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0(2 / 2)

这次进了不少的货。回来的时候,她还买了不少菜。

对于在大街上看到的一切,我都感到没什么可说的,总之几乎所有的人都钻到钱眼里了。那个卖药的骗子又在路口行骗,我看上当的多是老年的妇女之类,就说,象你这样的竟然也会被骗到,真是我的耻辱。

我为什么会梦见周大勇呢也许是因为我对这里的了解已经非常深刻了,所以反倒觉得别处好吧。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走到哪里都差不多。那时,我和他竞争一个公安局里的保安班班长的位置,结果他胜出,我失败。听说他在市人大有个亲戚,过年时还给这个亲戚送了礼。此外,我所知的,就是他喜欢上网、抽烟,爱玩,不讲卫生,也比较会巴结领导,对有的人则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其实现在想想,干那个有什么好的,可那时就觉得好。

所以要搁我以前的脾气,我会想法把某人给他赶下台,但现在我并不这样想,我和他们的确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电视里在放,老胡召集除出国访问的吴邦国以外的所有中央要人开会,说是探讨民生问题,在座的除了贺国强,都是一副三孙子的样子显得非常的老实巴交。

猪流感的原因,猪肉又便宜了。但对我来说,无所谓,因为我们几乎不吃猪肉。

央视有个毛病,就是一个大太监,然而也是个很了不得的太监,起码也有当时和珅那么大的能量。

我现在的写作,和当初是有很大不同了,我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不是把鸡毛蒜皮的都写上去,因为我是站在全球的角度。

天意第一一0章政治的文化口红

关于余秋雨,还有一个网友在别人博客里的留言很有意思,内容如下:

“霜冷长河,文化苦旅,千年一叹,拜托,我都要吐了。

高级鸡被抓,搜其提包只有三样东西:口红,避孕套,文化苦旅。坊间笑话,莞尔之余却也耐人寻味。

稍有逻辑思维的人,都知道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的区别,都知道中国政府与部分官员的区别,都知道中国人与余秋雨的区别。当然也包括这三种人:作家,文痞,及政客。

却总有人想当然认为别人都是sb。于是偷换概念,强奸民意总是成为一些人的拿手伎俩: “中华民族”,“中国人”,“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农民”。。。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频繁出现,然义务与权利,责任与利益,却可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颠倒与置换。他们对此熟埝于心,乐此不疲。

我还很年轻,余痞过去的糗事我不想知道。然而有人说得好,“一抹政治的文化口红”,确实,看看他写的文章,看看他的书名我又要吐了,他关心的只是他自己,他何尝真正关注过“中国人”民生。

我想,怀疑,批判和关注民生,才是一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文人的精神内核--鲁迅若在,断没有余痞之流的作戏空间的。

所以,余痞,既然喜欢装逼,不管谁污辱甚至鸡奸了你,都不关我的事;你心目中的某些“中国人”也自有良心,舆论,法律在等着他们,不用你来涂金抹彩。只是,请你不要再以“中国人”的名义,请你不要再侮辱中国人尤其是那些死难同胞们。”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仿佛真的是没啥可说的了。

她今天给我说,她小时候爱尿床,一直尿到上初中。开始住校时,闹的她晚饭就不敢喝稀的。并且她还喜欢得病,所以她父母经常半夜三更地背她上医院。她得的是气管炎,还有天花等等。我问她为何那么爱尿床啊,她说,是因为那时晚上特别贪吃,稀面条能一连吃好几碗,撑的肚子圆鼓鼓的,又不爱起来,久而久之就尿床了。

中午是我做的饭,她帮我发稿子,我在下午时又上网看了一些东西,输入我的qq号,能查到我的二百多篇文章,其它所有能找到号的,都没有超过我的篇数的,足见百度对我的偏爱。

想想百度也会让人无处遁形,这是千真万确的曾经余秋雨也是我最早的网友,除了他之外,还有西岭雪、柯云路、戒嗔、张新实、王朔等等大名人都曾是我的网友。人在网上也会变得很快的。

她今天买了一些小甜瓜来,说现在是吃这种瓜的季节,不要错过了尝鲜。我说想吃馒头了,她就开始活面。

周围那些人,还是那样子地转来转去,只是我觉得已没有写他们的必要。

“我看见一只象猫一样大的灰兔子立在那儿,竖起耳朵,真好玩,它一看见我动就跑掉了。”她说。这两天我和几个网友聊天,她们谈论起我,总要捎带说上她。

她说她昨晚梦见村上一个小花奶死了,梦见棺材和熊熊燃烧的大火。我说,这都是好事啊,都是升官发财之兆啊。

她说,我的博客老写政治的东西,会使流量减少。我说,最后总会好的。

“和你在一起,有时是你主动,让我真有点受不了,不过,我还是爱你的。”我对她说。

天意第一一一章百度国学

今天一直在下雨,不下雨时就阴沉着天。一只小公鸡跑到我家来,硬往屋里钻,怎么赶它也不走。我们出门看看,一只大黄狗正在远处跑着撵鸡。她把这只鸡赶到门外去了。

我看了一部叫怀孕的电影,可是,片子出来时,显示的名字是结果。这真是个让我匪夷所思的电影。我在看到一半时,睡着了,她关了,去做午饭。

我在看网上有关北京那个和我重名的叫张朝晖的艺术家的事。按说,我早就该注意这个人了,但是我没有。是的,我曾评论过他的一个视频。现在,他在搞一个行为艺术。我同时看了他与吴鸿之间打官司的事。大概这个官司到现在还没有结案。不过,有闲和细心的人,倒是可以透过这个事,来看一下我们这个北京城,看一下艺术圈的人,看一下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