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34(1 / 2)

怎么降价的农用机械也开始进入购买商品行列,而从43年12月下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44年2月的疯狂消费浪潮,除了直接给共和国国际商贸企业带来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业绩额之外,纷纷扬扬的订单也给日本的二级生产企业们注入了空前的活力,干劲十足的他们是不断扩展生产规模和强度,生产设备开始进入不停歇运转开工状态,而生产人员也变成了黑白两班十二小时工作制。

对于金钱的贪婪欲望,人类至今都无法做出科学细致的判定,因为这样的欲望所能激发的人类潜能似乎浩瀚无边,贪婪自身也是无边无际。

和共和国的经贸合作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收到了超出预想的成绩,而当44年2月份的降价潮所引爆的世界范围内消费热潮渐渐褪去,已经捞回成本并且赚上了一笔的商人们自然想要激发世界各地的人们继续保持高昂的消费热情和欲望,深知这一点的共和国企业早已在多年来的全球经营中熟知这一道理,所以早在消费热潮完全褪去之前,在各行业有着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们,就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利用技术创新所赋予产品的更新功能成为吸引消费者们的新亮点,甚至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换上新的包装或外形设计也能有着不错吸引力。

人们纷纷都在关注共和国的众多跨国企业所带给世界的各种各样产品,所能催生出的各种新生活方式、新物质消费理念的时候,却忘了华尔街股市上那些美股企业的股价下挫、企业们开工率日益下降,在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扶植起来的他们,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波音等等企业为代表,他们同样能制造汽车、私人飞机、家电产品等等,美国的众多服装纺织、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等企业也能制造同样的产品,但他们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所含先进技术、消费者口碑等等都显得毫无力气。

更为主要的是他们花费巨大人力、物力通过不断的科研创造出来的产品往往很多时候刚一推出来企图获取市场更多的关注力,却还不如共和国的相应企业举办一个新产品发布会,长期以“科研结合市场”来循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共和国企业有着很健全的技术研发、技术储备、市场开发、营销运作等,总会慢人一步的美国国内企业也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因为不断跟风的他们想要追上,就必须投入科研,所产生的巨大成本又不得不加在产品上,再有生产上的种种成本因素,最终同样性能的产品在市场上,很高的售价、狭窄的品牌影响力都导致了企业订单持续减少,最终的结果就是产品销售停滞、企业无法开工。

或许世人都只能看到波兰战场上已经渐渐消散开来的硝烟,看到的是希特勒猖狂的笑意和斯大林笑得胡子抖动,真实的战争让流血冲突、生离死别成为家常便饭,侵略与反侵略毫无正义之分,只有国家间的利益纠葛和人民的流血牺牲,但是在共和国和美国在争夺世界工业产品市场上,或许仅仅是美国本土企业抗争共和国商品霸占其国内市场的战场上,人们没有看到硝烟、炮火,当然很多人就无从感知了。

市场竞争虽然有着促进企业不断进步的好处,只有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永葆青春,但也有着残酷的竞争搏杀,成功者登顶产品市场占有率冠军的时候,也曾想想自己脚下踩着多少同行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在市场竞争这个没有硝烟、没有流血的战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成功者当然是笑傲江湖,而失败者呢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沿着华尔街两侧修筑起来的一座座高耸入云般的办公大楼,有不少共和国大型企业都有北美地区总公司都身处这些办公大楼里,是这条街上能够和摩根财团一较高低的亚美集团自然不用多说,像一直以来都是对美主要私人飞行器、民营航空飞行器出口企业的中航第二集团北美地区分公司也在这里,曾在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有幸全身而退并且之后成功抄底赚得盆满钵满的亚美风险投资公司也在这里。

但自时间进入1944年以来,这条街道上就很安静,安静得有些令人毛骨悚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出自于纽约证劵交易所里以美国制造业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股价相继下跌,企业的市场销售成绩和获益率投资者都是心知肚明的,在逼迫共和国做出货币汇率改制之后,美国政府所倡导的贸易保护政策似乎被自己给踢坏了,精心扶植起来的制造业境况反倒大不如以前了。

投资者的信心源于对市场现状的感悟,就好像他们知道通用和福特公司等美国本土汽车公司的汽车,无论是质量性能、车系种类、品牌影响、售后服务等,还是产品销售业绩、市场消费反应等都不如在这条街上已经存在了很多年的亚美集团,这个在美企业“中国帮”的帮会头子,身后还站着像中国吉安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建设汽车集团等,光是雄踞在华尔街的共和国汽车巨头们,就有着强大的威慑力,更不用说他们的客车、轿车、卡车、特种运输车等等市场占有率的确恐怖。

而就在亚美集团总部大楼里,这个注册国是美国但实质上集团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华人的大型集团,旗下所掌控的宏远地产、亚美汽车、亚美风险投资企业等都是年年暴赚的企业,所以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往往都称这家集团的总部大楼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大楼,因为这家企业本身就是世上最能盈利的集团,不过此时此刻深处在总裁办公室里的一位花甲老人,他却不这么想。

唐贵银老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年事已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再延后的回国日程也终究要提上议题了,而在他走之前最重要的一个责任,自然是将亚美集团这个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风雨的庞大企业交付给下一位掌舵者,由共和国国务院评定认可后的一位商业干将,他就是前亚美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付迪,而在他的手上正拿着一份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即将发给亚美集团的技术鉴定报告副本。

第一百二十二章 “至尊”危机

第一百二十二章 “至尊”危机

“老师,这是我们通过特别渠道获得的报告副本”

说着,付迪恭敬的将报告副本递给了唐贵银,对于唐贵银而言,付迪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绝对的晚辈,唐总裁对他的教导和悉心栽培让他受益匪浅,所以唐贵银在付迪的称谓中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师”,可以说当年自治区政府集中一批中国工业大学经贸学院优秀毕业生来美,是唐贵银一手调教他们这群莘莘学子如何走向商业精英。

当然,也是唐贵银让曾今名不见经传的亚美风险投资公司,成为如今运作资本超过三十亿美元的超级投资企业,不计算公司贡献回国的利润和运营成本,对比起当年几千万美元的起步资金,便可以知道亚美风险投资公司这些年在美国赚得多么厉害,所以可以说没有唐贵银也就没有如今的付迪以及亚美风险投资公司的今天,整个亚美集团的昌盛强大也离不开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