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没有忍住的是毛纪,毛纪性子有些冲动,不只如此,这件事还和他有些牵连,他现在兼着吏部左侍郎的衔,地方官员的功考归他督促,而那浙江布政使汪名传,上年是他亲自褒奖过的,说此人奉公守法,两袖清风,政绩颇佳,给了一个上等的评价,并且命人将其记入邸报,以示嘉奖。
可现在汪名传牵涉到了这么大的案子里,着实令毛学士很是尴尬,他看了杨廷和和蒋冕一眼,随即微微一笑道:“一个生员怎么就闹出这么大的事哎新皇登基,国家革除了弊政,又平反了冤案,反倒让法令松弛起来,小小生员擅自调动漕军,还诛杀大臣”毛纪说到这里便摇头,痛心疾首地道:“漕军是什么漕军关系着漕军安危,牵扯到了税赋、粮草入京的大事,如今却被人擅自调动,这牵涉到了多大的关系这个徐谦,若是不重重惩罚,将来要是人人效仿,非要天下大乱不可了。诸公以为如何呢”
杨廷和慢悠悠地吃着茶,似乎不急于表明自己的主张。
蒋冕不由微笑道:“毛公说的不错,这生员确实是大胆了。”他纹丝不动,却又道:“只不过话虽如此,可是说要重惩,却未免不妥。我听闻这生员乃是杭州才子,素有才名,如今已中了小三元,诗词亦是极好,老夫曾看了他的一首词,颇为喜欢。年轻人少年轻狂些也是难免,而且又是负有钦命,免不了会犯些错事,只要本心是好的就无妨,依我看,只要稍稍惩戒也就是了,直接栽这调动官军和诛杀朝廷命官的帽子,只怕要误人前程。”
蒋冕之所以这么说,是生出了爱才之心,除此之外,也是觉得徐谦毕竟是钦命办差,虽然过火,可是若是惩罚得太重,以后哪个钦差还敢放开手脚去办事
只是这些话在毛纪耳中却是觉得有些不妥,他眯起眼来,侧目看了杨廷和一眼,见杨廷和在蒋冕说话的功夫微微皱了下眉,毛纪心念一动,随即道:“什么才子,所谓神童才子不过都是欺世盗名罢了,这天下神童才子多如过江之鲫,真正有几分才学的有几个”
毛纪说完,面带怒色,可是杨廷和的眉头又是不由一皱,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双方的火药味。
要知道,蒋冕蒋学士从前也是神童才子,天资极高,有神童之称,被世人看重,十岁之时便能书过目成诵。这个事,毛纪不会不知道,可是现在将这神童才子狠狠地大骂一通,岂不是骂到了蒋冕的头上
蒋冕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似乎并未察觉出毛纪口里的机锋,朝毛纪莞尔一笑,也就不再多言了。
第一百五十章:陛下昏聩
话说到这个份上,杨廷和不得不出面了,他莞尔一笑,很有领袖内阁的风度,道:“敬之说的有道理,维之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老夫以为,事情不能这样看,诸公,老夫有二问,这其一,皇上敕命生员徐谦为巡查大使,为何内阁此前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宫中这般率性而为,长此以往下去,社稷当如何”
杨廷和一句话直指要害,让蒋冕和毛纪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不错,朝廷有朝廷的法度,若是今日钦命一个大使,明日莫名其妙择选一个按察,那非要乱套了不可。”毛纪反应过来,这里头已经涉及到了整个朝廷的稳定了。
蒋冕淡淡一笑道:“杨公说的是。”
杨廷和继续道:“其二,宫中敕命巡查大使,内阁竟是不知道,而这巡查大使职权多大,宫中有过考量吗便是巡抚也不敢擅自调动漕军,也不敢擅杀朝廷命官,为何一个生员就敢老夫以为,根子其实并不在这徐谦的身上”
话到这里,杨廷和点到为止。可是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三言两语就已将这件事定了性质,既然根子不在徐谦身上,一个生员这么胆大妄为,权利是谁给的谁给的权利,根子就在哪里,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宫里的问题。
本来铲除奸党之后,朝廷已然太平,再加上宫里又裁撤各地镇守太监,使得内阁开始独揽权利,可现在若是对中旨随意委任钦差的先例不闻不问,那么这镇守太监裁撤和不裁撤又有什么分别宫中擅自可以送出大权,那么要朝廷、要百官有什么用
这就是问题的根本,若是不狠狠遏制这种风气,以后这样的事只会越来越多。
杨廷和慢悠悠地道:“江彬、钱宁的先例赫然在目,诸公不可不慎,定要做到防微杜渐,不容有失才好。”
最后一句话算是彻底地定下了调子,皇上必须有所约束,绝不能再出第二个武宗,而至于生员徐谦,也是以江彬、钱宁二人定性,这个人,一个不好就可能成为江彬、钱宁这样的人。
毛纪连连点头,道:“正是如此,还是杨公想得深远。”
蒋冕也是点点头,认可了杨廷和的话,不过他的心里会不会有什么芥蒂却是不知了,毕竟方才他还说徐谦这个人是少年英才,是神童。结果毛纪大骂神童一通,接着首辅杨廷和又是将此人比作了江彬、钱宁。
好在能入阁的大臣,多少脸皮都足够厚,对于这种事,他只是一笑置之。
过不了多久,等卯时三刻的钟鼓响起,便有太监准时过来,道:“陛下请三位老大人去东阁议事。”
这都是既定的程序,大家早已习惯,杨廷和率先站起来,道:“走吧。”
三人鱼贯到了东阁,太监进去禀告,过不了多久便又出来,躬身道:“请三位老大人入阁。”
杨廷和抬腿当先进去,接着是毛纪加紧了脚步尾随其后,蒋冕落在最后。
虽是炎炎夏日,但此时正是清早,东阁里温暖如春,嘉靖天子正在吃用早茶,他毕竟是个少年,精神状态极好,龙目打量了内阁三人一眼,脸色如沐春风,道:“俗礼免了,都坐下说话。”
杨廷和却是郑重拜倒,道:“臣见过陛下。”
毛纪、蒋冕亦是一起道:“见过陛下。”
嘉靖只得亲自从御座上起来,挽起杨廷和的胳膊,痛心地道:“朕不是说了吗,不必多礼。杨师傅体虚多病,朕多有倚赖,万望你保重身体,能歇着就歇着。”
杨廷和一脸感激地道:“陛下隆恩,微臣何德何能。”
二人一个虚扶,一个趁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