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90(1 / 2)

候,中国人已经把如此之大的飞机投入了商业运营,霍斯汀来之前甚至得知,帝国雇佣的共和国国家航空公司三架大飞机,成功从爱尔兰都柏林撤离了一千多名英国人前往加拿大,横跨大西洋的飞行就像是玩一样,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的确能让中国人自豪不已。

霍斯汀紧紧裹着身上的大衣,没再看那些正清除着飞机上可能出现暗冰的中国人,坐回长椅上目光冷冷的看着同样早到的那些中国商人,1945年的春节即将到来,离开北京前,大英帝国驻华大使还打趣的问霍斯汀,能不能在中国人传统佳节春节的时候带着好消息赶回北京,霍斯汀还勉勉强强说应该可以,毕竟今年中国人的春节是公历的2月9日,好几天的时间足够让他把一颗木头说动了,可事实证明,斯大林并不是一颗木头,他还用寒冷的会客室,把霍斯汀这颗火热的心给冻住了,冻得直流鼻涕、直打喷嚏。

霍斯汀又打了一个喷嚏,身上带的面巾纸都不够了,最后一张赶紧用来擦拭了一下,心里直骂道“该死的斯大林,大英帝国要是亡国了,苏维埃也别想好过”

“你是英国人”

正当霍斯汀酝酿着是否憋住下一个喷嚏而脸色有些难看的时候,他的一旁传来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声音,扭头一看,身旁的座位上,秘书还没有回来,多莫杰多沃机场的免税商店总是人满为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过抬头看见发出疑问声音的人,却是一个穿着厚厚大衣还裹着围巾、带着绒帽的一个中国人,拽着一个同样不起眼的行李箱,脸上挂着笑容。

“对,我是英国人”霍斯汀一口承认到,立马忍不住打了个很响亮的喷嚏,正愁没有纸来擦拭一下的时候,那个中国人递来了。

“谢谢”霍斯汀擦了擦,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莫斯科的天气实在太冷了,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是这样的,北京城都没有这里冷”

说话声中,中国人坐下来了,就坐在霍斯汀一旁原本属于他秘书的座位上,不过霍斯汀并没有反对,因为他和秘书两人除了一个随身待在秘书手里的公文包,什么行李都没有,而这个中国人,一看就是准备返回共和国过春节的。

“对了,忘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峰,是中国石油公司驻秋明油田的工程师,准备回北京和家人共度春节,你呢”张峰友好的伸出了手,和霍斯汀握了握。

“我叫杰克,为了生意上的要紧事儿,亲自临时到莫斯科一趟,不想感冒了。”

霍斯汀用了假名,不过一旁的张峰并没有什么疑色,大家都是萍水相逢,在这寒冷的多莫杰多沃机场航站楼候机厅里相遇,乘坐同一架飞机飞往同一个目的地,仅此而已,往后说不定一辈子都不会相遇,至于彼此有什么真实身份则并不重要了。

张峰并没有说话了,他将行李箱放好后,就哈着热气打望了一下周围的人,等候在候机大厅里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事实上乘坐客机往来于苏联和共和国之间的旅客,也都是以中国人为主,看了很久他都没有看到一个熟人,不禁有些失望的耸了耸肩膀,然后从衣兜里取出了钱夹,打开后看着妻子的照片笑了笑。

“这是你的妻子她可真漂亮”自称是杰克的霍斯汀发自内心的称赞道,照片上的女人的确很漂亮。

“谢谢”张峰笑了笑,将钱夹重新收进兜里放好,被寒冷弄得一连铁青的脸也止不住挂上了微笑,那颗心眨眼之间仿若已经飞回了北京,回到了爱巢。

两人都没再说话,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更为主要的是,张峰是一个石油工程师,让他聊聊秋明地区油气田方面,或者是油气开采方面的技术问题,不涉及公司机密,他肯定也能有很多的话讲,当然再遇上一个满脑子只剩下斯大林如何如何可恶,不停咒骂苏维埃一定会在德国面前倒霉的霍斯汀,没有话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约莫五分钟后,排队买回了面巾纸和部分热饮料的秘书终于回来了,不过他的脚步很快,就像是屁股上着了火一样,行色匆匆的两手端着热饮,腋窝夹着公文包和一包面巾纸,来到霍斯汀面前,看了一眼坐在霍斯汀一旁的张峰,将热饮递给霍斯汀后,眨了下眼。

知道有事儿的霍斯汀赶紧起身,双手捧着热饮就跟着秘书朝着洗手间而去,两人倒不是要一边上厕所一边喝热饮,而是洗手间这边人比较少,两人还距离洗手间很远,周围候机的人也没几个,似乎憋了很久的秘书终于开口说话了。

“大使,刚刚我在免税店听到了一个坏消息”秘书有些忐忑的看了看正双手捧着热饮浅酌的霍斯汀,顿了顿说道:“免税店里的收音机里在14点整点新闻中播了一个电台最新收到的消息,称比莫斯科时间晚4个小时的伦敦,在伦敦当地时间上午8点,德军就开始对伦敦外围阵地进行大规模的炮击了,也就是说,咱们说话的这个时候,伦敦保卫战已经打响了。”

“现在是多少点”霍斯汀神色凝重的问道。

“莫斯科时间是14点06分,换成帝国伦敦时间也就是10点06分,德军已经进攻两个小时了,莫斯科的广播电台才在整点新闻中播放这则消息。”秘书顿了顿,说道:“可能我们离开大使馆之前,大使馆就知道消息了,只不过我们没问,他们也就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