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57(1 / 2)

,却不见都护将军派来援军,以城内不足两千人马,如何抵挡得住荆州大军进攻”一名偏将对这名守将问道。他所言的都护将军,便是曹洪。话中之意,对能否守住襄城全无信心。

守将一边从马道上向城头而去,一边说道:“援军关中军就是咱们的援军,可你们也看到了,这些援军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难道我军就别无人马了吗”一名骑尉皱眉对守将说道:“仅靠城内的县兵,断然无法守住此城,不若弃城而走,与马超等部一同退往许都”

守将停下脚步,扭头瞪了他一眼,斥责道:“这等话岂是能随便乱说的吗且不说没有都护将军的军令,我等不得随意领兵退走,即便都护将军下令让我等弃城,也不是随时便能退走的”

若不是这名骑尉是守将的从侄,他才不会仅仅呵斥几句就算了的。那骑尉见守将发怒,不由缩了缩脖子,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

待诸人登上城头之后,见马超等将所领人马,排成了很长的队伍,一支蜿蜒到数十里之外,还不知道何时才能过完。

“可恨这些关中军,竟然也不是荆州军的对手。”有人低声说道。

那守将暗叹一声,心中暗自思忖,若是荆州军攻来,自己该当如何

第578章 大军将至开城降

秋雨连绵,阴冷潮湿,枯黄的落叶飘落到雨水所积的水洼中,旋即又被马蹄踏入泥浆之中。冰凉的雨点扑打在脸庞上,虽不刺骨,却颇为寒冷。将士们踏着泥泞的路面艰难前行,不过论辛苦的话,则以炮车营和辎重营为甚。

木制车轮在路面上压出了深深的车辙,厚重的胶泥粘在车轮上、车架上,使得本就非常沉重的大车更加沉重。拉车的辕马喷着响鼻,摇头晃脑,脖颈上一缕缕的鬃毛带着水珠飞舞着。满是泥浆的皮毛下肌肉滚动着,粗筋迸现。磨得发亮的铁环闪烁着润泽的光芒,铁环上系着的绳索随着辕马的前行,时松时紧。

赶车的马夫甩着鞭子,大声呦呵,咒骂,缰绳深深的勒入手中,使得指节发白却浑然不自知。满上雨水的脸庞上,水珠从纠结的虬髯中坠落。

大车两旁则是推车的将士们,他们弓着腰,低着头,粗糙的双手紧紧抓住任何能够使力的地方。泥浆早已糊满了战袍下摆,有人干脆脱了战靴用系带挂在脖子上。有人高声喊着号子,沉重的大车便在众人齐心合力的拉拽和推动下,缓慢却坚定地向前滚动、滚动。

刘琮骑着战马路过炮车营时,所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刘琮,即便是看到刘琮的将士,也未曾停下来向刘琮行礼。并没有提着皮鞭或刀枪逼着他们去推车,这些将士甚至有一些都不是炮车营的人。然而他们却很自觉的这么做了,除了“与子同袍”的同仇敌忾之外,恐怕更多的,便是对胜利的渴望。

连续数日的连绵秋雨,使得荆州军北上的速度略有减缓,不过刘琮并未因此而担心。他已经收到特卫营的消息,马超率领成宜等部,途径襄城却并未入城,甚至没有留下一兵一卒,直接往许县而去。

从马超的反应来看,当还不知赵云、张绣及高顺等将率部正在向关中进攻的路上。

雨水从头盔前的边沿滴将下来,蒙蒙雨丝使得眼前的景物如同蒙上了一层薄纱,不过落在刘琮眼中,却没有丝毫诗情画意。他的身体随着战马的颠簸而轻轻晃动起伏,思绪却已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现在还未收到刘备那边的进一步消息,除了知道邺城已被曹操所夺,陈到领残兵退走之外,还不知并州、青州及刘备当下的具体情形。虽然贾诩和法正等人,都判断刘备必然会先集中兵力消灭袁尚、袁熙兄弟俩,但在未确定刘备的情况之前,刘琮始终还是有些担心。

这倒不是因为刘琮对刘备有多少同盟之谊。虽然随着刘琮执掌荆州时间越长,越对刘备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钦佩之情,但刘琮始终很清楚,自己与刘备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罢了。

之所以担心刘备顶不住,说到底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罢了。刘琮对此并不讳言,当然他不讳言的对象,只有贾诩等寥寥数人。

昆阳守将投降之后,刘琮得知他是迫于城内大族的压力如此,却并未因此而对这名守将有成见,反倒好生抚慰,不但给其补充了兵马,还令其仍旧担任昆阳守将。吴将军见刘琮如此,感激之余,不由生出几分侥幸之心。对那几家大族虽未立即释然,却也总算明白了其用意。

“报大将军加急军情”一名斥候飞马赶上刘琮,从背囊中取出油布裹得很严密的军情文书,交予刘琮身前的近卫。那近卫对过印信之后连忙拆开,递到刘琮手中。

刘琮接过之后展开阅览,见是赵云所书,言其率兵逆汉水而上,却遭遇大雨,汉水暴涨,船队行进艰难,恐不能按之前预定时间攻入关中。

这种情况早在出兵之前便已有所预料,所以刘琮看完之后只是微微皱眉,并没有感到太过意外。其实以目前关中的空虚情况,即便赵云所部未能及时与高顺、张绣所部同时发动进攻,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不过若是韩遂率兵赶回关中的话,形势恐怕就将为之一变。彼时赵云所部,很可能就会成为关键的“胜负手”。

就在刘琮率领部下冒雨前行之时,襄城守将已从斥候得知,敌军距襄城已不足二十里之地。

这名守将立于城头之上,望着蒙蒙雨幕,心中并没有纠结太久,便做出了决断。他让近卫传来麾下将校,进了城楼之后,还未等诸将校落座,便转身说道:“今荆州军由刘征南亲率,即将兵临城下,诸位可有与此城共存亡之念”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其中一人稍一沉吟,越众而出,对这名守将问道:“我军兵微将寡,援军又将我等弃之不顾,试问谁还愿为之死战”

有了领头的,其他人便纷纷附和道:“是啊,咱们兵不足两千,如何与十万之敌相抗”

“就算咱们兵强马壮,可困守孤城总不行啊。”还有人说道:“城内战守之具皆不足用,粮草更是被关中军搜刮一空,他们拍拍屁股走了,凭什么要咱们死守”

那守将见其中一人低头沉默不语,不由脸色一沉,对那人问道:“朱司马,汝有何言”

“将军”被守将点名,这名朱司马只得抬起头,为难的说道:“属下父母妻子,皆在许都,若是属下投敌,恐”

他这情况守将等都很清楚,所以诸人都没有出言责怪,甚至还有人同情的看着他。

这名守将略一沉吟,对朱司马说道:“非是我等无忠义之心,实在是形势危急,只能事急从权。既然汝不便投降,这便出城往许都去吧。”

“将军”朱司马闻言,不由大为感激,还待再说什么,却被那守将抬手打断:“不必多说了,荆州军斥候已快到城下,汝赶紧去吧”

朱司马听了连忙深施一礼,直起身之后又对诸将校拱手为礼,然后转身便走。刚走到门口,却被那守将唤住:“且慢”

守在门口的守将近卫闻言立即举起长矛挡在门口,那朱司马身体一僵,缓缓转过身来,涩声对守将问道:“将军有何吩咐”他以为这守将突然改变主意,要杀害自己,不由神色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