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6(1 / 2)

哪家搬家需要搬东西上楼,找背篓;

哪里装修需要沙子水泥材料上楼,找背篓

他们就像一群无所不能的人,在方便别人之余,挣些血汗钱补贴家用。

当然,背背篓的人们,不一定都是河坝村的这种经历。

但是,他们混口饭吃、养家糊口的愿望是一致的。

谢秀平们去拜访的人家里,就有一户家里只有一个人的土地。

他家土地刚好不在被征用的区域,所以他们该是怎样的生活就是怎样的生活。

土地少,粮食不够吃,没有土地征用补贴,所以他们该去挣钱买粮食就去挣钱,他们还是住在他们那有衅旧的木房子里。

他们家里土地少,所以家里的青年早些年便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一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

去年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女的便不去省外而是去城里背背篓,一能照看家里,二能挣笔钱补贴。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小孩又还太小,但是为了一家口粮,一切都是万不得已。

一户是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妈妈早些年突然患上精神疾病,家里为了她的病情控制,借了很多钱来买药,这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那时为了筹钱,他爸把自己住的木房子卖了,买个些便宜的材料盖了几间简易房。

而土地补贴的钱,还了之前借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男孩子每天起来帮妈妈一起做好饭,看着她吃了饭,吃了药,才去上学,放学回来又要做饭,等在城里背背篓的爸爸一起回来吃晚饭。

谢秀平们到他家的时候,男孩正在做饭,用的炉子是他爸爸从城里的垃圾堆里捡来的一个废旧的蜂窝煤炉,烧的柴也是他爸爸回来的路上不知道在哪里捡来的一些废弃木材。

他爸爸每次去城里背背篓,回来的时候,都带着些东西,要么是别人不要的沙发,凳子,要么是一些穿旧了衣服鞋袜。

他们的房屋外面堆得满满的了,他爸每次遇到,还是不舍得,总觉得丢了就太可惜了。

男孩拿凳子给谢秀平们坐的时候,还介绍说,这木凳是老爸自己用废弃木料钉的,那塑料凳子是老爸上个周六捡回来的,那皮凳子是上个月捡回来的。

简易房里,男孩的房间和火边墙壁上,都贴满了男孩的各种奖状,期末考试的,书法的,各种竞赛的。

男孩告诉大家,他们的生活看着很苦,但是他却觉得很幸福。

有爸妈的陪伴,有爸妈的需要,唯一担心的就是妈妈的病,随时会有复发的可能。

所以他想当一名医生,一名精神疾病方面的医生,他不仅要帮助自己的妈妈,也要帮助很多的精神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

走访完他们家就该回城了,男孩的爸爸和谢秀平等人一起进城的。

他爸爸说,别人家孩子不懂事的,都希望孩子早点懂事;但是他自己的孩子太懂事,他却很心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长辈的因素,是环境,是贫困,逼着孩子去承受了不该他这个年纪去承担的责任,所以他早熟,早懂事,早承担责任。

香瓜村为什么叫香瓜,至少不是因为这里的村民爱吃香瓜,或者这里种了很多香瓜。

还有一说法,七月半,人们用来插香的茄子、小瓜、橙子之类的,也叫香瓜。

香瓜村作为青舟的城中村,估计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大家一定会觉得这里就是香饽饽,因为地处城市中心啊,怎么的也会发展起来吧。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周边都发展起来了,就只有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还守着这座山。

尽管这样,这边土地还是寸土寸金,大家都争相买来,自己建个房子,租给外地来的那些租不起小区房的人。

香瓜村就在青大和农大交汇处的后方,两个大学的毕业生刚毕业没有什么钱,便有很多在那附近租房子住,价格便宜,去城里上班也方便。

这边很多都是违章违规建筑,道路更是老火,没有什么排水系统,或者是说没有什么路,因为那房屋间的缝隙就是道路,也是排水系统。

一到多雨的季节,各处的水汇到路上,就像是一条条小水沟,哪还有什么路。

香瓜村的村民,有些是把土地卖了做生意去了;

有些卖了一部分地,用卖地的钱在自己家地上盖了房屋,当个包租婆;

一些既没有钱又没有地的就继续当个背篓,在大街小巷忙碌。

这边的背篓确实是多,有时候谢秀平和苏泽宇两人早起去青大跑步,便能遇上很多背篓就开始出门来了。

当然,这些背篓有香瓜村的村民,也有青舟市郊区来的,更有青舟下面的一些县城来的。

时间日积月累,周边越来越发展,香瓜村越来越杂乱,变成了城中村,变成了城市中心的贫民区。

无论是市郊和城中村,这几年,相关的部门加强了管理,各方面都提高了。

只是真正的改变现状,任重而道远,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谢秀平们只是去看看那些需要拉一把的人们,告诉他们,再坚持一下,明天会更好

第80章 卖蛋傻子

09年在青舟过的年,10年就想着回青南过年。

寒假之后,谢秀平和苏泽宇在青舟呆了几天,便回青南了。

在老家,过年这天赶场,叫赶见场,也叫赶年场。

又说,三十晚有三十条路,意思就是过年这天要做的事很多。

屋前屋后大扫除,杀鸡宰鱼做吃的,理发洗澡打理自己,还要赶见场买年货,那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腊月二十九晚,谢秀平的叔叔便说了,让两人年三十这天一早提着箩兜里的鸭蛋去卖了,然后想吃什么就自己买回来。

“二烟,鸭蛋怎么卖啊”苏泽宇听到他叔的话后就问。

“块把钱一个嘛这鸭子都是喂粮食的,又不是那些洋鸡蛋洋鸭蛋,最起码也能卖个九毛啊

当然,也要看行市,别人卖好多就跟倒起卖好多,你能卖倒多嘞,就算你嘞”

他叔说着现在集市上的大概情况。

“好那我们争取多卖点钱青舟我们去超市买蛋称重量,我们要带称吗”

苏泽宇回想着在青舟的超市里,去买蛋是怎么计量的。

“不用带要么按个算,要么按包算”他叔说道。

“包和件等量吗一般一件都是12吧”苏泽宇看着谢秀平问道。

“一包10个。”

“哦那我们明天买什么回来,叫安子一起去”

苏泽宇和谢秀平两人商量着。

“我不和你们一起。我走路就好”

在一旁看电视的安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说道。

“安子肯定要去赶见场的了但是他后边来,我们先去

至于买什么,明天再说,这两年不用贴对联就不用买写对联的纸。

烟,要卖毛边纸不”

谢秀平对苏泽宇说着,想到什么又去问他叔。

“我们都要克嘞你们自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就可以了其他的我们自己买”

第二天一早,天才麻麻亮,两人就骑着他叔买的二手摩托车,一抖一抖的去马场赶场。

冬天的晨风,刺啦啦的吹着,泥巴路面坑坑洼洼的。

谢秀平开车,戴着个口罩,前面反穿了一件外套,就像婴儿穿的麻拐衣那样,以挡住迎面而来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