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5(1 / 2)

皇上的圣旨进来了。

让段鹄去刑部走走,有些事情好像说不通。

当段鹄去了刑部的时候,只见洪天照,梁开明,还有陈路都在里面了。

陈路和梁开明居然比他的速度还要快

段鹄几个在监狱里面都是极好的房间,他们还穿着体面无比的加剧服,看起来华丽而又柔软。

看见段鹄进来,梁开明和陈路顿时咆哮道:“段鹄,你卑鄙无耻,你连这样的是事情都能做出来, 你引我们入坑,我跟你没玩。”

段鹄也不气恼,他镇定自若的时候心里又无比的苦涩,道:“你们在斥责我之前,还不如多斥责斥责一下洪天照,这件事因他而起,之所以连累你们,并非是我的意愿,是我那个不争气的大女儿惹出来的名堂,归咎到底,还是我要养育好我的女儿。”

这个时候只能把罪名都往段悠兮那里推,若是他不推过去,梁开明和陈路兮觉得不会放过他的。

梁开明和晨露鼻子里面冷哼一声,无比鄙视段鹄。

段鹄也不气,这个时候一切的生气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这是他们。

京城最近两天都是阴天,没有下雨但是也没有天晴,郊外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根本不平。

原本一些都是沉闷不已的。

但是京城这几天却是出奇的热闹,甚至可以说热闹的无以复加了。

太傅大人段鹄,承德郎陈路,散秩大臣洪天照,还有两太仆寺卿都去了刑部。

据说是做错了事,可是做错了何事

很多百姓并不知道,大概也只有皇上和上朝的那些大臣才知道吧。

一时之间这么多大臣都入狱了,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大事。

现在很多人开始关心,段鹄等人会在监狱里面待多久,会不会出来。

若是段鹄不出来,段家府邸那么好的宅子会不会查封

这是百姓关注的事情。

对于这些消息暂时感觉很郁闷的便是秦秀逸。

他站在鹤云院的那个小桥上看着桥下面的鱼儿正在游来游去。

好像在深深的思索着什么事。

炫朗就站在秦秀逸的身边,他也看这桥下面的鱼儿。

第463章:牵扯到了成王

秦秀逸对炫朗道:“他们都入狱了,你怎么看的”

炫朗想了一会,认真回到道:“我觉得有人暗箱操作。”

秦秀逸顿了顿,顿时道:“我也觉得这像是谁的手笔,先生说说看,这会是谁的手笔,谁和这几家有仇,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炫朗想了想,他的思绪飞很远,很宽,很浩渺。

思绪飞跃了片刻,炫朗回过神道:“我想了一会倒是想的不是很清楚,我只是觉得有人对付他们,但是我也不知道是谁。”

秦秀逸皱皱眉头,几乎是自问自答道:“段二小姐,你觉得是她吗”

可是秦秀逸一想,段葛兮现在被段悠兮关在一个废弃的寺庙里面,连人都没有出来,怎么可能是段葛兮。

是秦寂然吗

可是秦寂然最近一直在月华山那边,不知道他在月华山看什么。

每次秦秀逸派出去的探子回家后都给秦秀逸说,秦寂然在山里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秦秀逸觉得不会相信秦寂然在月华山在欣赏什么风光。

可是不相信秦寂然的目的,但是秦秀逸也没有其他的想法。

毕竟秦寂然性子根本不在人的揣度范围之类。

炫朗的心里一突,秦秀逸怎么又开始怀疑段葛兮了

可是这件事真的和段葛兮无关吗

炫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秦秀逸继续道:“先生觉得段鹄他们入狱之后会在那里呆多久,皇上会不会放过他们”

炫朗不想回答秦秀逸这个问题。

毕竟秦秀逸可能更加清楚皇上会怎么做。

可是既然秦秀逸问,那么炫朗还是硬着头皮道:“至于呆多久还有看皇上的心思,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说,以后他们肯定不再位极人臣了。”

这话说的实在。

秦秀逸也知道会是那个结果。

秦秀逸一边给鱼儿投食,一边继续道:“皇上的性子我也琢磨不透,先生,我要告诉一件事,我们的皇上身子不济,我暗自问过一个心腹太医,只怕皇上撑不过今年了。”

炫朗的身子一怔, 无言以对。

秦秀逸继续道:“先生觉得我目前该做什么”

炫朗想了一会,道:“王爷要做的事情就是买通黄上身边最亲近的人。”

秦秀逸的嘴巴抿着一个好看的弧度, 道:“本王倒是知道要这么做。”

触碰到这敏感话题,炫朗很怕往里面钻进。

秦秀逸也悠着点的。

秦秀逸不一会话锋一转,道:“我怎么觉得段太傅他们这件事也会牵扯到我。”

炫朗想了一会,问道:“王爷的意思是那几个小姐”

秦秀逸点点头道:“本王被她们争来夺取的翻了脸,然后句互相撕扯,结果被皇上猜忌,这么说来,她们父亲的事是因为洪天照和段鹄说话引起的,但是她们自己的事却因为本王而被撕扯出来的,本王何其无辜啊,却被做了她们女子之间的筏子。”

这事情算是双重意思,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关联,但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

段葛兮倒是一个好的,居然在这个环境下被摘除的干干净净的。

秦秀逸本想好好想想段葛兮和这件事的关联的,甚至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但是立马进来一个侍卫,那侍卫对秦秀逸道:“殿下,有一个内侍官进来府邸,要宣王爷入宫觐见。”

秦秀逸道:“好。”

于是秦秀逸对炫朗道:“事情来了,看来本来也是牵扯其中了。”

炫朗立马 道:“王爷洪福齐天,就算有事也是好的,王爷不必挂怀 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