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徒家中的嫡子吧”
子南兄弟两人昂首挺胸,大哥子南丑冷哼道:“知道还敢消遣小爷。”
“大司徒可在送你们来之前给某允诺过,不听话就打,但绝对不能给子南氏丢脸,不然就不要回家了。”边子白冷笑道。
“怎么可能”
“还有你,就大司空的暴躁脾气,平日恐怕也没少挨打吧如果改日大朝会的时候边某告诉大司空,他的儿子是一群废物之中最差的,不知他老人家会做何想”边子白看向公叔旦家的小霸王,面色不善。
公叔朋吓得脸色煞白,喃喃道:“耶耶的腿肯定会被打断的”
“还有你们几个”
到最后,边子白根本就不用开口,只要眼神过去,一个个都如同鹌鹑一样低着头。平日里不可一世的小霸王,如同小鸡见了老鹰一样,就剩下飕飕发抖了。
此时此刻的潘毅对边子白可是肃然起敬,多难缠的一群小霸王,竟然被年纪比他们还要小的边子白训斥的连头都不敢抬。怪不得大令能够在舞象之年就能执掌内府大令,这等气度,这等威慑,简直羡煞他了。
可眼前的一群公卿之子心里头一个个腹诽不已:“太无耻了,竟然告家长。有本事单对单练练”
边子白可不会这样想,就算是他有举鼎之力,难道治理属下还要动手不成最有效的办法不用,岂不是犯傻
不过,边子白也不是一味地打压,给一碗鸡汤的气度还是有的,“你们一个个都快要及冠,说起来都比边某大上一两岁。可是你们回忆这十几年的经历,是否有过力所能及之事,身体力行的往事”
“没有吧”边子白自顾自的下决断,反正他对这个时代的贵族的了解,能够让仆人做的,绝对自己不会动手。这不是不能或者不会,而是丢不起那个人。
可接下来边子白的话就如同平地惊雷一般震耳发聩,“诸位将是卫国将来的官宦,关乎大卫百万黎民,你们每一个人,将不再是为自己而努力求学,而是为了民众,为了黎民百姓。今日你们一屋不扫,他日还能指望你们扫天下不成”
端木方是唯一没有被边子白刁难的,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亲力亲为的少爷。此刻,在他人在还茫然不已之中,他却有种猛然惊醒的震撼,犹豫了片刻,走到边子白面前,躬身道:“大令一语如洪钟大吕,方受教了”
第120章 选官
下巴上没长出一把漂亮的山羊胡差了点意思。要不然,捋着胡须,面带微笑颔首道:“孺子可教也”
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满足感,快活的能让边子白爽到飞起。
怪不得古往今来,不了那些好为人师的家伙,总是喜欢瞎指挥,外行领导内行并不一定是很坏的结果。就怕是外行在自以为是内行,这就完蛋了。
猛然想到这种不靠谱的场面,确实给人一种好为人师者,基本就那么回事。一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的得意劲。
好在内史府并非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的衙门,一方面是发布国君的檄文,国家的政令颁布的发布单位,没有决定权,只是一个行使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打杂的。只不过这种打杂比较高级,还能在权利中心刷存在感而已。
其次就是治学,这就更简单了。
后世一直说教育比不上西方国家,这个不行,那个落后。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现代教育,东方落后了西方快一百年,之后的努力追赶,却因为各种原因制约了追赶的步伐。但如果比较的话就能发现,东方的教育从来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落后。教育的失败或者说不如,在于学生的能力。
而学生
在学校里的时间多
还是在学校外的时间多
主要还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说白了,大家都把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社会地位的时候。就算是教育也会偏颇,朝着赚钱第一,道德其次,杀人枪毙的方向而去。这没有什么不对,当然也不怎么对劲。这也是一个哲学命题:生存是人的基础。在生存层面,人和野兽的区别并不大,而之后的礼仪,道德,自律,知识等等的传承,这才是区别人和野兽的最大不同。孔夫子也说过同样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也是这道理,人在饿肚子的时候,恐怕会做出让正常人恐惧的事情。
历史上的底层农民造反,有多少是在吃饱了没事干的时候去做的
反正,治学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
如果是在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时候,读书真不如拿起刀剑保家卫国来的有用;可要是在清平世界,舞刀弄枪的结果很可能是锒铛入狱,读书明理才是正道,对知识的尊重有种近乎于神话一般的迷信时代呢
治学肯定是披着一层鲜亮的外衣,再坏,也是好的。也就是说,教育教不坏好人,也不能将坏人变成好人。尤其是在知识传播非常匮乏的时代,知识的作用被一再神话,成为高阶级人群独有的产物。可以说,边子白怎么做都不会犯错,更不会出现在政治劫难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但其他人很明显都没有看出这些来。就算是看出来了,更多的人的想法不是躲避政治漩涡,而是参与。这就是大家族出来的不同。不管是南卓、公叔朋、子南丑等人,他们不怕政变,更不怕流血,在家族需要的时候,甚至杀身成仁都会坦然视之。因为这是他们享受家族庇护和丰厚供养的责任,逃不掉,也根本就没想过要逃避。
但对边子白来说,这不重要,他只要给这些人安排事做,让他们根本就没有精力生出其他的念头,就可以了。
大扫除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水蒸发时带上来的些许土腥味,官舍木质结构的陈腐,还有越见爽朗的空气。
“今日,安排内史府工作。”
边子白看了一眼地下的一群人,嚣张的气焰是不那么容易打压下去的,一个个脸上都表现出让爷们不高兴,就让你好看的欠揍模样,似乎他们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父辈将他们送入内史府之后,他们的脑袋上就多了一层紧箍咒,而咒语在边子白手中。
当然,改变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一种令行禁止的程度。
规矩从各自担任的角色来制定。
边子白看了一眼端木方,这是个人才,一个肯脚踏实地的读书人,地步就算是再低,成就也不会太小。更何况端木方的家世很不错,在中原各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一代点,端木家族要比南氏高端很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端木方要是一个人跑到了秦国去,他能被秦王当成国士一样供养起来。
其次就是南卓,够机灵,但还无法看出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