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33(2 / 2)

四个小时。

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太空战舰,必须在四个小时之内,不说要将这颗陨石,完全粉碎,但至少要轰出原来轨道,绕开蓝色星球的太空。

要不然的话,世界末曰还没有到,这个世界就因为恐慌而完蛋了。

所有国家都在拼了老命的利用太空战舰对陨石发动攻击。

因为他们知道四个小时后,当亚洲东部地区一步步陷入黑夜之后,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而且大家也计算过了,以陨石飞来的速度,如果在四个小时内不能把它们赶走,恐怕很多个国家的人造卫星都将被毁。

一颗卫星的研发制造和发射,都花费巨大,来之不易。

不过今天和六年前相比,曾经几乎是最后的华国武器,今天却要明显更先进一些,不仅是威力更大,准心也更好。

这让华国太空战舰出尽了风头。

“快看,华国太空战舰发出的导弹,威力好猛”

“华国真的崛起了啊,米国多年的太空霸主地位,恐怕要被动摇了。”

“岂止是动摇,我看很有可能被取代啊”

“取代”

“未必吧,虽然华国太空战舰比米国的太空战舰更先进,但是这几年,华国的迅猛发展,远超原来的九点六,尤其是去年,竟然达到了五十七的地步,可华国一样没有世界战略部署的任何动象。”

“对啊,或许华国的科技走在了米国的前面,对于世界来说,反而是福不是祸。”

各国航天基地的高级工程师们,通过屏幕上,看到华国太空战舰总能给陨石造成最大的伤害,不由议论起来。

轰隆隆

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利用自己国家的太空战舰,不断地轰炸着陨石。

然而经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轰炸之后,那颗几乎有半个月球大小的超级陨石,除了被缩小了三分之一后,依然疯狂袭来。

三个小时的轰炸,所有国家发出的攻击,几乎可以把蓝色星球毁灭十次了,但那也只是毁灭整个蓝色星球上的大部分物种毁灭而已,并不能彻底把蓝色星球炸成粉碎啊。

所以陨石仅仅是被毁掉了三分之一,大家并没有感到意外。

只是让大家感到郁闷的是,经过三个小时的攻击,各国的太空战舰,所有的弹药,几乎都要全部用光了。

“米国太空战舰,只剩最后一枚氢弹”

“华国太空战舰,只剩最后一枚原子弹”

“饿国太空战舰,只剩最后一枚声爆导弹。”

“鬼子岛国太空战舰,只剩最后一枚声爆导弹”

“阴国”

很快所有国家传来汇报,纷纷表示,只剩下最后一颗弹药了。

而且这场轰炸已经用了三个多小时,再过几十分钟,那颗犹如月球一般的超级陨石,将完全落入人口集中带的人们视野中。

到时候,就算大家不知道这是世界末曰将要到来的征兆,当大量卫星被毁,人们的电话打不通了,电视看不到了,电脑上不了网了,也会怀疑,也会引起恐慌。

现在要怎么办

怎么办

难道世界末曰真的要到来了吗

各国首脑马上通过网络联线商议,最终达成一致,将所有国家航天基地的系统,统一联系起来,统一指挥,同时向陨石发出强有力的一击。

最开始由哪个国家作为总指挥,大家还争论了好一会儿,毕竟无论哪个国家掌握了全世界航天基地的系统,都有可能借此机会窃取别国最为先进的航天技术。

不过渐渐的,各个主要支持华国和米国这两个国家。

原因无它,只因为华国和米国,现在拥有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如果电脑配置不够,想要掌控那么多国家的电脑,统一指挥,也是天方夜潭。

但当华国搬出由梁水改进过的,由纳米物质构成的巨形超级电脑后,还是毫无悬念地战胜了米国。

米国对此很不服,可看到原来支持自己的一些国家,也反过去支持华国后,在票数不及的情况下,也无话可说。

于是就这样,外围太空中所有的太空战舰,控制权都暂时交给了华国。

在华国十台超级电脑的控制下,艹控起来也非常的顺手,并没有出现任何异样。

“陨石的速度和转迹数据,已经完全计算出来,只要足够强大的力量打中a点,就可以让陨石偏离原来的轨道。”

“一号米国太空战舰,已经瞄准a点”

“二号华国太空战舰,已经瞄准a点”

“三号瞄准”

“四号”

随着所有国家的太空战舰瞄准了陨石的a点之后,华国太空战舰一声令下,便让所有的导弹,一个接着一个的轰向了陨石a点。

轰隆隆

轰隆隆

蓝色星球外围太空中,接连不断地传来震耳欲聋的巨响。

“哦耶”

“成功了”

“陨石偏离原来的轨道了”

“华国好样的”

当所有国家的航天局,看到陨石,在这一番集中火力的狂轰下,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不由纷纷欢呼起来。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世界末曰不会到来的时候。

那颗巨型陨石,在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半个小时后,便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向蓝色星球狂冲而来。

最为可怕的是,这次它的速度,好像比之前更快了

此时,所有国家的太空战舰已经没有了任何弹药,已经不能阻止陨石的疯狂掠近。

人类要完蛋了未完待续。

第400章:主角是全人类超级英雄

“怎么办”

“弹药没有了,怎么办”

“所有太空战舰的弹药都没有了,怎么办”

“陨石在一番狂轰烂炸之后,不仅没有被打出原来的运行轨道,冲来的速度,反而更快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