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连高句丽都被扫平灭国,更何况是百济这么个小国了。
唐军近在咫尺,从熊津那边传来的消息,唐人的水军也已经将百济沿岸大部分都封锁了,百济的局势可以说是危如累卵。
想到此处,义慈王不由得悲从中来:“想我百济国祚传承数百年,没想到如今居然丧于寡人之手,能不悲呼”
言罢,居然在朝堂之上痛哭失声。
众臣见状,也不管是不是当真难受,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突然
“大厦将倾,尔等不思退敌之策,却在此哭哭啼啼,是何道理”突然一人走上殿来,众人看过去,尽皆大吃一惊,纷纷收了声。
来的人正是义慈王的庶兄大院君扶余真,如果说当今百济一朝之中,还有能人的话,恐怕也就属他了,这些时日扶余真卧病在床,今日朝会,义慈王本来不愿惊扰他,却不成想扶余真还是来了。
义慈王见着了扶余真,也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道:“王兄如今社稷危在旦夕,不知王兄有何良策”
扶余真对着义慈王躬身一礼,道:“大王唯今之计,我们需要多做准备了其一,可遣人联络新罗,许以重利,让其出兵,如今唐人已经发布了征讨新罗的檄文,量那金春秋也不敢不依从,其二,可遣人联络倭国,百济与倭国多有往来,皇极女皇久有意新罗,可以向其许诺,只要击退唐人,便合力攻破新罗,将其地赠与倭国所有,其必依从。其三,可遣人在高句丽境内,发动其遗民,扰乱唐人后方。”
义慈王原本就是个没注意的,见扶余真说的如此信心满满,也不禁信了,喜道:“既然如此,便依王兄之见,便使王兄前往新罗,使鬼室福信往倭国,再遣金泰映往高句丽走一遭,望诸位勿使寡人失望”
扶余真三言两语就让满目愁容的义慈王喜笑颜开,在场的诸位大臣也将扶余真的三条计策当成了锦囊妙计,可是他们谁都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三条计策,百济最多也就是丢了社稷,可是有了这三条计策,他们丢的可就不仅仅是社稷江山这么简单了。
第四篇拓土第四十二章战战兢兢
百济君臣忙着应付大唐的进攻,新罗这边也同样并不轻松。自打杜睿发布檄文,历数新罗王金春秋的各种罪恶,宣布两国进入战争状态以来,新罗国内也称得上是一日数惊,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唐军就会杀奔而来。
杜睿在高句丽的凶名,如今早已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遇人杀人,遇城屠城,这等凶残之人,若是到了新罗,那还了得。
如今的新罗早已经不能和当年立国之时相比,正是因为搭上了大唐这个靠山,新罗多年不修武备,以至于当百济和高句丽联手攻来之时,居然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更何况如今惹上的是大唐这个凶神。
新罗,即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意。公元4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后扩至整个大同江以南地区,都城为金城。
斯卢部落最早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酋长由朴、昔、金三氏担任。4世纪中叶起,朴、昔二姓不再担任首领,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罗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
505年,新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528年,朝廷许可佛教传播,借佛法说教加强王朝的思想统治。
532,新罗先后统一本加耶和大加耶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为与高句丽争雄,新罗与百济结盟。于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
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百济、高句丽灭亡后,新罗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至此,原三韩部落地域完全统一于新罗,并在北界略有扩展。
只不过如今因为杜睿的到来,新罗的历史已经有所改变,新罗没有和大唐联合,如今反而成了大唐摆在砧板上的肉。
如今在位的新罗王金春秋是新罗立国以来的第二十九代君主,真智王金舍轮孙,伊餐金龙树子,母亲天明夫人金氏是真平王之女,善德女王姐。
关于金春秋,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那段金温之盟了,当年金春秋曾作为使节前往中国,返回途中在海上遇到了高句丽巡逻兵。金春秋的随行人员温君解立即觉察出危险,让金春秋乘坐小船逃跑,自己则身穿金春秋的衣冠,坐在船的高处。高句丽士兵看到假扮成金春秋的温君解的穿戴,就以为是金春秋,便把他抓走并杀死。温君解的牺牲使金春秋平安返回新罗,他向真德王报告了这件事,真德王追封温君解为大阿飡,并重赏了他的子孙。
因为联合大唐攻灭了高句丽和百济的缘故,金春秋在新罗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之高,不过事实上,金春秋此人根本就是个无能之辈,曹操评价袁绍的那句话,用在他的身上最为合适,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
当初要不是贪图高句丽奉上的汉江以南土地,再加上高估了自家在大唐心目当中的地位,何至于落得这步田地。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如今大唐已经兵侵百济,下一个就是我们新罗了,本王一时糊涂,获罪于天朝,如今天朝震怒,见罪于新罗,眼看社稷即将不保,众位爱卿有何良策,可以和天朝重修盟好,解家国之难”
金春秋可怜兮兮的看着朝堂之上的众位大臣,那副可怜模样,众臣看着也是一阵心酸,可事到如今,他们还能有什么好办法,不要说是如狼似虎的大唐,就算是百济,高句丽他们也一样不是对手。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怪罪谁,还不都是金春秋自己贪心作祟,才得罪了大唐,现在知道害怕了,可已经太晚了。
金春秋见众臣沉默不语,内心更是绝望,居然坐在王座之上,痛哭起来,一国之君,居然被吓得这般模样,进春秋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众臣正要宽慰一番,突然有殿前武士入内禀报道:“大王百济使臣扶余真求见”
百济来使
新罗和百济也曾有过一段时间蜜月期,那个时候两国联手,共抗高句丽,好的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互派使臣问候,也是常有的事情。
可是随着百济背信弃义,与高句丽勾结,侵犯新罗开始,两国就已经断绝了往来,这个时候百济派人来做什么。
金春秋止住了哭声,沉吟了一阵道:“背义之人,寡人不见”
一大臣连忙上前,道:“大王如今百济势若累卵,此时派人前来,定有区划,不若招上殿来,看看他有何话讲”
金春秋原本就是个没注意的,闻言也觉得有些道理,便道:“如此也好且将人招上殿来,寡人问话”
不多时,扶余真便被带到了大殿之上,走到御阶前,连忙跪倒,参拜道:“外臣大院君扶余真,拜见新罗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