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气可言。实事求是、不事虚浮,艰苦奋斗、不事奢华,言行一致、不尚空谈,言而有信、不口是心非,行为公正、不偏不倚,任用公道、不政出私门,理政清廉、不贪污受贿,行己有耻、不混淆荣辱良好的政治风气表现在很多方面,政治诚信可以说是政治行为正当的前提条件。
政治诚信是社会诚信的示范。在一个社会中,政治风气与社会风气、政治诚信与社会诚信,不只是简单的相互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诚信的水平,会反映到政治风气和政治诚信水平中来,但政治风气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政治诚信对社会诚信的影响更加强大。
上行下效是一种普遍起作用的社会行为方式,政治是社会生活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引导着社会发展的趋向,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当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而公然作假的时候,它也将被下级的作假行为所欺骗;当一个地方的政府为了显示“安全生产”而隐瞒重大死伤事故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一个官员总在宣称“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又大享威福、贪腐奢靡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违心说假话;当官员能够弄假升官时,必然让很多人认为“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当官员一面力陈“心底无私”一面奔竞权门,一面讲五湖四海一面树山头搞宗派时,还怎么能要求别人对社会风气的扭转抱有信心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政治诚信的问题。提倡诚信的政治人格,建设诚信的政治制度,戒除不诚信政治行为,社会诚信才有希望,政风好转才有可能,社会和谐才有基础。
通过政治结构自身的纠正机制和人民的广泛监督,使不诚信的官员受到处理,使不诚信的组织得到改变,是建设政治诚信的基本途径。让政治行为具备基本的道德品质,让公民们真切地感受到各级组织和官员的政治主张、政治宣告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体现。给公众一个道德的、诚信的政治,社会就会激发出强大的公共精神和负责任的政治态度。
权贵者并不先天具有被谴责的劣势,穷人也不先天具有道德上的优势。只要是犯罪,就应该同样接受社会的裁判、良心的谴责。因为我们必须看到,贪官污吏的伤害是纵深的,而民间的伤害是广泛的;贪官污吏是可数的,而民众的数量是广大的。人性的向恶要突破两道防线:道德和法律。道德约束群体,法律制裁特例,当社会道德彻底丧失以后,法律就变得相当脆弱,纵然死刑再保留一万年,又能吓倒几个人
不承认就是没有发生过的或许我们只能拥有这样一种真实。在问题逐渐生活化、技巧化的时候,我们所能拥有的真实就越来越只能是设定的。
有意思的是,再精妙绝伦的慌言也是会遗忘的,只有真相不会被遗忘;因为慌言表达的不是真相,而说慌者往往记得真相,因为只有真相是经历过的;这是真实与慌言的最大区别。因此说慌者要能不露破绽,不仅仅要记得真相,更要记得慌言。说慌者要有很好的记忆力。所谓“信任危机”也意味着人际间慌言多多。在传统的价值体系里,慌言往往是对合理价值的否定,事实上就是对谬误的承认,起码也是纵容。在慌言泛滥的时候,我们是否就必须将慌言当作真相在慌言可以被当作真相的时候,绝对价值就可能被连根拔起。这样一来未必就天下大乱了,很可能是天下更太平了,但是我们的智慧和身躯也就要渐渐离开大地了。
社会互信的建立和失去,都是一个长时间、多事件的积累过程。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常常说社会把人给害了,却从不说人把社会给害了。
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本、社会。有趣的是,后者总是与前三者背道而驰。
太平不是安宁,太平更多地表现为压制下的服从状态。
238 关于道德问题
盗窃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但只偷钱不害命并主动返还其他物品以避免失窃者更大的损失,这好象又是“道德”的。社会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以往那种把人分为革命的和不革命的,分成好人和坏人的简单方法已经不适用了,我们不能要求人人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楷模,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犯罪和各种丑陋现象消灭干净。于是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次道德现象。次道德现象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应当提倡,因为它可以把犯罪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次道德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只能承认或者正视这种社会存在。在现实社会,既然犯罪无法消灭的,我们只能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次道德也是一种“道德”。
在中国,普遍存在着一种“看客现象”,这是一种社会病态,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刺耳的“不和谐音”。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幸灾乐祸的态度,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为,充当“冷血看客”而不知耻的现象,作为一种恶俗风气正侵蚀着社会机体的健康。
看客的基本心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人生观。;还有精神空虚、百无聊赖、过度寻求感官刺激的“看戏心理”以及“金钱至上”的心态;此外,胆小怕事、明哲保身、心理不够健康等,都可能构成看客的微妙心态。
道德家满世界都是,而满世界都在缺德。
他人的不道德,绝对不能成为自己不道德的理由。中国人能不能有所长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服从这个人类最基本的“绝对命令”。
不讲道德,知识就可能成为致命危险的起源。
不讲知识,道德就可能成为致命危险的起源。
所有的不道德,都是在道德的名义下进行的。
现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产生善者的时代,而是一个产生智者的时代。某件事情做与不做,并不取决于是与非的考量,而是取决于利与害的权衡。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准,而是取决于他的智商。
对道德行为的逆向鼓励,不仅会暗示道德的严重贬值,而且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