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31(2 / 2)

王子川讪笑道:“川子。晴子,你们先放开我,那个你们不是还有个病重的母亲吗,怎么有空来香港”

川子开心道:“妈妈的手术很成功,上个月就出院了。”

晴子道:“妈妈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要不是我和川子拦着,她还想去服装厂工作呢。”

王子川应付这对姐妹花的时候,餐厅房门传来一道冷冽的声音。

“阿川,客人就是她们吗”

赵蕥芝、陈钰莲听见客厅嘻嘻笑笑的声音就感觉不对劲,刚出餐厅,就发现王子川被两位小美女环绕,三人说说笑笑,好不开心。

川子娇声问道:“先生,她们是谁”

晴子心智成熟一下,急忙把川子拉过来,小声道:“川子,现在不许胡闹知不知道。”

川子无精打采应了一声:“知道了”

赵蕥芝拉着陈钰莲上前,追问道:“阿川,她们是你朋友吗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晴子急忙解释道:“我们是先生的妹妹。”

“对对她们是我妹妹是义妹,她们家里困难,来香港投奔我的。”王子川找了个台阶,眼巴巴看着赵蕥芝、陈钰莲。

赵蕥芝打量着双胞胎姐妹花的穿着,怎么看也不像是家庭困难的样子。

陈钰莲问道:“她们年纪也不大,不上学吗”

晴子道:“我和妹妹在放暑假。”

赵蕥芝继续问道:“你们来香港的目的是什么”

晴子顺着王子川刚才的话道:“我们是来投奔哥哥的,他说会为我们安排工作。”

s:谢谢书友的打赏:

灵恍星梦打赏了100币

光之子6606打赏了100币

第六百八十章明报到手

陈钰莲不等王子川安排,淡淡的说道:“不用麻烦阿川了,我那里正好缺两名护士。”

“阿川,你觉得怎么样”赵蕥芝看过来,勉强笑道:“两位妹妹初来乍到,你这个做哥哥的可不能欺负他们,”

“当然可以”

大热天的王子川却擦了吧冷汗,把这对姐妹花交给陈钰莲。

“那个公司还有些事情,你们慢慢聊,我先上班去了。”

王子川心中坦荡荡,当初在新加坡,他并没有和这对姐妹花发生什么亲密关系,因此并不担心赵蕥芝、陈钰莲对晴子、川子进行盘问,反而期望赵蕥芝精明一些。

“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王贺”王子川恨不得飞到王贺身边踢他两脚,他摆平赵蕥芝、陈钰莲容易吗,刚刚过过几天很嗨的日子,又冒出一对绝色双胞胎。

李国强待王子川上车,立即启动车子。

“阿强,假日酒店”

“假日酒店”李国强来香港没多久,第一次听说这个酒店。

“尖沙咀弥顿道50号。”

“好的,王总。”

习惯性拿起一份明报,王子川细细阅读,香港各大报纸,也只有明报值得他这么关注,原因很简单,明报总裁金庸打算物色一位人选,继承明报。

车子很快驶入弥顿道,李国强留意一下酒店周围,默默留意周围店名,弥顿道是香港著名购物天堂,繁华无比,他是个勤俭持家的男人,很少来这种地方。

王子川进入酒店,按照记忆来到一处观景台,果然发现金庸独坐一桌。眼睛时时看向窗外,慢慢品着咖啡。

“査叔叔,真巧”王子川装作偶然巧遇,在金庸身旁停下脚步。

金庸迅速收敛一下情绪,微笑道:“阿川啊,真巧。”

“可以坐下和先生聊聊吗”

“不嫌我牢骚,就坐吧。”

“谢谢”

王子川坐在金庸对面,顺着对方目光望过去,远方几座山峰映入眼帘,不由暗暗嘀咕。香港到处都是山,几座山峰有什么看头,还不如下面泳游池来的漂亮,水里面几位身穿比基尼的佳丽可以欣赏。

金庸问道:“是不是很漂亮”

王子川讪笑道:“我倒是欣赏不出。”

金庸笑了出来,赞道:“年轻人实在,其实我也看不出几座山头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是有一个人很喜欢看,久而久之,我也喜欢上了这里。”

王子川表现静静倾听之状。心思却不在这,今天主要目的就是结交金庸,增加好感,争取从对方手上收购明报。

金庸感叹道:“都过去几十年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能让查叔叔难以忘怀,她很幸运。”王子川很快明白这个人是谁,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

金庸自嘲而笑,他和她的故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转移话题道:“听六叔说,阿川你在报业也是大有作为”

王子川谦虚道:“只是小有成就。”

金庸道:“苹果日报一天的销量也有四万份了。在香港各大报纸中,可以排上前五,这是小有成就我们这些老家伙奋斗一辈子算什么”

苹果日报的运营手段,金庸知之甚详,这份报纸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走完明报几十年的道路,靠的就是炒作明星绯闻,这种手段,金庸并不欣赏。

王子川觉得金庸语气有些不对劲,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临机应变道:“査叔叔的明报才是香港报业的泰山北斗,我一直希望苹果日报像明报学习,可惜报社徐主编反对,这件事就搁置下来。”

金庸淡淡道:“六叔和我谈过了,他希望你能接手明报,不过明报是我半辈子的心血,不能草率行事。”

王子川郑重道:“不瞒査叔叔,我对明报的确很感兴趣,当然了,我也不希望査叔叔为难。”

金庸问道:“如果我把明报交给你,你打算如何管理”

王子川明白这是金庸对他的考验,畏畏缩缩反而会失分,不如大胆的赌一把,想了片刻,坦然道:“管理模式不变,明报还是按照老路子来,我希望金庸先生担任明报名誉主席。”

金庸笑骂道:“臭小子,你还真敢接,不怕我生气”

王子川趁机说道:“其实我很佩服査叔叔,明报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全靠叔叔一根笔杆子渡过难关,想当初苹果日报刚刚成立的时候,三个月亏损了三百多万,差点让小侄失去信心,之后看了査叔叔的创业经历,才坚持下来。”

这是王子川恭维之词,他家大业大,不要说三百万港币,就是三千万、三亿,他也亏的起,不过金庸的创业经历他的确看过,1959年,查良庸出资8万,沈宝出资2万,共同创办明报,每日出版一张。创刊初期,沈宝管营业,金庸负责编务,潘粤省作他们的助手。尽管他们不断更改副刊内容,改变新闻路线,金庸更是抱病撰写神雕侠侣,但是明报还是一步步滑向“声色犬马”之路,销量在千份之间起伏,第一年亏空严重。”明报的老员工都记得他当年辛劳的身影,一方面经常要通宵写稿,另一方面又为经济问题苦恼不已,一段时间他要靠典当来维持明报。

据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那时,金庸住在尖沙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