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袁术。这时袁术的突然到达,弓箭手立时成倍增加,并很快摆下阵势,弓箭手和长矛、刀盾手开始交替着前进而来。
太史慈在袁军第一波几百枝羽箭齐射下,顿时将太史慈的马匹射倒,霎时之间太史慈骑马跳落地面时,原先自己的那匹战马中了二百多枝羽箭,变成了一匹刺猬马。
太史慈暗呼侥幸时,袁军众官兵在放箭之后,后面的步兵纷纷以长矛跟进来刺。这一轮反击倒也不是只针对太史慈一人,而是正好太史慈处在被攻击的范围内。但见太史慈东一钻,西一滚,尽是在人群底下做功夫。样子虽说狼狈,但总算有惊无险。
但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于太史慈的脑海:“既然他都能听得见袁术的声音了,那说明距离不远了我何不擒贼先擒王一番,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艺高胆大的太史慈说干就还真干,挺枪便杀出一路,又见机抢了一匹敌军的战马,跳上马背,坐的高,就看的更远更清了。原来袁术的确来了偏左路的后阵亲自指挥排兵布阵,因为这里被曹军突入的情况最为严重。只是形势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混乱,袁术正逐个召唤手下将领,上前听命,布置任务。
太史慈一看他虽说已若隐若现的看得见袁术的身影,但还是有些距离,太史慈想要靠拼杀到袁术身边是不大可能了。毕竟袁术身边的千人亲卫,也不是吃素的。
近身不可能,那就暗箭伤人太史慈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一有主意,立时砍杀了一名袁军弓箭手,抢了人家的弓矢,但可恨的是,太史慈好抢不抢,抢了个箭壶已空的弓箭手。没箭不要紧,太史慈手上还有小金戟。于是太史慈翻身上马,弯弓搭戟,对准了人群中的袁术,“嗖嗖”两戟,就射了出去。
应该说在乱军之中,太史慈这匆忙射出的两戟,命中的概率不是很高,但不知是太史慈的运气太好,还是袁术的运气实在太背,一名近身亲卫帮他用盾牌挡开第一戟时,他就急着发火的举手大要吼什么。
就因为袁术这一举手,正好迎上了失了准头的太史慈第二戟。这太史慈的第二戟虽说失了准头,但这是太史慈的拿手本领,用弓弦射出的这一戟,不但臂力雄强,而且戟上附有不与一般箭矢一样的劲力。袁术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匪夷所思的箭矢,准头虽说稍歪,但就在他伸手之际,“噗”的一声,还是狠劲地斜插入他的左臂上。
袁术立时“啊哟”的痛得身形伏在鞍上,再一看竟是一把闪着金光的小戟时,还以为什么神兵利器,惊慌之下,身子一晃,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太史慈没想到自己会一举成功射伤袁术这个正主儿。袁术的意外中箭堕马,立时引发了袁军阵中人人大呼,特别是一些近旁的将领和亲卫,还以为曹军有大股人马专对他们此地杀来。于是是二话不说,扯着满手鲜血的袁术就呼喊着部下保护袁术往后退去。
太史慈也借机脱身,和已得命令的许褚军马一起退了下去。一个时辰后,袁、曹双方兵马终于形成了一条长达里许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也是因为袁术意外被敌军射中,而造成战场上的袁军军心一下崩溃。大部分不明就里的袁军士兵还以为袁术被敌军射死了,纷纷无心恋战的跟着后军溃逃。这条长达里许的分界线,其实主要是袁军自己跑出来的,袁术手下将领,此时也是有的明白情况,有的不慎清楚,但任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轻言守住防线,而不顾袁术生死。所以大部分人只能随着大流先退了下来,搞清袁术的生死后,再做计较。
第七百零六章 相持阶段
袁术在一处缓坡上,放下手中兵刃,支撑着身体,让远近的属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流了好多血,脸色苍白。一名亲卫正在为他包扎,随军的郎中此时不知被冲散在那一部分部队里,一时没找到,所以金戟到现在都没拔出来。
袁术很想骂人,但此时一来失血过多没力气,二来他也以看清因为自己意外受伤所造成的军心不稳,这时要是强行兵将返身再进,不但不会有好的结果,还有可能被曹军利用,趁机攻破他的大军,致使彻底的溃败。
于是,袁术收了火气,决定以眼下安军心,作休整为第一要务。曹智的家人被抢回了,又何足道哉,曹军在这轮混战中,也有损失,袁术只须将部下养精蓄锐后,再派兵将强攻,谅那曹智也无法抵挡,毕竟他的兵马比曹智多,在没有曹操这个强盾支持他之下,袁术毫无疑问比曹智有优势。
在接下来的这日里,双方都未派兵出战,甚至相互挑衅的骂阵也未再有。在长达里许的双方空出的地域,满布着尸体,达万人之多。这一场混战,的确都给双方都带来了损失。但总的来说,曹军是占便宜的。曹军抢回了他们主公的家人,虽说未能全部毫发无损的救回,死了一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但主要成员都在,这就是一大胜利。再则就是曹军率先发动攻击,占了很大的先机,所以躺在两军中间地带的尸体里有三分之二是袁军将士。
曹智此时也是无心扩大战果,他现在正在军帐中,忙着喜不自胜的握着老父的双手,说道:“爹,爹,爹啊,孩儿不孝,让你老受苦了”说到这里,心神激荡,不由得流下泪来,拜倒在地。
曹嵩劫后重生,也是颤抖着老泪纵横,他本来就口齿不清,这会儿躺在曹智的胡床上,也只是能急喘着气息,勉强吐字道:“好,好,好”
“让你爹歇息吧,他累的不行了”二娘此时扶住曹智,提醒道。
曹智看曹嵩的确是心力交瘁的不行,于是便让二娘安坐在另一边的席案前,跪伏在地,朗声着说今后再也不会让二娘受苦,并要二娘回宛陵居住,在天下太平之前,不要再回谯县了。
徐氏也是还未从死里逃生,恍如隔世的再次与曹智,母子相见下,许多话不知从何说起,听了曹智孝顺之言,只是一味的回着:“好,好,我依你之言便是”
曹智安顿好父母后,此时心境好极,进得另一座帐去,急着去见自己的娇妾和儿子。
蔡文姬一直如在梦中般,她到现在还不相信自己真的活着回到了丈夫身边,那隆隆的马蹄声,战火的交相辉映,震天的喊杀,一路的颠沛流离,还仿佛就在眼前。但她努力的使自己要尽快忘掉这一切,因为这一切都已结束,她又回到了疼爱自己的丈夫身边。
曹智的小儿子还在一旁甜睡,战火的洗礼,马嘶、惨叫并没有阻止出生仅一月的小儿呼呼大睡,甚至他还以为坐在马背上的颠簸是一种很有趣的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