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1(1 / 2)

。之所以在这个渡口看不到几个人,那是因为现在根本就是“忙线时间”。君不知,此时南澳虽然有渡船两艘,但是每天至少有14至16小时处于交通封闭状态要搭船过海的都清楚船到底是什么时候来,也只有不清不楚的才傻傻地在海边站着发呆。

生活在市区以及内陆的朋友或许无法体会到往返南澳和汕头之间的不便之处,如果你想体会的话,很简单,学我一样没事过来等等船,保证你能在深刻体会之后完成一篇优秀的“候船心得”。日后之所以会出现一个钟头一班船,估计也应该是市内里某位说得上话的领导在这里等船等到差点尿崩,俗话说得好,一切为领导服务,这才决定增加班次。事情都是很简单的,比如就业难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只要你把所有的领导都弄下岗,保证问题解决;再比如工资低问题,一样容易解决,只要让领导工资归零一次,保证该问题从此不成问题。人民都是没错的,错的只是领导。只是,就算到了2010年,南澳的交通依然非常难过,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莱芜顿时成为南中国最夸张的塞车地,一塞起来,那是摩托、轿车、越野、小巴、中巴和大巴都有,唯有单车还能马马虎虎地在缝隙中正常穿梭。

“怎么渡船也还没来啊”我很疑惑地问老政府,“那待会怎么过岛难不成南澳那边的人都不用过来的”

“搭快艇啊”老政府轻松地回答,“我们去找找看,我记得这里肯定是有人在开快艇的。”

答案是肯定的。学过那么一点点经济学原理的都能明白: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应。在没有日后大规模汽车渡船的日子里,也无法阻碍到南澳人与汕头人之间的交流,区区9公里不到的海域,理论上说,只要风浪别太大,运气别太差,弄个澡盆子都能将就着游过去

也是因为这个海岛县莫名其妙的交通,使得前来岛上旅游观光的旅客大部分只能待在港口郁闷,个别耐心不好的就急迫地寻求有没其他的过海途径,于是,港口附近的快艇依然生意兴隆。

我们五个人也没什么等待的心情,因为日以近中,肚子空空,都巴望着能早点过海,到那边去找点吃的果腹。这个时候,我也不忘埋怨自己,埋怨说为什么其他交通便利的地方别去,偏偏要来99年的南澳好好的第一次黄金周,怎么现在感觉像是在受罪呢

老政府很容易地就在岸边找到了开快艇的人,并且迅速敲定了渡费问题。现在的南澳还没有多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因此渡费并不如日后一般夸张,搭快艇过海也是一张就能搞定的。

“这就是我们要搭的船么”不觉得像是船,说是舢板还抬举。我估计南澳那边的交通工具最多就是摩托,因为汽车明显很难过不去嗯,也应该少有加油站吧

既然叫快艇,速度自然不能太慢。据说,如果天气好,不到20分钟就能过海,速度比日后的汽车渡船快上了一倍不止。

搭快艇,第一次搭快艇,晕船从不觉得,倒是觉得海面距离我很近。东西也都要用防水布盖起来,否则很容易就被溅上来的海水给沾到,然后迅速氧化生锈,为你上一节痛苦的化学实验课:验证盐溶液中的原电池反应能加快金属氧化的速度。是的,当初俺报废了一块手机电池,dv和相机很多外露的螺丝生锈,就是忽略了渡船上的颠簸,新单车过海,回来后全t生锈成二手了

望着那海面,我忽然想起了跟南澳有关的事儿。说的是南澳1号古船,简称“南澳1号”,是09年命名的,具体在07年就已经发现捞到了乌屿那边有瓷片,慢慢地还真捞到一艘沉船上来了当船被捞起来时,大家很吐血,船是明朝的,只是躺在了24米深的海底,个别水性好的一潜就能看到,没什么成就感。不过,就南澳的大陆架性质注定这里的海水也不可能有多深。

结束沉船的记忆再次抬头看时,一座“山”横在了眼前

外篇第15笔:南澳-5

南澳距离大陆也才不到9公里,只要不在晚上,站在这边都能直接望到那边;而晚上还是能看到点东西的,东北方向澎屿列岛东南侧为国际航线,能看到闪烁着不同颜色的航标灯。你想想,如果天气晴朗,在金门都能望到台湾,你知道金门距离台湾多远吗接近230公里

看着那个岛是越来越近,在我的眼中,总觉得看岛看看山没多大区别,准确点说,南澳就是一座长在海面上的山,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久远以前的这里,跟大陆连接成一片。同时,我也清楚,到了岛上,少不了的动作就是上坡下坡,路上一边是山,一边是海。

2010年,过海来回一次只要10元,加上单车的话成20,开着轿车就变成180,大巴过来直接升级到四位数可想而知,所谓“莱长1号”1000万的成本,其实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回笼资金,然后就是纯利润了。或许,也是看到这样的利润非常碍眼加眼红,于是,快到岛边时,我看到了几个桥墩,跟11年后在长山尾渡口所见到几乎一模一样那是南澳人一直期待圆梦的“胡子工程”啊只是区别与日后所看到的,此时几个桥墩安静地躺在那里。那就是南澳跨海大桥,从1995年2月开工兴建,但是同年断了投资商资金链,我数了数,一共有13个桥墩、台基桩建成后就睡在了海里。

老政府向船家问起了那桥墩是做甚的,船家无奈地说明了原因。作为海岛人,交通问题从来摆在第一位,别看现在有船可以开来开去,但是风大浪大时不能来,晚上太暗不能开如果能有一条大桥来连接,那该有多好啊起码交通成了全天候的,不用去看大自然的脾气和脸色。

对此,我深以为然,可能也是在日后,人们的闲钱多了,黄金周的次数也多了,游人数量一通猛涨,南澳顿时成了潮汕地区的香馍馍,特别是在看渡口所和港务公司只开着几条小船加舢板也能赚得盆丰钵满,其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人,那个眼红啊,就甭提了

大家想着念着要在这里分一杯羹,在看到了那13个孤独立在长山尾边的桥墩时,主意来了到2009年1月,桥墩们再次被12亿开行、信用社、政府投入的贷款资金那香味给熏醒过来,新南澳跨海大桥也再次开工如果建成了的话,大桥全场超过11公里,将成为广东最长的跨海大桥当然,距离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36公里,还远着呢只是,哥重生回来之前去南澳看过了,桥墩还是桥墩,只是数量多了一些,距离正式完工,恐怕要等到世界末日的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