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1(2 / 2)

罢了,这些事情都是还没发生了,我太过于去关心也不好。此时此刻此地,我最应该关心还是我能否得到我所能得到了。

电脑中,有很多只存在于后世的网络小说,现实中的手边,放着两本打印出来的书册,一本是前文有提到的沸腾十五年,另一本则是网络小说,走过十年,嗯,补充说明一下,后者是本人所编写,由于写着写着出现了意外穿越去鸟,因此在后世的网络上,只能找到残缺的版本。记得我编写这本书,本来是想缅怀一下网络小说从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以来的历史,可以让后来人有一个参考,这是一件网络上几乎没人想去做的事情。可惜,我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得不到什么支持,写了十几万字,点击还不到一千,你说我能不心灰意冷么09年之后,我就仅仅在自己的电脑上写,再没发在网络上,到了重生来的前一天晚上,书也还没写完整。

不过,就算是这本书再不完整也好,对于身在2000年我而言,这本书甚至比沸腾十五年还要重要因为哥的本意不是想在网络的生意史上留名,而是想圆自己在未来的那个网络作者梦。

想通了这一点,我想我应该明白接下来的道路指向了,而同时的,要想实现更大的目标,最必须的就是启动资金,正好网络小说能以不错的速度为我聚来一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很随便地把里面的网络小说乱发滥发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非常无奈地来复习一下北师大七年级上册生物教科书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里面说到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等。

如果,我现在对着这些网络小说乱改滥发,那跟乱砍滥伐有什么区别这样做迟早会大肆破坏网络小说的发展规律,造成失调。别忘了,不算一些旮旮旯旯,网络小说从98年算起到现在也才两岁不到,还处于童年期,经不起太大的风浪。再说了,你就算要写乱改滥发,那也是要找平台的当然,这样的平台不是后世的起点或者幻剑,也不同于qq空间。因为立足于现在,这一些平台都还通通没有

那么,把握着这些资源的我,应该如何去做呢或者说,从一开始,我就应该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该如何去引导

第19笔:鲜鲜-2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点我已经配备了本年度高级的电脑。其次,打拳要沙包,需要载体。在幻剑、起点等等还没出世之前,应该把这些网络小说发表到哪里去呢通常有三个选择:

一、学习蔡。记得1998年3月22日到5月29日,台湾成功大学水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蔡智恒以jht为笔名,在网上电子公告栏bbs完成了长达34篇的连载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虽然蔡智恒可能是图方便而将小说从纸张上搬到屏幕这么简单几乎人人都会,但其影响,却是飓风也达不到的巨大好比手机,它不过是让电话脱离了线,却成就了一个时代科技的飞跃。从这里可以看出,网络小说可以发表在bbs上。作者注:bbs在我的理解中是不同于“论坛”的存在,因为就现在的历史环境,应该说,bbs最早在国内是高校内部自己的交流场所,是内网的;而论坛,是bbs传入国内之后所变化而来的产物,多半是全网性的。到了后世里,bbs一般也叫做论坛,那是翻译和误译的双重结果,就像是我们把“电驴”和“电骡”搅浑了一样。总之,在2000年前后,bbs多指内网的交流场所,论坛多指外网的交流场所。

二、学习今何在。我重生得晚,笔名今何在的江西南昌人曾雨已于去年在厦门大学毕业,不过他的学历与毕业院校都不是关键,我又不是日后那些只看学历和学校的公司面试考官。我说自己重生得晚,主要是“网络第一书”的悟空传已经让人家给写了出来,明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就会将这本书出版,然后引起更大的波澜。今何在是在论坛上的网络小说,具体来说,他是在96年出现的金庸客栈里所写。金庸客栈系旗下论坛之名,众多当下享有盛名的网络写手曾混迹其中,在金庸客栈的黄金时代,你可以看到今何在的影子,他是那里的版主。因此,如果你想让更多人知道你所写的网络小说并得到互动,可以选择在论坛或者干脆叫做“社区”里写。

三、学习三个代表不不说错了,是学习三驾马车。如果不是网络小说骨灰级爱好者,或许也没多少人认识到什么是“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主要指李寻欢本名路金波、宁财神本名陈万宁、刑育森。这三个人在当时也是一等一的牛人啊甚至里面还有一个一直牛到了本人重生前的那天,他是邢育森。看过家有儿女没一旦你看过,那么你知道它的编剧人是邢育森吗我看很多人都没去注意。2000年,你除了能在内网的bbs和外网的论坛上写小说之外,还可以选择在个人主页或者文学网站上写小说,诸如三驾马车,就都曾经在当时最著名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中写过小说。今年1月,李寻欢还担任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的评委,成为“榕树下”的掌门之一。

总而言之,在网络小说刚刚出现的98、99和2000年前后,在大门户还没有察觉到网络小说背后的巨大利益之前,网络小说一般有三个载体:bbs、论坛和个人主页。但是,不论是在什么载体上,让某一本网络小说广为流传的方式,就是转帖。那时候还不叫写手,作者们攀比的不是去入,不是比谁拿的稿费多,大家们所比的是文学性;只是好景不常,到了2001年就变味了,开始比起点击率来。对于网络小说的兴起,按照邢育森的观点来看,那是因为当时网上内容贫乏,贫乏是让网络文学兴起的一个重要促因。拨号上网速度很慢,看不了图片,玩不了游戏。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已经不看文学作品了,但上网以后没有东西可看,只好搞文学。网络这个能自由创作和发表的天地,激励了很多人本已熄灭的热情。然后,很多人在上面掘出第一桶金。当然,这第一桶金的数目不像日后那样夸张,2000年邢育森活得像个人样在台湾出版,台湾一家公司也就以500美金版权费买下改编权拍成电视剧。

我在个人的选择里,是不太可能把小说发布在bbs或者论坛里的,不是因为害怕知名度不够,而是就曾经当过管理员的经验看,在论坛里耕耘这一些,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不符合“复制粘贴”的惬意赚钱原则。那么,我似乎只剩下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个人主页或者文学网站。在这里,我有两个大的选择,一是榕树下,二是鲜网。有人可能会反驳,这些不仅仅是个人主页吧没错,但是在2000年的环境下,它们还不真正具备一个网站该有的特征。或许,以我个人浅薄的理解,个人主页之所以还不能叫做网站,那是因为缺乏了商业元素。个人主页不过是一种爱好,而网站,应该具备公司的特征。总结一点说,当个人主页不再松散而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时,才能叫做网站。后世里很多大的门户或者是知名的大型网站,十有八九都是从个人主页里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