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度以为岳王会是安徽最早的乱党。收集的情报越多,慈禧就越能看出事情的端倪。陈克光明磊落的将岳王会逼到了死地。慈禧很熟悉这种政治手腕,她做事也是如此。大清现在最大的反贼是这么一个人,慈禧不能不感到背后发冷。
现在慈禧面前摆放了两份文件,一份是人民党的安徽人民政府宪法。慈禧虽然看过多次,还是忍不住再次翻了翻。
第一条安徽人民政府是中国人民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府。
第二条安徽人民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安徽省人民代表的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的大会。安徽省人民代表的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的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安徽人民政府是统一的多民族的政府。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第四条安徽人民政府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些革命党的陈词滥调跃入眼帘,慈禧只觉得一阵极度厌恶。她翻开了精心确定的钦定宪法大纲。原本冷峻的神色也有了些柔和的迹象。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八、宣告戒严之权。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九、爵赏及恩赦之权。恩出自君上,非臣下所得擅专。
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十四、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
看着这一条条确定皇帝权力的宪法条文,慈禧仔细确定没有任何纰漏。尽管这些内容只是把君权至高无上变成宪法,可慈禧依旧觉得很不够。其实她最讨厌的就是不得不确立宪法这件事。主君不得不依靠法律来保证自己权力,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主君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力。对于慈禧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失败。可她不能不接受这种让步。
反对大清的并不是那些官员,真正的反对者是士绅。慈禧很有些后悔一时草率废除了科举。废除了科举之后,一时堵住了童生们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渠道。朝廷要求新招收的官员都要是懂西洋科技的,大清又没有这么多学校。结果就是大批人跑去外国读书。革命党人就在这些学生中煽动革命。那些年轻的学生到了国外,没有父母管教,本来就跟脱缰野马一样,哪里经得住乱党的胡言乱语。年轻人会干什么混账事,慈禧太清楚了。她的亲生儿子同治,还有她的亲外甥光绪都是胡作非为。即便生长在帝王之家,登上了皇帝的至尊宝座,这两个年轻人也根本不听劝告。
老一辈的士绅虽然没有年轻人胡闹,他们却有着自己的不满理由。洋人的入侵让士绅们生计变得日渐败坏,守旧的士绅对于朝廷自然是满腔怨气,而那些不认祖宗的士绅则干脆当了买办,跟了洋人。
慈禧很清楚,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选择朝廷还是选择士绅,官员们绝对会选择士绅。官员们来自士绅,他们代表的就是士绅的利益。所以这份钦定宪法大纲,其实根本不是给官员们看的,而是用来安抚士绅的。建立议院,目的就是给士绅提供更多介入中央政治的机会。所以钦定宪法大纲根本没有必要客气,既然给了士绅干政的机会,那就得让这些人知道,主君才是最大的。
想到这里,慈禧突然想起了陈克领导的人民党。陈克与慈禧一样,两人都非常清楚士绅对于政治的重要性。不过慈禧选择的是调教士绅的鞭子。而陈克干脆就大刀阔斧的铲除起士绅来。从人民党颁布的安徽人民政府宪法来看,陈克完全把依靠草民造反给写进了宪法。在实施手段上,人民党将安徽士绅的围子给打破,加上实行了均分土地的政策。现在整个安徽只剩了人民党和安徽的百姓。慈禧对陈克年纪轻轻就有这般狠辣很是赞赏。一旦决定了做某件事,就不要再留什么后手。斩草不除根,只是徒留后患。有这般狠辣手段的陈克站到慈禧的对立面,却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不妨让士绅和陈克来一次决战吧,慈禧已经定下了这样的打算。人民党的土地政策就是与天下的士绅为敌。甚至不止士绅,只要有十几亩地的自耕农,就不可能接受陈克的土改政策。只要能够善加宣传,陈克就是天下的公敌。而慈禧就能引导天下的舆论。
“革命党就是一群强盗他们要抢走所有的土地”禧完全能够想象出,士绅们认清人民党的真面目之后,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惊慌失措。而此时,士绅们只有团结在朝廷旗下,才能避免被人民党夺去土地的命运。对人民党的恐惧,还能轻易的把所有的革命党都给牵扯进去。
这番谋划已经在慈禧心中成型好几天了,慈禧感到麻烦的是,到底让谁挑头来宣传此事。慈禧中意的人有三个,第一个就是“养病”的岑春煊。岑传宣虽然坏了事,被迫“养病”,但是这个伪君子很有欺人之能,信他的人很多。
第二个人选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的号召力在曾春煊之上。虽然清流对袁世凯不满意,但是对
第三个人选则是张之洞。张之洞在洋务维新派里头颇有号召力。而且也是曾国藩湘军南洋一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