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7(1 / 2)

,外头早有马车准备好了,在雨中上了马车,坐车到了午门外头,午门这边,那些旗手卫、金吾卫的武士显然没有因为下雨而撤销岗哨,这些孔武的力士,一个个落汤鸡般的站在雨中,看到柳乘风的马车来,其中一个站出来,正色道:“陛下有旨,天寒地冻,准柳乘风乘车入宫。”

这已经是很大的殊荣了,不过在弘治朝,这样的殊荣还是不少,碰到刻薄寡恩的皇帝,能有宫中坐车的机会那可比什么都要稀罕,可是朱佑樘继位之后,对不少大臣都有这样的优待,只是柳乘风是武官,武官里头能有这优待的却是少了不少。

柳乘风倒也不客气,直接坐车过了金水桥,这时候,马车就不许再多走了,下了车,便有一顶轿子过来,接了柳乘风进去,随即飞快抬到正心殿外,一路上虽然又是坐车又是乘轿,可是仍不免沾了些风雨,这湿漉漉的雨水滴在身上,不少地方湿透了。

柳乘风显得有些狼狈的进了正心殿,跨入门槛的时候,便感觉到了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放眼看去,这殿里头摆了不知炭盆儿,再加上正心殿烧了地龙,整个殿里热烘烘的,只是有些闷气。

“唔”是柳乘风到了吗

倚在榻上的朱佑樘,正抱着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听到柳乘风进来的动静,不禁把书丢到了一边,随即抬起眸来,看了柳乘风一眼。

柳乘风连忙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不知是不是这地龙过于火热的缘故,朱佑樘整个人显得很是慵懒,淡淡地道:“平身吧,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事要商量,这里也没什么外人,没这么多繁文缛节。”

柳乘风伸直了腰,道:“请陛下示下。”

朱佑樘吁了口气,淡淡地道:“前几日,你在烟花胡同里又闹了一出事儿吗”

柳乘风看了看朱佑樘的脸色,显然没有责怪的意思,便知道他是随口一问,于是笑道:“陛下见笑了”

朱佑樘本想教训几句,可是随即一想,也指摘不出柳乘风什么错处,只得道:“罢了,不说这个,朕方才接到了奏报,南昌府那边,朝廷赈灾的钦差已经到了,不过嘛,却遇到了一点麻烦。”

“麻烦”柳乘风一头雾水,敢找钦差麻烦的,多半也只有宁王了,可是宁王这个时候,似乎没必要撕破脸吧

朱佑樘吁了口气,道:“许多流民,不知听了什么消息,竟是围住了钦差行辕,说是朝廷救灾不利,还说朝廷拨下来的钱粮都被贪官污吏给贪墨了,为此打伤了不少人,后来是宁王亲自出面,才把事情弹压了下去。”

柳乘风的眼中掠过了一丝精光,不由道:“陛下,宁王这是在给钦差下马威”

朱佑樘颌首点头:“你说对了,就是下马威,这出戏不是给钦差看的,而是在给朕看的,这是告诉朕,朝廷没了他宁王,在江西寸步难行。”朱佑樘说着,不免显得有几分焦躁,从榻上趿鞋起来,道:“朕现在当真是没有了耐心,朝廷哪一点对宁王不起,可是这老东西,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是生非,真以为朝廷不敢对他动手了吗”

深吸一口气,朱佑樘平复了心情,沉吟片刻道:“三位阁老的意思都很明确,现在朝廷只能忍让,眼下也只能纵容宁王一年半载,一切都等朝廷有了准备再说,柳乘风,朕想听听你怎么看”

第四百三十二章:扑朔迷离

原本这种军国大事根本没有柳乘风说话的资格,一般情况是皇上和阁臣密商之后再做出决定,若是想把事态扩大,那就昭告天下,可是要隐忍,事情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可是宁王的事,柳乘风早已被卷入了进来。事实上,在对宁王的各种布置方面,朱佑樘倚重柳乘风的地方当真不少。

柳乘风沉吟片刻,随即道:“陛下有没有想过,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突然问出这么一句,确实引人深思,按道理,朝廷的钦差只是去救灾,宁王暗中怂恿流民围了钦差行辕,又来做这个和事佬,不知道的人或许不觉得如何。可是朝廷肯定能猜想到这些流民一定是宁王暗中煽动的,煽动流民围了钦差行辕,这已经等同于谋反了,只是大家心照不宣,没有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而已。

可是宁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宁王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钦差只是赈灾的,这么做对宁王没有好处,玩这种花样只会玩火自焚。

柳乘风却提出了宁王的理由,正色道:“以微臣的猜想,多少猜测出了宁王的一些心思,这其一,就是宁王已经从暗中谋划走到了正面布局,也就是说,他知道朝廷正在做谋划的准备,而他,也已经着手做好了谋反的准备,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如此肆无忌惮,敢对钦差玩这么一出把戏。”

朱佑樘不禁颌首点头,柳乘风的话不无道理,现在的北京和南昌,其实双方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随时准备动粗的地步,既然如此,宁王也不必再藏着掖着了,现在双方都需要时间,宁王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将阴谋转换成了阳谋。

柳乘风继续道:“其次,宁王心虚了。陛下想想看,按道理,宁王若是当真有很大的把握,又何故要刁难钦差闷声发财才是正道理。他突然闹这么一出,想必也是没有胜券,这么做,只是为他拖延更多的时间。他煽动流民,随后又为钦差摆平流民,如此手腕正是要让朝廷看看他在江西的实力。”

朱佑樘的脸色阴晴不定起来,可是柳乘风的话似乎也很好理解,宁王心虚了,因此,为了防止朝廷随意动武,争取到有利的时间。那他的选择就是恫吓朝廷,通过这件事来告诉朝廷,朝廷在江西不得人心,而他宁王在江西一呼百应,一旦朝廷立即动武,宁王有实力与朝廷周旋。

只是宁王不知道,朝廷的准备也明显不充分,虽然粮饷充足,却没有足够的精兵对宁王进行围剿。

听了柳乘风的分析,朱佑樘不由哂然一笑,只得骂一句:“跳梁小丑,以哗众取宠为能,朕与他计较什么”

其实宁王越是展示出他的实力,对朱佑樘来说就越是忌惮,反而不会轻易动手。正是因为宁王看出了这么一点,所以他的整个布局也为之变化起来。在从前,他拼命地隐藏自己的实力,藏着掖着,生怕被朝廷侦知,可是现在,既然朝廷已经有了动武的可能,那就索性将自己的底牌一张张地揭开,让朝廷知道宁王的厉害,使朝廷不敢轻易下定平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