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25(2 / 2)

会客厅里,坐着老中青三个人,年长是中纪委常委雷腾,是调查组的顾问,虽是姓雷,面相却善,和大街那些退休老工人没多少差别,右手食指中指有点焦黄,一看就是个老烟枪。

中年人名叫王半月,挺奇怪的名字,和他冷峻的面孔一样,让人一看一听,就能很容易记住,常宁目测,应该是四十几岁的样子,靠近五十,不是社会说的那类四十下的中年人,他是省纪委付记兼调查组组长,据高飞介绍,省纪委有四位付记,王半月专门负责大案调查工作,还在省检察院兼任反贪局长,省纪委有四位付记,他排在老末,其他三位都是正厅级,只有他还是个付厅。

对于那位老中青的青,一听到名字,常宁心里就乐不可支。

他娘的,常姓不是大姓,走南闯北十几年,楞是没碰几个有脸有面的同姓人,今儿个不经意的却撞了一个,常瑞,姓是己出,还剽窃了老爷子一半的名字,缘份那。

常瑞的年纪和常宁相仿,是省纪委调查一处处长,现在是调查组的付组长,一脸的腼腆和拘束,看样子出道并不久远。

光说场面话就花了不少时间,丁颖作了互相介绍后,就切入了正题。

“雷老,王组长,常付组长,我们的常市长说,你们为了宁州,背井离乡的,很辛苦,一定要来当面谢谢各位。”

丁颖的话说得风趣,连背井离乡的话,都搬出来了。

雷腾打着哈哈,只吸烟不说话,王半月却是一脸的不高兴。

“丁记,我们也不愿待在你们宁州,都是为了工作嘛,有什么得罪之处,请您和常市长愿谅。”

丁颖浅浅一笑,闭嘴不再出声,她只是开个头,开枪放炮是常宁的事。

“王组长,你好象话里有话嘛,既然是为了工作,不妨说出来,大家商量着一起解决嘛。”

王半月听了常宁的话,用鼻腔哼了一声,两根手指在暗红色的桌面轻叩着,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常市长,你来得正好,我正要请教你,我们是来办案的,按照相关规定,你们市委市政府不应该干扰我们的工作。”

常宁脸带微笑,双手一摊,颇有风度的问道:“我们干扰你们的工作了吗”

王半月看着常宁问道:“我问你,凡是到我们调查组接受谈话的同志,必须事先报告你们市委市政府,并必须经过批准,这个规定是你发的吗。”

常宁点着头笑道:“没错,是我签发的临时紧急通知,但是,这个规定是以我个人的名义发的,与市委市政府无关。”

“为什么凭什么”

王半月板着脸,手指还在轻敲桌面,一付盛气凌人的样子。

“因为你们调查组在搞调查扩大化,搞得人人自危,严重干扰了我们宁州的正常工作。”

半月脸色一变,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常宁你放肆,你以为你是谁,别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呵呵。”

常宁咧嘴乐了,他就这个德性,别人生气发火,正是他越发高兴的时候。

宁州一一二金融腐败案,是年初一月十二日正式立案的,在这之前,省纪委就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暗中调查,省纪委调查组在一月十五日正式进驻宁州,至今正好三个月,在三个月里,已有百名处级以干部受到调查,其中已被逮捕的有三十多人,常宁看过调查组的案情通报,应该说,面的那些人或罪有应得,或咎由自取,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本应在一个多月前结案的一一二金融腐败案,后来掺杂了案外的因素,调查组不但没有收兵的意思,反而摆出了深挖狠查的架势,这一个月以来,调查组竟然发出近一千张“配合调查通知”局面可想而知,据莫立群的汇报,整个宁州市四套班子所属部门的干部,至局长下到普通干部,几乎都被调查组找去谈过话。

常宁被震惊了,他不会先去追求调查组那样做的原因,因为他是新任的常务付市长,可面对着一帮没有笑脸,身心紧张的手下,他还怎么开展工作。

“王组长,据我所知,一一二金融腐败案应该早就可以结案了,可为什么还赖着不离开我们宁州呢,我可要提醒你,你们调查组在宁州的开销,花的可是国家的钱,能省就省,不要浪费嘛,反正我们是不会替你们报销的,你说是。”

王半月气得说不出话来,拍着桌子要站起身来,幸亏雷腾在旁边拉住了他。

“常市长,那按你的意思呢”雷腾问道。

常宁突收笑脸,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我要求你们,尽快的离开宁州。”

0933后招

会客室里的空气,被常宁说出来的话,迅速的凝固住了。

常宁的要求,确实非常离谱,超出了他权力的范围,就这个体制的现状来说,这很是犯忌,一般人不会干出这档子事来。

了解常宁心理的丁颖,是理解他的举动的,她自己也想这样干,但在两人互相交流的时候,常宁一是出于保护她这个一把手,二是有点有恃无恐,因为关于他出任常务付市长是总记钦点的故事,已经在湖城和宁传播开来了。

作为看客,市委宣传部长任立青和市府办公厅主任莫立群,立即明白了常宁硬把他们拉过来的良苦用心,只要今天一幕传出去,不但会达到迅速安抚人心的目的,而且能确立常宁在宁州的特殊地位。

作为一个空降干部,下车伊始,屁股未热,就敢于为本地派干部说话,不惜得罪省纪委调查组,这是多么大的政治勇气。

到目前为止,因一一二金融案被查处的干部,没有一个是本地出身的,于是便有一个“阴谋论”在之江传播,认为宁州本地派是幕后的推手,于是在案子应该了结的时候,以查案的名义,还要揪住大批基层干部不放。

没人告诉常宁要这样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小半仙这几年不是白混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穿过层层深锁的迷雾,敏锐的抓住关键的问题,这是他在大局观的进步。

对面的三个人,常宁的本家常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