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8(1 / 2)

领导。如果遇不到一个好领导,就会平平庸庸地过去。

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树立典型和全力扶持典型、保护典型的特点。树立典型是使自己更出名的捷径。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证明,首先发现全国性典型的地方领导的前途往往与典型在全国的知名度成正比,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千万不能因小失大,万事得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这是一条官场经验。

与领导的朋友太近了,会使领导觉得不安全。

没有野心就不会产生威胁,实干则能出成绩,出了成绩首先是领导的功劳。

涉及领导隐私问题,不议论、不关心、更不能参与。

自信心极强,靠才干和努力工作赢得领导信任和重用的人,说明他人格上的不可轻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关键在于一个养字,核心在于一个用字,养出了忠心才能用得顺手。

一个不能保护部下的领导,部下必定离心离德。

出主意就是要学会统揽全局,凡事从大局上、从政治上考虑;用干部就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长。谁都不是全才,有一批各有所长的人才,领导就轻松多了。

在官场上,上面没有人为你说话,没有人罩着你,你不但会一事无成,甚至还会职位不保。

中国的官场,仅仅靠聪明才干是不够的,没有人提携,没有人赏识,不管你多有才,也只能象老牛拉破车慢慢来。

官场上的一般规律,对前途看好的人,下级往往都惟恐巴结不上。

在自以为是的官僚面前越谦卑越能赢得好感。因为越是从最基层上来的官僚,越在乎尊严;他们在艰难的上升过程中,人格受到过许许多多的挫伤,位高权重后,自觉不自觉地都存在一种补偿心理。

官场上有很多禁忌,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不能表现出过分的兴趣。

能少让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就尽量少让一个人知道。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来接近领导,恭维领导。通过接近和恭维,达到表现自己,宣传自己的目的。这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中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但现在已经由不正常变成了正常,因为它具有很强的认同性和功利性。这种上下级关系就象一根无形的链条,将下面与上面,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地连接了起来。

干部问题说到底就是级别问题,级别问题说到底就是待遇问题,待遇问题对于会议接待来说就是接待问题。

上级对下级的不满,尤其是对上级特别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表示出的不满,下级是非常危险的,你必须对他的不满意立即引起重视,而且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使他迅速感到满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滞后,而且力度、广度、深度都跟经济体制改革无法相比。经济体制已经逐步走入法制,而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人治依然大于、高于、超于法制。正是因为这样,下级领导的乌纱帽,并不是真正掌握在群众手里,还是控制在上级领导的手里,特别是分管领导的手里。

干部好不好,本来应该是群众说了算,可是关键时刻还是领导说了算,尤其是一把手说了算。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些火烧的就是原来领导工作的思路和决定的事情,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问题。如果新的不把旧的否定掉、消灭掉,那又怎么能体现出新的呢老的毕竟是老的,新的毕竟是新的。过去官场上老的比新的厉害,现在正好反过来,是新的比老的更厉害。这是个不争的官场游戏规则。

“我是在上级的领导下努力工作。”这绝对不是什么套话,这既是组织原则,也是臣服的特定程式。

用能人才能打开工作局面,才能有政绩,才能有立足之本,才能有更多的提升机会。多年的经验证明,在人情化泛滥的社会里,当领导的手下不能没有几个人,尤其不能没有能人,没有几个得力干将,就撑不起一方天地。

作为上级想交结下属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是多多表示关爱,工作中多提携,多保护;二是利用自己的心腹去结交,拉他们进入圈子;三是礼贤下士,讲义气。心有所属的下属多了,工作就好干了,对自己的贡献也就多了。而且这些人熟悉官场游戏规则,危险比较小。

领导班子的调整是最敏感的问题,仕途升迁是官场的首要大事,为官者成败荣辱全系于此。干部问题不但关系事业成败,而且可以影响一地民风。现在的干部管理制度还是上级任命制,基本程序是:领导提名、组织考核、集体研究决定。这几年的变化无非是在组织考核过程中增加了一项群众评议和公示的内容。选拔、调整干部的关键是领导提名,没有领导提名,无论你如何优秀也不可能被提拔任用。提名前的私下沟通又是关键的关键,其他程序只是必要的形式而已。既然提名前的私下沟通是关键,以人划线和任人唯亲就不可避免。在法治还不健全的条件下,人治的手段必不可少,在这个问题上清高不得,迂腐不得。

派系和派别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能根本杜绝的。在大的原则下,具体问题必须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只要不超出一定的限度就行。在当前人治为主的环境下,任人唯亲是不可避免的,党政机关中实际存在着有形和无形的派别派系。自古以来政权内部的政治斗争就从未停止过,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干部队伍,就不可能很好地驾驭局面。在干部的任用上幼稚不得,迂腐不得。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人唯贤和任人唯亲二者不可偏废。当然也要照顾到上级领导和班子成员的关系,通过协调关系形成比较统一和谐的整体。

中国古代高官的仪仗和身边人的毕恭毕敬,除了为了表现等级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显示权威。如果身边人和你没大没小,你就会因此失去下属的尊重。威威皇权,由近及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西方人爱说“享受人生”,中国人把这四个字倒过来说,叫“人生享受”。享受人生是一种精神,人生享受是一种物欲。

现在是人情化的社会,各种关系纵横交错,不会处理关系就干不好工作。幼稚必然导致失败。现实和理想必须相结合。人情化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下级之间看法大于宪法。

利用矛盾驾驭局面,这是政治家必须拥有的手腕。

接待水平代表工作水平,有民谣为证:“汇报再好不如酒好,工作可少菜不能少,想当先进备好礼包,感情交流全都有了。”

检查本来是一种督办工作的方法,上级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下级弄虚作假欺骗上级,如果对下级汇报的情况、数据、经验的真实性确信无疑,看汇报就可以了,还检查什么本来十分严肃的检查,如今变成一种无可奈何的形式,沦落成为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节日,轰轰烈烈地造假,通过了检查,假的就变成了真的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上面,一是一些上级部门领导焦渴的虚荣心需要满足,检查这一形式便于显示权力,抖一抖威风;二是上级部门的领导需要被欺骗,就象女人喜欢听到别人说她美丽,明知是虚假的奉承仍然百听不厌;三是上级部门需要下级虚假的材料来满足他的虚假政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