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颜良这般高兴,黄月英也跟着高兴,笑道:“若是妾身立了此功,那夫君又打算如何奖赏妾身呢。”
“怎么奖赏,嘿嘿”颜良嘴角露出了坏笑,“为夫无以为报,只好为夫人鞠躬尽瘁了。”
说着,颜良便抱着黄月英往内室而去。
黄月英立时知道他想做什么,娇羞嗔道:“夫君,天还亮着呢”
“管他天亮还是天黑,为夫这就给夫人交公粮。”
“公粮,什么公粮”
“哈哈”
一晌快活,次日天色一亮,颜良便召集许攸、贾诩等众谋士,往州府议事。
诺大的厅堂中,除了徐庶镇守许都一线之外,颜良麾下的那一颗颗智慧的头脑,已然尽皆在此。
自班师回襄阳以来,这还是颜良第一次召开全体谋士都到场的军事会议。
众谋士们都感觉得到,颜良似乎有什么重大的决定要宣布,大堂中的气氛,已然热烈起来。
环视一眼众人,颜良大声道:“刘备已被咱们打残,袁尚也被打怕,北面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威胁,本将已决定,下一步就举兵灭吴,诸位可有何异议。”
尽管颜良尚在北方时,就已提起过灭吴的打算,但一直都只是做私下的谋划,从未在正式的场合明确的提出来。
今日,颜良还在头一次,以如此郑重的方式,宣布他伐吴的计划。
大堂之中,肃杀的气势立时弥散开来。
“不灭东吴,就无法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北争中原,这灭吴之战,自然是势在必行。”
堂前,许攸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颜良的伐吴计划。
作为元功之臣,许攸虽然算不上智谋最高深的一个,但影响力却绝对是最大的,他这般一站出来表态,其余众谋士们,也纷纷的表示赞同。
“咳咳”
一片赞同声中,传来几声干咳,暗示着有不同的声音。
颜良举目望去,却见那咳嗽之人,正是田丰。
田丰乃河北人士,于南方不甚熟悉,故而在此前对于吴人的战争中,田丰都鲜有建言。
这一次,田丰却出人意料的想要发表看法。
颜良便面露奇色,欣然问道:“元皓先生,你可有什么意见。”
田丰清了清嗓子,捋须道:“出兵伐吴,乃势在必行,老朽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但是有两件事,老朽却不得不提醒主公。”
“那两件事,元皓先生尽管直言。”颜良洗耳恭听。
“这头一件事,便是关于水军。水军士卒方面,有甘兴霸等人训练,自无需担心,老朽所虑的,却是我军之战船。”
原来这老头也想到了颜良心中想笑,却也不打断,继续任由田丰直言。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朽虽不善水战,但也看得出来,我荆州的造水技艺,颇为逊色于东吴,老朽在想,如果不能造出和吴人一样精良的战船,主公想要灭吴,只怕就是那镜中月,水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啊。”
田丰不愧是田丰,竟和颜良一样,敏锐的注意到了己军的软肋之处。
而且,这老头还是一样的刚直,毫不掩饰他对颜良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忧虑。
田丰这一席话,也提醒了其他的谋士,就连许攸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颜良却神色如常,依旧从容。
如果在昨天以前,田丰提出此事的话,颜良可能还真会伤上一会脑筋,但在今天,颜良却有足够自信的资本。
当下他只淡淡一笑,“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这战船之事,本将自有解决之策,先生就不必担心了,说说这第二件事吧。”
包括田丰在内的众谋士,一听得颜良已有解决之策,不禁个个面露奇色。
荆州的造船能力,在场的这些谋士们也都知道,他们很清楚,这种硬实力上的差距,非是一时片刻能够弥补。
而今颜良却如此自信,声称自己已有解决之策,如此,怎么能不让众谋士们感到惊奇。
然颜良不想透露,他们也就不好多问,只能暗中好奇的揣测。
田丰从好奇中回过神来,干咳了几声后,便又道:“这第二件事则是关于北方。如今袁尚和刘备元气大伤,一时难以对我们构成威胁,但请主公不要忘了,北方除了袁刘二人之外,还有一个曹操。”
田丰这二件事,却才真正的提醒到了颜良。
根据来自于关中的最新情报,曹操已在陇西接连大败马腾和韩遂,逼得韩遂仅带十余骑逃往了西凉,而马腾则败往了祁山一带,向张鲁求援。
如此看来,曹操平定西凉诸侯,一统雍凉二州已是近在眼前之事,那个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曹操,倒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颜良微微点头,“先生所言极时,曹操不可不防,不知先生可有何应对之策。”
田丰就胸有成竹,当即道:“依老朽之前,主公在发兵伐吴之前,还要先打另外一场仗,以削弱曹操的威胁。”
“先生想让本将出兵何处”颜良心中隐隐已有所猜测。
田丰微捋胡须,干脆利落的道出了两个字:“武关”
第三百七十二章老将的震惊
骄阳当空,江风中掺杂着几分湿热。
数百余艘兵船,正借着风势,逆流行驶在汉水之中。
颜良立于船头,远望着两岸青山,剑眉微凝,沉静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几分隐隐的杀机。
身后,这数百余艘兵船上,装载着近万名精锐的荆州健儿,各式的攻城器械,还有数十万斛的粮食。
除此之外,还有百余艘空船。
很显然,这是一次颇具规模的远征。
船队离开襄阳已经数天,清晨时分又刚刚离开阴县,此间距离襄阳以北,已有数百里之遥。
汉水发源于秦岭山脉,上游可追溯到汉中,这条水系从汉中向东,经上庸、房陵诸郡,再返而南下游经荆州,最终汇于长江。
全军将士都知道,此次他们出征,将是去征讨不肯归顺的上庸、房陵、西城三郡。
此三郡原本隶属于汉中,早年张鲁割据汉中时,因地利原因,三郡逐渐脱离了张鲁的统治,形成了以申耽、申仪为首的地方豪强割据之势。
这三郡虽与南阳接壤,但因兵微将寡,只能勉强自保,故而颜良此前一直未曾动手。
半月以前,颜良以荆州牧的身份,向申耽兄弟修书,命他兄弟以三郡归附,并送子女来襄阳为质。
申氏兄弟拒不从命,故是颜良勃然大怒,决定亲自率军征讨。
“曹操、刘备都不是咱家主公的对手,姓申的算什么东西,竟然敢抗命不降。”
“就是,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