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你居然敢离间天家亲情,该当何罪”
房玄龄凛然不惧,大声道:“臣为社稷着想,为天下请命,无所畏惧,圣上若是以吴王统军,一旦让吴王在军队之中造成影响,只会助长吴王的妄念,也会让满朝文武无所适从,到时候,只恐有不忍言之时,圣上为吴王着想,想要给殿下一个好的安排,但是圣上为太子殿下着想过吗一旦当真发生了臣担心的事情,那受损的可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圣上难道还想着让玄武门之事再发生一次吗李唐皇室的血流的已经够多了,如今圣上所为乃是助长吴王的妄念,也会给圣上的后辈儿孙立下一个不好的榜样,到时候为了一张皇位,手足相残,兄弟成仇,臣以为切不可取。”
玄武门
房玄龄的话让太宗的心中猛地一振,玄武门,弑兄杀弟逼父,这些事情已经成了太宗心中一生的污点,此前李承乾遇刺事情发生了以后,他让众多成年皇子之国,就是为了避免再发生玄武门那样兄弟相残的惨剧。
而且万一当真像房玄龄说的那般,以后他的儿孙,每一朝都会因为一张皇位,引发动乱,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想到此处,太宗也沉默了,阶下的房玄龄说完那番话,也是冷汗淋漓,那些话也就只有他敢说,玄武门是太宗的忌讳,如今房玄龄当面直斥,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太宗默默的起身,也不说话,走到了房玄龄的面前,将这位老臣扶了起来,道:“玄龄啊这些话也就只有你敢对朕说了,是啊朕也当真是糊涂了,真没就没想到这一层,只想着给他们兄弟都安排一个好去处,让他们相安无事,不要再发生兄弟萧墙的事情,可是却忘了,那张位子是天下最诱人的,没有能能当着免俗,真就算是将整个西域都封给李恪,到时候,他也不会满足的,不会的”
房玄龄见太宗居然和他推心置腹,心中不禁一阵感动,道:“圣上方才臣违礼了只是圣上,此时断不可行,其实圣上也不用担心,太子殿下宽孝仁厚,定然不会作出手足相残的事情来,只要圣上安排得当,吴王殿下他们将来都能一生安乐的”
太宗一笑,其实还有一句话,他没好意思说出来,那就是他作为一个父亲,和一般人家一样,也都想着能让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可是生在天家,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他首先要保证的是大唐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除了太子李承乾将来要做他的接班人之外,其余的那些儿子们,将来能保他们一世富贵,也许就是太宗这个做父亲的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玄龄你说的不错,这个天下之主,只能有一个人,现在是朕,将来也只能是太子,太子做的不错,以前朕觉得他性格儒弱,难以肩挑天下的重任,不过现在,朕也没什么可以奢求的了,他现在是一个好储君,将来也会是一个好君王”
房玄龄忙道:“圣上严重了,太子虽然不错,但还需要历练,况且圣上春秋鼎盛,便是再做八十年皇帝,都没问题”
太宗闻言大笑道:“玄龄这些话也就是你敢和朕说,万岁,万岁,万万岁要是人当真能万岁,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吗好了朕明白了,这天下将来朕只能交给一个人,吴王,还是让他尽享欢乐吧”
房玄龄道:“皇上圣明”
几天后,一道诏书下发到中书省,以太子李承乾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薛万彻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以飞虎军将军苏定方为先锋,执失思力为副先锋,统兵十万,兵出兰州,讨伐吐谷浑。
同时也给吴王李恪送去了一道口谕,命他在府中安心读书,不可心生杂念。
第二篇浊世第八十二章闲来无事第二章
吴王府内,在得知了太宗最终还是选择了李承乾作为此次征讨吐谷浑的主帅之后,李恪在大失所望之余,也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为何总是李承乾,为何总是李承乾,父皇的眼里就只能看得见一个李承乾,那我算什么,我李恪究竟算什么”
岑文本看着李恪发泄,只是站在一旁不言不语,要是放在以往,他肯定要劝说李恪稍安勿躁,但是此时,他也没办法了,从这件事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用了,太宗最终还是选择了李承乾。
有了太宗的支持,想要将李承乾从那个位子上拉下来,根本就不可能,一旦此次讨伐吐谷浑大胜,到时候李承乾的声望只会越来越高,还会有谁记得李恪这个只不过被太宗称赞了一声“英果类己”的亲王。
李恪发泄了之后,扑到了岑文本的面前,大声道:“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难道这一生我就注定要碌碌无为的做一个闲散宗室不成,老师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岑文本摇了摇头,道:“殿下不甘心又能怎样如今太子的储位稳如泰山,轻易撼动不得啊”
李恪见一向多智的岑文本都说出这等话来,更是灰心丧气,道:“难道老师也要劝本王就这么算了不成,我不甘心啊那李承乾究竟有什么好的,为什么所有人都去帮他,却视本王如同无物,那长孙无忌是这样,房玄龄是这样,杜睿是这样,如今就连父皇都在帮他,我究竟哪里比不上他,为何那些人都这样对我”
李恪的问题,岑文本没办法回答,为什么这还用说吗李承乾是嫡长子,在这个年代嫡长子继位乃是正理,特别是此前有了那么多教训,谁敢轻易更改。
无论李恪有多不甘心,这件事已经订了下来,三日之后,李承乾在校场点兵,这一次太宗为了能让李承乾成大功,当真是不惜代价,不但将最为精锐的飞虎军系数派给了李承乾,还有左屯卫军总共十万大军,更拨掉了苏定方,薛万彻,执失思力,苏麟,秦束等一批悍将为羽翼,纵然那是想不成功,也不行了。
临开拔的前夜,太宗更是将李承乾叫到了麟德殿,父子两个关起门来,足足说了两个时辰的话,李承乾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无与伦比的自信。
只是回到寝宫之后,李承乾原本舒展的面容,又变得有些忧虑,太子妃海棠见了,忙问道:“殿下可是在为了出征吐谷浑之事担忧”
李承乾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让海棠更是莫名其妙。
“究竟有合适,殿下说出来,臣妾也好为殿下分忧”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平生以来,第一作为主帅引军出战,要是不担心,那根本不可能,李承乾自小便是听着父辈们的丰功伟绩长大的,年轻人的心中自然也就存了几分像父辈一般,纵横沙场的理想,所以他才会一时冲动之下,上书太宗,自请出征。
可以说他是在兴奋和担忧之中接下这份差事的,原本还不怎样,但是方才太宗将他宣到麟德殿,隐晦的对他提出,若是有事不决,可以去向杜睿请教的事情。
本来李承乾听到太宗的这句话,兴奋的不得了,从本心来说,李承乾最信的还是杜睿,要是杜睿能随他一通出战的话,无疑让他有了主心骨。
可问题是,杜睿还愿意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