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2 / 2)

她和一个女孩在下车的地方远远地等着马人。马人就和她一前一后来到她家。马人问她:“你对你妈说了吗”

“说了。”她说。

可是一叫开门,她就钻进了屋里,剩下她妈妈一脸诧异地看着马人。那气氛实在有点紧张。

但是,很快也就缓和了。他们一家慌得想办事一样,借盘子借碗,请了两个她女伴的娘来帮忙,馒头是借的。

一会儿,一桌子菜端上来,还是盼盼端的。有鸡,鱼,肉,蛋,糖醋藕,等等。盼盼还拿来半瓶白酒,说是他的一个在外地的大伯过年来时带的。她也不吃,没动筷子,她看着马人吃。桌上,也只有他俩。喝好酒,又是她一趟趟去拿馒头,上鱼汤,拿汤匙,端稀饭。马人吃得酒足饭饱。

下午,盼盼带马人去见了她一个女伴。从她那拿了一本书。

马人临走塞给盼盼二百元钱。可是,这个钱,不久又在她妗子那儿被退还给了马人。

她代替盼盼的妈妈说,要看到马人的离婚证明才能相信。于是马人又专程回家办这个证明。

证明拿到手后,他很激动,他想一步跑到她的跟前。

可是,从那以后,情况就急转直下大不如前了。

他们也终于不了了之。

早就知道她是有心脏病的,可能活不长,可是为何还要不顾一切地爱她

有人说,男人的爱,也和女人的贞操一样,只能给一个人,那个人会住在他心里,伴他一生一世信然

接下来的故事,请继续收看。

48

“癸未重阳,会我同窗:三十六人,似颠若狂;秋雨霏霏,情谊绵长。”

这是老丁的同学会后编的一个小册子封二背面的一句话。

说起那次同学会,马人也参加了,并且是唯一的晚辈参加的。

他们从键那儿出发,巧的是,萧人,凌和他们的孩子天也在。

马人带了一些他写的字。到了那儿,主要就是吃饭,和游玩。在报社的王起明请了一场,省教委的丁元生请一场,合工大的宋立请一场。按规定,每人要交三百元钱。饭局自然很是丰盛。王起明请的那一场,连他们的一些家属也参加了。马人左边坐的是省政协的一个大官叫谢群,对面是芜湖十二中的校长兼电视台台长卢百强。这俩人也是老丁最好的同学。饭间,有的人载歌载舞,有的人吟诗作赋,有的人似癫若狂。

但是,从他们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只有老丁一个人是苦着脸的。也许是因为他面对的是马人吧。并且在他们后来出的这个小册子里,也只有老丁的内容最少,并且还把他家的电话号码印错了。

他们最后在他们下塌的宾馆里还是吵了起来。

那也许是一种羞辱感的驱使--彼此都以对方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感在这次聚会上被集中展示了。

那也是由一些话引起的。在去游玩的车上,卢百强问老丁“马人现在干什么来”

按照他们预先准备好的话,老丁说:“他搞书法呢。”

“在哪呢”

“在家。”

卢不问了,又接着问,萧人呢

老丁说:“他在北京,考上了成人高考,还是人民大学,现在边打工边上学呢。”

“那马人下步有什么打算呢”

没人吭声。

卢说,最好的捷径就是参加自学考试。考师范的中文专业,他们的同学丁元生就是专管这个的。不然让他去萧人那也行,让萧人管着他。

“自己在家除非是搞创作。”

末了他又加一句。

而马人和老丁的争吵也是因此话题引起。当然是他们回来以后的事。

马人坚决不同意再去萧人那儿。当兵,结婚,家都让他当了,现在还想让他代替你行令,门都没有,死我也不会答应马人想。

但是,到了最后,他只不过是指着老丁吼一句“都是你”

老丁说:“大不了我学王朝五”王朝五是他们那儿的,有好几个儿子,他在家呆不安生,就出门了,死在了外面。

他们也不再说话了。

很显然,他们不会再一路回去了。

老丁给了马人点路费,让他先走,他去卢百强家了。

说起这个卢百强,马人上初中时曾和他通过信,他也给马人寄过书。可是这一次,他临走时说要给马人寄字,再没兑现。

而且,最后老丁的出走,和他也有关。马人后来看到了他写给老丁的信,上面影射马人是啃老族,叫老丁不要和马人在一起,说近了臭远了香。

那个谢群,马人曾给他联系过一次。他说没和老丁联系过,回了短信,还是很客气的。而卢百强,还是让马人从萧人那打听老丁的下落。

去年,马人从北海回来,和曹金桥李志坐了一场。让他们出谋划策,谁知他们出的点子都不管使。马人内心熬煎不已,后来听说老丁补发了几千的工资,就找到鹿亚章,转而找到会计孟庆伦,取走了四千元,通过李志买了邵学文的电脑,这才在家里安顿下来。

一晃就是一年。马人对电脑运用比较熟练了,电脑也开始变得很温顺听话。

这天,天气依然是热。马人早早到街上,买了三块钱的洋葱,三块钱的土豆黄瓜,一块钱的茄子。这阵,菜涨价不少。但是,吃菜还是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