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0(1 / 2)

充满了危险,却无法拉住战马。

其实陌刀营的伤亡也不小,只是与所取得的战果相比,很容易使人忽视这一点。

夏侯渊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前锋遭受惨重的伤亡之后,他便立即下令不得强攻,要求部下撤退。然而战场之上烟尘四起,很难进行协调指挥,两翼骑兵的骑都尉相对来说还好些,正面冲杀的前锋骑兵便陷入了混乱之中。

战马一旦停止了冲锋,便失去了冲击力,对于陌刀营将士们来说,正是重创敌军绝好的时机。刘磐并没有浪费这个机会,他虽然腰部受了伤,但仍然咬牙率领部下,稳稳地向前面的敌军砍杀前进。

在曹军骑兵眼中,这分明是一堵刀墙,沾着就死,挨上就亡。在求生的本能冲动之下,有人试图兜转马头向侧面逃跑,或是干脆转身,然而混乱而又密集的队形,严重阻碍了骑兵们的动作。即便有人试图向前冲杀,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

邺城城北地势还算平整开阔,然而现在地面上满是滑腻腻的脏器,粘稠的鲜血和残破的尸首,间或有被陌刀砍断的马槊长矛,斜斜地插在地上或是尸体上。

曹军骑兵掀起的浪潮,宛如碰在了坚硬的礁石之上,只是溅起的不是白色水花,而是猩红的血液

当这波浪潮终于退去之后,以陌刀营组成的方阵为中心,周围散落着无数残肢断臂,血泊中不时有受伤倒下的战马,昂着脖颈“唏律律”地悲鸣。然而更多的是已经无法发出声音的尸体。

刘磐也被这场面惊呆了。虽然他之前已经无数次幻想过类似的场景,然而那毕竟只是幻想。他终于意识到,为什么当初刘琮不溃余力地要打造这样一支军队。

看着退却中曹军骑兵瑟瑟发抖的样子,苍白到毫无血色的脸庞,刘磐咧嘴无声的笑了。

叶城城下陌刀营的首战,以斩杀曹骑八百余,自身伤亡近百而告终。不过此战只是使得曹军前锋遭到挫折,士气有些低落,对于曹操大军主力来说,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官渡之战的胜利,使得曹军凝聚力空前高涨,也令曹操的威望达到了新的高度。如果不是刘琮搅局,如今曹操必然会挟大胜之威,继续横扫北方。然而刘琮的存在,让曹操不得不做出选择,是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

在得知袁绍病死之后,曹操本有意出兵北上,然而紧接着又传来消息,刘琮受刘璋之邀,领兵往益州而去,这就让曹操有些动心了。对于曹操来说,北方固然是要争夺的,但每当想到刘琮坐拥荆扬,特别是占据着宛城,就让曹操如芒刺在背,怎能安心领兵北上,讨伐袁尚

尤其是黄权派了密使赶到许都,对曹操表示愿对付刘琮,并请其出兵之后,曹操便终于下定了决心南下。对此荀彧、郭嘉等人也颇为赞同。即便不能全取荆州,只要夺取宛城,关上从南阳通往许都的门户也是胜利。

在夏侯渊率领的前锋遭到陌刀营痛击之后,曹操于次日率两万大军抵达叶城。同时还有一路人马由曹仁率领,试图从鲁山切入叶城后侧,至于是直扑宛城还是与大军夹击叶城,就要看接下来战况的变化了。

原本叶城城北的城墙远不如城南那么高大坚固,但是自从刘琮占据叶城之后,便对城北的城墙进行了加固和增高。

城内除了固定的数十座大型投石机之外,还常驻着一支数百人的炮车营将士。这种固定位置但可以进行旋转,调整角度的大型投石机,号称“轰天雷”。至于这么恶俗的名号出自谁的手笔,想来除了刘琮,再无旁人。

因军械营匠师们常年累月的摸索创新,轰天雷的威力已经远远甩开了霹雳车,所发射的巨型石弹甚至需要专门的吊索才能搬运到网兜之中。当初建成之后试射时,立即给人留下了极为恐怖的印象。

