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0(2 / 2)

“我听说最近有一家房地产公司非常红火,居然跟我们原先的设想一样,提出了分期付款的购房方式,很受香港市民的欢迎呢。”包俞港说道:“我打听过了,那家房地产公司是一个叫李兆基的家伙连同几个合伙人搞出来的。浩然,你说,是不是我们这边有人把风声透露出去了,让李兆基那家伙给知道了又或者直接就是有人暗中联手李兆基,在挖我们的墙角”

秦浩然知道包俞港是在怀疑李家臣跟郑裕彤,因为知道这件事情的除了他们几个合伙人之外,就只剩下汇丰银行的桑达斯。而桑达斯由于代表汇丰银行和秦浩然他们合作,破坏秦浩然他们的发展计划就是破坏汇丰银行的利益,所以他的嫌疑是最小的。

看到包俞港那一副凝重的神色,秦浩然就笑道:“包大哥,你就别这么多疑了,李家臣跟郑裕彤都没有出卖我们,这一点我还是相信的。”

秦浩然为什么这么相信不是自己人这边出了内鬼因为他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本来就是李兆基他们最先发明分期付款这种购房方式的。

第521章 亲自出马

在原来的历史上,李兆基与冯金喜、郭得胜等八人联合创建了“永业公司”,并且革命性的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也是凭借着这一个在地产界的创举,打响了头炮,最后发展成香港的顶级富豪。

由于在此之前,香港的房屋都是整栋出售的,鲜有人能买得起,现今在香港的绝大多数市民,也都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居住的,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物业。也因此,李兆基他们的“永业公司”每次开盘,楼宇都能销售一空。

而秦浩然之前向包俞港、李家臣以及郑裕彤等人提出的“分期付款”购房方式,实际上也算是抄袭李兆基的创意。

事实上,李兆基他们组建“永业公司”涉足房地产也就是这一两年里的事,秦浩然知道这情况么他知道,尽管他不确定“永业公司”的具体成立时间,但也清楚大概的时间范围。可是,他没有太注重跟“永业公司”抢时间,也不怕“永业公司”先把“分期付款”这一新颖的购房方式推出市场。

因为李兆基他们尽管有这价值连城的创意,但也还在摸索阶段,又哪里比得上超前半个世纪的秦浩然

何况秦浩然在几个月前就开始跟包俞港他们做筹备工作了,尤其与汇丰银行达成了合作共识,单单是这一点,秦浩然这边就比李兆基他们多了很大的优势。

只听秦浩然对包俞港说道:“包大哥,李兆基是个很厉害的人,而且他们那家永业公司比我们创立得早,我了解过他,他在成立永业公司之前就仔细研究过香港的房地产市场,所以分期付款这种策略,他能够想出来是一点都不奇怪。”

“可是这也没那么巧合的吧”包俞港皱起了眉头,心里仍旧有疑惑。

当然了,他是万万不会想到,抄袭这创意的不是李兆基,而是秦浩然。

秦浩然自然也不会点破,只是笑道:“只是英雄所见略同罢了,所以我对李兆基这人还是挺佩服的。”

见包俞港仍旧眉头不展,秦浩然就继续说道:“包大哥,虽然李兆基比我们先一步推出了分期付款这一策略,但是,他们还远远不是我们的对手。例如他们现在采取的分层出售,对于很多市民来说,一整层的单位售价,仍旧是个极大的数字,即便十年分期付款,也是个很大的负担。而我们可以采取单个单位分期付款,想必会比他们更受欢迎。”

“而且,李兆基他们的经营策略比不上我们的成熟。”秦浩然笑道。

包俞港反应过来,试探着道:“你是说跟银行方面的合作”

“没错,李兆基他们现在还没有发现跟银行合作才能最大程度的让自己的地产公司发展壮大起来。”秦浩然笑道:“我们就不同了,尽管我们的楼盘还没有开始兴建,但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跟汇丰银行建立起合作关系了。”

这时候,包俞港也笑了起来:“还有一点,李兆基他们的永业公司,在规模上也远远比不上我们,据我所知,他们公司的注册资金也就是两三千万港元,我们的新世界,却有一亿五千万的注册资金。”

“包大哥,其实你还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秦浩然笑道。

“什么因素”

秦浩然就笑道:“大哥你想想,做房地产这生意,除了资金之外,最重要的是什么资源土地”

包俞港闻言便恍然大悟,然后就连连点头:“你说得对,李兆基他们现在手上的土地并不多,一方面是他们的资金还没有那么快回套,所以没能立即购置新地皮,另一方面却也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哪块地皮的开发价值最大。”

“所以啊,包大哥,李兆基他们虽然比我们抢先了一步,可是我们的起点要比他们高啊。”秦浩然呵呵的笑道。

在最开始的时候,秦浩然他们这四个合伙人就分工合作,对进军房地产做准备了。例如,包俞港负责跟汇丰银行的桑达斯进行商洽,李家臣负责寻找地皮,郑裕彤则负责和港英政fu接洽,至于秦浩然,则是筹措资金的人。

如今,李家臣已经在九龙的荃湾、屯门、沙田还有港岛的几个地方圈定了下来,总面积有上千亩之大。经过跟包俞港以及郑裕彤的商量,他们就调动资金向港英政fu把这些地皮都买了下来。

因为那些地皮都不在商业中心,所以价格十分低廉,包俞港他们也不过是用了几百万而已。

对于这个情况,秦浩然就说道:“包大哥,我们买下来的那些地皮,可以充当我们公司的储备用地,而我们需要发展的,还是九龙的油尖旺以及港岛的铜锣湾这样的商业重地。”

“我们当然知道了,当时这些地方的地价都很高,而且即便有充足的资金都不一定能买到,港英政fu不会那么容易把那些地皮卖给我们的。”包俞港说道:“所以我们才没有下决定,而等你回来之后再做最后的拍板。”

根据包俞港所说,港岛铜锣湾那一带的地皮,虽然绝大部分都在港英政fu手上,但港英政fu原来的计划是在那地方上兴建行政机构的办公大楼,又或者出售给那些资金雄厚的大财团。

而秦浩然、包俞港、李家臣以及郑裕彤如今都声名不显,尽管秦浩然手上的资金,在香港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相比了,但这个情况却无人知晓。

也就是说,在港英政fu眼中,秦浩然他们四个只是小角色,所以也对他们的“新世界”看不上眼。毕竟,有能力购买地皮的公司不少,但可以在那地皮上兴建大型建筑的人或者公司却是不多。

而铜锣湾一带乃是港英政fu计划发展成商业中心,在那里的建筑都必须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