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又如何,还是那句话,势必人强啊
发生在景阳殿内的这一幕,很快就传到了杜睿的耳中,杜睿虽然久不在朝,今日刚刚回来,宫中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但是如今他大权在握,想要掌握宫中的事情,自然轻而易举,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识时务的人。
“冯氏初入宫时,皆称其贤德温婉,却不曾想这妇人居然也有这般心思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刚刚有人来向杜睿禀告的时候,汝南公主等人也在场,听到景阳宫内发生的事情,汝南公主也不禁一阵感叹。她生性善良,从来都是把人往好处去想,就连当初发现李承乾中毒,安康公主朝着要去找武京娘算账,她都拦着不肯。
杜睿只是淡淡的一笑,道:“人心总是不能被满足的,平日里越是低调的人,野心就越是大,更何况这冯贵妃的出身,想来她入宫之前,也是受了那些士族之人蛊惑了,再者,天下哪个做母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更何况是这宫中的孩子”
汝南公主看着杜睿,道:“睿郎不知你想如何处置此事”
杜睿一笑,问道:“欣儿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
汝南公主皱着眉想了一阵,道:“此番冯氏的心思虽然止住了,可是难免她日后还会生出非分之想,不过睿郎正儿到底是皇兄的骨血,皇室这一脉人丁单薄,若是能”
杜睿知道,汝南公主这是想为冯贵妃和李正求情,不禁笑道:“难道在你心中,我就是那般冷血不成,不要说三皇子还只是一个孩子,就算是他已经成年了又能如何圣上将国事,家事托付与我,如何能圣上刚刚驾崩,我这做臣子的便要加害他的子嗣”
杜睿确实不想将冯贵妃和潞王李正如何,说到底李承乾驾崩,冯贵妃母子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就算是有世家大族支持又如何,那些世家大族被大唐两代君王不断打压,如今早就成了昨日黄花,威风不再,便是要闹事又如何
更何况,杜睿还怕他们不闹,如果他们胆敢借题发挥的话,杜睿可不介意,动用一下雷霆手段,好好教训一下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家伙。、
汝南公主听杜睿说,不会为难李正,顿时也放下心来,李正虽然和李弘,李贤一样,都是她的侄子,但是这些年来,她久不在长安,对李正的印象都十分模糊,不过再怎么样,李正也是她皇兄李承乾的儿子,李承乾的子嗣原本就单薄,如今李弘又被人给害了,就剩下了李象,李贤,李正三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出事了。
“这便好这便好不过睿郎,让李正留在长安,被冯氏和那些官员挑唆,难免会在惹出事来,不如趁着冯氏求告的机会,假戏真做,让李正之国吧让他走的远远的,也好绝了他的心思”
汝南公主这样说,可不是她心狠,毕竟当初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李治兄弟几个夺嫡的事情,她可是亲身经历过的,上一辈人经历过的事情,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发生了,为了一张皇位,大唐皇室已经流了太多的血,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杜睿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皇室繁衍的多,自然有害处,但是皇室人丁单薄,却也非好事,春秋之时,强盛的晋国为何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还不就是因为王室内部斗得太厉害,太过的王室成员被杀,晋王一枝没有了王族为藩守,结果被外姓人抓住机会,强大的晋国瞬间崩溃,要不然的话,哪里能轮到秦国统一天下。
要知道,单单是一个分裂出去的魏国,就曾打得秦国哭爹喊娘,割地求和。
杜睿想了想,道:“这也好大唐皇室确实不能再流血了”
这么多年以来,杜睿一门心思的想着让大唐稳定,可是每每乱事都是起于萧墙之内,李家每一代,都是兄弟几个人为了皇位,争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
景阳殿内的冯贵妃或许还不知道,他们在这边密谋的权宜之计,全都被杜睿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李正的命运也已经被决定了。
一个远离了长安的皇子,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折腾不起大浪来了
李正的事情被解决了,杜睿在宫中新发展的耳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另一个麻烦却还在负隅顽抗。
“不服不服我不服”
一身戎装的青年,声嘶力竭的大喊着,他的面目看上去十分英俊,但是此刻却显得有些狰狞,通红的双眼,此刻几乎都要喷出火来。
“凭什么那个贱人的儿子还能做皇帝,凭什么那个李贤根本什么都没做,他凭什么坐龙椅我不服我不服”
一个老者看着愤怒的青年,道:“木已成舟,你纵然有天大的不满,也无济于事,听老夫一句劝,还是就此罢手吧不然的话你的老师也容不下你,大皇子”
第七篇永徽第十七章
大皇子
永徽朝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或许有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当初的那位东宫世子李象,人们印象当中的大皇子都是太子李弘,至于李象,一个谋反之人的外孙,纵然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