当曹军在城外架起仿制版霹雳车并开始进攻之后,一开始并没有遭到轰天雷的反击。这倒不是刘磐指挥不动炮车营将士,他是要让曹军的霹雳车都加入到进攻之后,再突然发难。

虽然城墙因此很是遭受了一番蹂躏,但是当轰天雷那巨大的石弹被抛射出去,越过城墙飞向曹军的霹雳车时,刘磐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数十架轰天雷虽然看上去颇为庞大复杂,但实际上因为滑轮的应用,发射的速度并不比霹雳车慢多少,那些巨石落下后因为巨大的动能滚动,碾压着一切敢于挡在前方的人或物。

所以即便以投石机并不怎么高的精准度,还是让曹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行动迟缓的霹雳车,几乎损失殆尽

第338章 安敢如此先进攻

成都城外数十里之地,一匹快马正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奔驰,马背上的骑士身着皮甲,伏在马背上不时抽打着马鞭。饶是如此,他还觉得速度太慢,口中不断喝道:“驾”

沾满了泥土的马蹄上下翻飞,被刨起的泥土星星点点地洒落在道路两旁的野草上,一只在附近觅食的云雀被惊得“扑棱棱”直上青天。

转过一片长满树林的丘陵,这名骑士便拐到了通往成都的大道之上。然而他却一刻也不敢松懈,继续飞马疾驰,因为他要赶着去往成都,向牧守报告,刘琮率领大军已至城外三十里之地。

道路两旁都是即将收割的水田,沉甸甸的稻穗似乎已压得稻秆不堪重负,农夫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收获提前做着准备。他们清理着水田旁的沟渠,要将田里的水放空排干,看样子再过几天,便可以收割了。

看到这名骑士如风一般地自路上飞驰而过,早已司空见惯的农夫们依旧不紧不慢的忙活着手里的农活,比起别处,益州尤其是成都附近的农人已经很久没有受到过战争的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至于谁当了皇帝,谁当了牧守,不都得张嘴吃饭,穿衣住屋吗

虽然这田并不是农人所有,他们只是租种的佃户,但今年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收成不错,想来交完租子之后,总会被往年多落一点粮食。家里有要婚娶的农人,便开始盘算着手头宽裕的话,是不是要多扯两尺布,又或者将宴席办的更体面些。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对于将来的日子打算,往往会因为那些大人物的一句话,就忽然变得难以企及。这便是升斗小民的悲哀,然而即便知道又能如何呢

当这名骑士入城报告之时,已是晌午时分,刘璋听闻刘琮率军已至,连忙召集黄权等人前来议事。

“主公无须担忧”见刘璋一脸惶急,黄权连忙说道:“如今城外已埋伏好人马,刘琮孤军远来,即便有所防备,亦将被我军围困于城下彼时各路人马源源不断而来,必会将其全歼”

数日前刚赶回成都的王累也道:“是啊,刘琮孤军深入已犯了兵家大忌,我等各路兵马齐出,定然将其一举歼灭”

刘璋听了这才勉强镇定下来,自得知刘琮领大军前往成都,而不是只率三百近卫,他便相信了黄权等人的判断。可是要让他去直接面对刘琮,每当想到此处,他便不由自主的想退缩。如今事到临头,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对黄权说道:“之前所议,由吾出城迎接,以麻痹其心,吾思来想去,总觉得有些不妥。”

他虽然未明说哪里不妥,但黄权和王累对视一眼,心里早就知道,定然是刘璋害怕了。其实黄权心中又何尝不怕只是现在已无退路可走,明知危险也要继续了。

沉吟片刻之后,黄权对刘璋说道:“主公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请主公切勿迟疑”

刘璋迟疑道:“若是刘琮暴起发难,乱军之中,如何护卫得住”在他想来只要刘琮领军来到之后,伏兵尽出一拥而上便是了,何必以身涉险,去搞什么迎接设宴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