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17(1 / 2)

,吃惊的望向甘宁,只看的甘宁头皮发麻,才讶然道:“不愧是水军统帅,果然见地不凡。可惜,将军所想,主公早已有了谋划,嘿嘿,说起来,百姓传言主公乃天神下凡,马均想不相信都难啊”

“什么难道说”

“此乃绝密,不可问,不可说。哈哈”

六月底,高勇于洛阳休息两日后,再次踏上去往长安的行程。近卫龙骑师断后,近卫机步师居中,警卫旗队师开路,庞大的队伍缓缓向西走去。

得知高勇离去的消息,洛阳城刹那间恢复了些许生气,活阎王的威压比皇帝还要强大,百官噤声,百姓漠然。

司马朗、王信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不屑。

“主公这一走,有些人的心思又该活络了。”王信诡笑道。

“唉”司马朗轻叹,“空有才学却挪作他用,可惜可叹啊王司隶执掌一方,对于名望大家还请宽松一点。”

“这个放心,主公也叮嘱过了。没有确凿证据,信不会动他们”说完,深深地看了一眼司马朗,“不过,有些人的嘴最好严一些,祸从口出的道理应该都懂。”

司马朗苦笑,“罢了,我再去劝劝几位朋友,学以致用,与其泛泛而谈,不若沉下去,造福一方百姓。”

王信微微摇头:“别指望了,这种所谓的名士我见得多了,多为沽名钓誉之徒,并无真才实学,沉下去只能祸害一方百姓,还不如留在这洛阳城内谈天说地呢您说是不是啊”

读者大大们,本周三至周日情深放假,加之出差在外住所没有网络,这期间的更新只能等到下周上班后一并补传,尽量多写多传。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五章 兴平之年12

第十一卷 江山社稷 第五章 兴平之年12

七月初,交州的动乱渐渐平息。士家给自己挖坑再埋上的伟大壮举令世人侧目。原本远离战火的平安之地,已然满目疮痍。士燮追悔莫及,两个月的内忧外患,使得府库空空如也,郡兵折损大半,治下割让了两个半郡,人口更四散逃亡,损失之大已经超出承受。一家人面面相觑有苦难言,士武、士燮更是连破口大骂的力气都没了。

一番辛苦,付出两千余人伤亡的代价后,安胜总算在揭阳站稳了脚跟。官路拓宽之后,高览的七十一师进驻,彻底将山越部族镇压下去。得益于高勇“不降即杀”的明确指示,安胜、高览利用半个月时间,将整个揭阳地界犁了三遍,山越部族十不存一,余下者纷纷献出人质彻底断了反叛念想。

交州稳定后,孙策、刘表也陆续撤回兵马。荆南四郡平乱的刘备见状,也不多加耽搁,连夜上书请示刘表撤回新野。面对兵强马壮的刘备,刘表只能选择安抚。毕竟还需要他来镇守新野抵御朱灵的压力。表彰之外赠与万石粮草,才心有不甘的打发刘备北上。只可惜了荆南四郡,以往的富庶繁华不在,只余下残垣断壁。

而此刻的刘备拥兵超过两万,文武齐全,几乎将荆州民间智士网罗一空。当然,名望甚高者并不多,比如水镜先生。

“公琰此言当真”刘备惊讶道,“水镜先生真的居于宜城”

“回主公,琬亦刚刚得知。自袁绍祸乱颖川后,水镜先生便应好友相邀举家南迁。入荆州后,广邀好友,座谈天下。更收纳良材培育,以期造福世人。”

“果真如此,备当立刻前往拜访公琰,你立刻派人打探清楚,待进入宜城地界,备亲自前去,希望能请出水镜先生辅佐”

看到刘备兴奋的模样,蒋琬实在不好泼凉水,可实话实说,高勇来了都未必能够请的动,何况屈居新野弹丸之地的刘备了。酝酿一番,蒋琬只能勉强开口:“主公,水镜先生早已放言,只愿躬耕不事权贵,想请其出山难如登天。反不如请其推荐一二学生辅佐主公。凭主公威望,此事当不难。如今,水镜先生门下成名者数人,尤以卧龙凤雏最为出众荆州曾有言传: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闻言颓废之情一扫而空,急切道:“可否详细讲述”

“卧龙者复姓诸葛,单名亮;凤雏姓庞名统,此二人年龄虽小,却于今年声名鹊起,博得水镜先生多次褒扬,前途不可限量。”

“不可限量可这年岁终究是小啊”刘备轻叹一声,“罢了,无论如何水镜先生一定要拜访,卧龙凤雏,若有缘当得见”

此番南下,得到文臣武将数名后,刘备对于贤才的渴求不再浓烈,毕竟新野弹丸之地税赋有限,如何养得起众多谋士现在还在吃徐州的老本,再扩张规模,只怕薪俸一项就能把人拖垮。如此想来,除非真正的能人异士。否则还是暂且拉拢关系,待实力足够后另行邀请吧。可惜此刻田丰不在身边,否一定会对刘备的想法嗤之以鼻,钱财乃身外之物,千金散尽还复来,可这人才则为重宝,你不取,自有别人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