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1(1 / 2)

,最后蓝天蔚和叶重还是会分道扬镳的。当然,叶重的举措对民国有利的情况下,蓝天蔚也是叶重坚定的拥护者。不过马占山不一样,他不像蓝天蔚那样有过留学经历,受过革命的影响,马占山虽然好学,敢于接受新的事物,不过思想仍然有些陈旧,哪怕叶重只是个普通军阀,马占山仍然会是叶重的死忠。

“还真是没想到啊,有朝一日,我也会亲自提兵出国,与列强一决高下,而且对手还是日军。”看望过马占山之后,薄子明和蓝天蔚走了出来,颇为感慨地道。“老长官,恭喜了。”严格来说蓝天蔚并不是他的老长官,吴大洲才是。不过吴大洲以前在东北革命的时候,跟过蓝天蔚一段时间,因此薄子明才会这样叫。

“还是叫我蓝师长吧,叫老长官可是要犯忌晦的。”蓝天蔚道。

“兴帅不会连这点气量都没有的。整个东北被兴帅经营得像铁桶一般,也没人能动摇得了兴帅的地位。”薄子明笑道。“蓝长官对眼下这场战争怎么看”

“规模之大,已经超出了我的预计,虽然眼前的日军是一支孤军,不过眼下东北在辽东南大石桥一带,黑龙江双城子一带几十万军队与日军激战,把我们这三个师送到黑龙江以前,以东北的后勤能力,也已经到了极限,日军虽然得不到补给,我们的情况也并好不到哪里去,要做好打苦战的准备。当然,仗着兵力上倍数于日军的优势,主动权稳操于我军之手,我们现在该考虑的是如何尽可能把日军都留下来。”

“杀”一大队着穿蓝灰色军服的骑兵追着几名日军骑兵打。直到有日军步兵增援过来,响起叭叭的抢声,东北的骑兵才匆忙调转码头,急弛离去。

看到敌人远去的身影,日军骑兵心有余悸,由于日军的第三师团已经在外蒙损失过一个骑兵大队,另外第7师师团的骑兵联队也不过六百多人,与东北军三个人数过千的师属骑兵团比起来,兵力的悬殊对比下,这帮日军纵有大和魂,也无法扭转敌强我弱的局面。

远远的几个白俄难民,看到两队骑兵彼此追杀,不由吓得面无人色,慌不择路的躲开,十数年前日俄大战的时候,东北平民的表现与他们一般无二,现在同样的命运也降临在了他们的头上,两个不属于俄国的军队,却在他们的领土上毫无顾忌的开战,受苦受难的自然是当地的平民。东北军还好一点,只是收集点食物,事情并不会做得太绝,日军可是动不动便要杀人的。

眼前的这几名日军骑兵算幸运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步兵及时的增摇,结果自然只有倒在东北军闪亮的马刀之下。

此时的第三,第七两个师团想要走出困境,完全只能靠自己,后方援助短时间内绝无可能抵达。

不过蓝天蔚丝毫不给日军喘息的时机,在俄国广阔的领土上三个师的师属骑兵团在骑兵上有着对日军骑兵,有着压倒性优势,日军派出的游哨在东北军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损失惨重,骑兵只敢在步兵的保护下才敢活动。

第四卷 第303章 海原地震

日军第3,第7两个老牌师团面临困境,遭到优势东北军的进攻,偏偏白卫军又借不上力,日军高层大为震动,唯恐像关东军那样被围歼的事情发生,一面发电报第3,7师团,让其尽快东撤。海兰泡离沿海太远,又交通不便,日本大本营一时间也鞭长莫及。于是日军高层又电令海参威,双城子一带的日军发起对东北军的猛攻。以期围魏救赵。不过事先何锐早就想到日军的这一手,将蓝天蔚的第10师调走的时候,又向叶重要了两个新新编师,虽然攻击力削弱了不少,不过此时东面的第1军却有东北2,6,8,17,19,整整5个师,又一个骑兵旅。日军四个师团大部的数轮猛攻虽然让第1军损失非小,战情一时岌岌可危,看到胜利希望的日军不计损失的加大了攻击力度。

