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那免死铁券,除了武德朝高祖宠臣裴寂之外,杜睿还是第二个享有这份荣耀的臣子,如果说方才还有大臣为杜睿抱不平的话,那么此刻,太宗对于杜睿的恩宠,就是让他们眼红心热了。
长孙无忌还没有说话,房玄龄便率先反对道:“圣上我朝开国以来,还不曾有过异姓封王的先例,这”
太宗道:“杜克明一生为国鞠躬尽瘁,又给大唐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么一点荣耀,并不为过。”
太宗一言而断,让众臣都没有了反驳的余地,接着太宗又用最快的速度吩咐下去,礼部安排接待室利佛逝的使臣,虽然室利佛逝是被杜睿给打怕的,但是总归遣使纳贡,大唐也不能亏待了人家。
一切安排妥当,太宗便宣布了散朝,临走之前,还不忘朝长孙无忌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太宗的心里也想不明白,当年为了一个牧马的奴隶范兴,长孙无忌都能据理力争,如今轮到杜睿的身上,长孙无忌怎么变得这样了。
半个月后,室利佛逝使臣莫旺一行总算是达到了长安,这件事自然引起了长安的轰动,在大唐子民看来,这些域外之人能心悦诚服的来归附,那边是大唐强盛的证明,身为唐人,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当队伍到达长安城外之时,无数人涌到了大路的两侧,其实这时节来长安的外国人也不少,但这可是海外的外国人,当莫旺一行人下了车,长安百姓第一次真正见到了这些外国人的时候,在场的女子都不禁捂上了眼睛。
南洋群岛天气暖热,根本不需要厚重的衣服保暖,那个泉州刺史为了保证莫旺一行人的原汁原味,居然都不曾给他们换上大唐的服饰,就让他们这么兽皮,粗布,衣不遮体的来了。
这时的中国北方虽然已经过了寒冬,但是还没到乍暖还春的时候,即便是在白天,气温也不过几度。西北风呼啸而来,刮起一地落叶,剩下的的树叶也在枝头上瑟瑟发抖。
莫旺等人常年生活在二十多度或者三十多度气温下,那里经受这种寒冷,一个个用手抱着胸示图取暖。加上他们身形瘦削,一头长发胡乱地披散着,现在活脱脱像一群野人。
前来迎接的信任礼部尚书萧瑀见状也是连声一一有辱斯文
骂过之后,赶紧名人取来棉衣,棉花被杜睿引进大唐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之后,如今已经在整个大唐都传播开了,棉衣自然也就出现在了贞观年间。
莫旺等人穿上了棉衣之后,这才感觉温暖又回到了他们的身上,一个个自然谢恩不止,这一路上,莫旺也在不停的像一通前来的占城通译学习汉话,虽然还不流利,但是一些简单的词语,却是没问题了。
围观的长安百姓见莫旺居然冒出了一句汉话,一阵惊讶之后,居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那情形就好像后世一个外国的明星到中国之后,随口说句“你好”,就能让许许多多的脑残人士疯狂一样。
莫旺这一路上已经被大唐的繁荣给深深的震撼了,如今再看到长安这么宏伟的一座大城,更是惊诧不已,和长安城比较起来,同样为国都的巨港简直就是个茅草屋,不值一提,当他到了皇城之后,更是被震撼的难以自拔了。
以至于见着太宗之后,莫旺几乎是从大殿门口一直爬到了御阶梯之下,张口便是一句:“外邦室利佛逝使臣莫旺拜见伟大,至高无上的大唐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虔诚的样子,就连每天都将万岁万岁万万岁挂在嘴边的朝臣们都脸红不已。
太宗诧异的看着莫旺,心中想道:“域外之人,也有这份孝心,实为难得啊”
第三篇远洋第二十二章第一更
“大唐始自高皇帝龙起太原,除炀帝暴虐,至今朕肆大位,而有三十载矣,炀帝天厌其昏淫,亦用殒绝其命。朕荷天地眷,授以文武,扫清混沌,习养民之道十有二年。今苏达曼五道,亟渎齐盟,自贻颠覆,欣闻新主执政,恭顺天朝,朕亦不胜弥慰。而今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诱尔衷,封奏狎至,愿身列于籓辅。今遣礼部郎官萧卫等持节册命尔为王,国号室利佛逝,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恭听朕命。”
自那一日莫旺等人到了长安,太宗倒也不曾难为,皆是礼遇,而后换过国书,便命礼部郎官萧卫持节,捧国书,与莫旺一同返程,前去册封苏和连为室利佛逝王。大概杜睿也不曾想到,册封使节居然会是萧卫这个前任的岳丈大人。
送走莫旺等人,太宗当即下旨,责令岭南,江南两道官员开启移民浪潮,在杜睿给太宗的奏本当中,详细的帮太宗算计了一笔账,如今大唐虽然富庶,国泰民安,然照此发展下去,土地的问题依然会逐渐的显现出来,想要消弭这种危机,唯有海外殖民,拓展大唐的生存空间。
杜睿的密折,让太宗的心中也不禁升起了阵阵危机之感,若是当真像杜睿所说的那般,大唐千秋万世的功业,也只能成为一张画饼。
若是在以前,太宗难免要说杜睿危言耸听,但是如今随着杜睿不断自海外传递来的消息,太宗的眼界也开阔了不少,对于杜睿的这个主张,他也是竭力支持。
太宗的决定自然在朝中引起了阵阵反对之声,萧瑀等老夫子纷纷以“海外蛮荒之地,何以聚养生民”为由,不断进谏,但是这一次太宗硬生生的顶住了,任谁说也不肯松口,只能让那些老夫子徒呼奈何。
长孙无忌自然也看出了这是杜睿的主意,但是太宗一力支持,又有太子李承乾在一旁帮腔,他也是无可奈何,眼看着太宗父子对杜睿越发的器重,长孙无忌的心中也是不快。
刚散了朝,回到家中,还没等洗漱一番,便有家人回禀:“启禀大人,晋王傅求见”
长孙无忌一愣,道:“晋王傅哪个晋王傅”
刚刚问完,长孙无忌就不禁想到了,当年那个被太宗拉在身边,对着一帮要求处死范兴的大臣们,大讲为人臣子之道的赵恭存。
他怎么来了
长孙无忌有心不见,但是此刻心底里突然涌起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随口道:“请到后园中待茶”
家人下去了,长孙无忌换过了一身便服,到了后园,老远就看到了赵恭存坐在胡椅之上,正自顾自的喝着茶,说不出的悠闲自得。
“赵大人一向少见,怎的今日却到了老夫的府上”长孙无忌说着走到了赵恭存的对面。
赵恭存连忙起身,躬身一礼,道:“下官自到长安,一向忙着教导晋王课业,不曾到大人府上拜望,还请恕罪”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摆了摆手,道:“赵大人何出此言,且安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