南岸的一万多人给带了回来。

五万人,就为了打个高句丽,你们至于吗

面临大兵压境,伯固也是心乱如麻,但他毕竟掌管高句丽数十年,见识和手腕都不是拔奇可以相比的,片刻之后,他就做出了决定。

“拔奇,你去带着本王的口谕,命令王宫的粮官开仓放粮,无比要把城里的民心稳定住。然后派人去把那几家的家主请来,本王要跟他们谈谈。”

“那几家”拔奇一愣。

伯固闭上双眼向后靠了靠,略略加重几分语气,“对,那几家。”

拔奇这才反应过来,父亲是要召见除了王族之外,实力最为雄厚的几家高句丽贵族。

当年朱蒙王子逃出扶余,建立了高句丽,为了迅速扩大势力范围,他通过各种手段,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沃沮人、秽貊人、古朝鲜遗民,这些大大小小的势力虽然都被朱蒙王子聚集,成为了同一个国家的成员,但他们还是保留着自己的部族独立性,经过互相倾轧,弱肉强食,最后只留下了五个大部族。

到了太祖王高宫时期,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建都国内城,那些忠于他的部属就都居住在国内城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支独立于五部之外的力量,高句丽王室借助这支力量,凌驾于五部贵族之上。

为了集中权力,巩固王室统治,五部贵族也被半强制性地安置在国内城中,但高句丽以渔猎起家,各个部族在原有的土地上还有强大的力量存在,并且和国内城中的贵族始终保持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