就在双方损失都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新编师21,22师,重炮兵2旅的赶到,让第1军的阵线顿时稳固下来。尤其是重炮兵二旅的火炮,让日军吃了不小的苦头,以日本陆军现在的火力,要保持在辽东南一定的火力优势下,无法再让海参威一带的日军拥有过多的附属火重炮兵配制。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同样损失不小的日军始终没能奈何得了何锐的第1军。

“必须适时的结束这场没有任何结果的战争。”日本首相原敬有些失态地道,“快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击败对手,而且让帝国深陷东北战争的泥潭,阵亡了数万的士兵不说,同时也给帝国的经济带来了极为沉重的打击。要知道继续进行这场战争,就意味着帝国也同时继续站在英美的对立面上。这对帝国的外交环境也是非常不利的。”

“首相阁下,战争打到现在关乎到帝国军队与天皇的颜面,不是想结束就能轻易结束的。”从海参威返回国内,催促军部尽快增调军队的军事参谋官立花小一郎脸色不愉地道。

“首相阁下,立花君说得,出兵西伯利亚之后,又打一场毫无结果的战争,是无法向天皇和国民交待的。”田中义一道。

“田中君,立花君,我理解帝国军人的荣耀不容亵渎,不过这场战争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帝国的预算,眼下帝国在俄国远东有6个师团,尚且居于劣势,第3,第7师团更是处境堪忧,而在东北辽东南一带,帝国聚集了8个师团,据我的知,东北军的统帅叶重在朝鲜边境布下了三个战力极强的陆军师,而帝国在朝鲜的两个师团出未必能稳操胜券,况且朝鲜的人民起义余波还未完全散去,必须留有一定数量的军队坐镇。帝国陆军的21个师团已经动用了16个,再加上开战之前就被东北军围歼的关东军第2师团。以及帝国本土必须留守两到三个师团。如此一来,除非在国内进入战争动员,帝国已经面临无兵可调的尴尬地步。”

原敬叹了口气道,“能击败东北军固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场没有任何结果的战争,中国在叶重的操纵下,除却东北军,其他省份的军队也开始陆续参战,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以帝国的人力物力,打的应该是一场闪电战,而不是现在的添油战。”

日本军部有难处,可是内阁也有难处。

欧战刺激日本了的繁荣,对大资产阶级来说,确实是成金天下。但随着物价的飞涨,实际工资的下降和劳动强度的增加,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在急剧恶化。出兵西伯利亚使得爆涨的物价进一步飞腾,特别是在美国提出共同出兵要求之后,米价飞涨,全国各地谷物交易所被迫停牌。同时,铁、煤、纸张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也由于商人们囤货居奇而爆涨。

日本近三十八个县爆发的米骚动葬送了寺内内阁,这才有了原敬的上位。

而现在的奉日大战的战争规模已经超过了出兵西伯利亚的数倍,给日军带来的伤亡更是数十倍。原本原敬接过来的就是一副不怎么好的摊子,此时焦头烂额的原敬不比之前的寺内正毅好受多少。

田中义一暗自叹了口气,确实,出兵俄国已经让日本的财政收入缩水了一大圈,尤其是现在海军部“八八舰队”计划刚刚付诸实施,庞大的造舰计划对日本的经济形成巨大的负担,而此时世界各国限制海军的华盛顿海军条约还没有签定。即使有欧战的厚利,不过大多数钱财都落入了财阀手中。此时的日本财政已经不是简单的“入不敷出”四个字能形容的。更何况还有奉日战争这个无底洞。

虽然日本军部强烈主强,不过口袋里的钱已经不能供他们肆无忌惮的挥霍了,最后还是山县有朋亲自开了口,可以让外交官开始与东北开始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