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1 / 2)

因为来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赵红雨的父亲,是刑侦总队正在全力调查的万教授本人万教授的这个电话,告知了他赵红雨葬礼的有关安排,也邀请他一起为赵红雨送送行。

接到万教授电话时已经很晚了,邵宽城已经下班回到家中,但他还是立即给李进打了电话,报告了万教授来电的内容。他并不知道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小时里,对万教授的调查工作有了重大进展。万教授身上的巨额现金,按他的解释,是为了给妻子林白玉买车用的。但录像记录的取款日期,却是在林白玉被捕之后,且分三次取款。所以,为妻子买车之说显系说谎,而这笔巨额现金的真正用途,就显得倍加诡异

接到邵宽城电话报告时李进还在队里,李进在电话里的声音沉重而又镇定。

“明天是吗,万安公墓好,明天我也去”

第二天清晨,五点钟,邵宽城就起床了。六点还不到,他就等在了古都医院太平间的门口。早上七点万安公墓的车来,车到古都医院时邵宽城已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小时。这一次,他终于又见到了他的爱人。

八点钟,灵车载了红雨,驶出了古都医院大门。

葬礼果然简单,不成仪式。在一个单独存放遗体的小房间里,万教授和几位前来送行的人向红雨默哀片刻,遗体就被推到火化间去了。火化持续了一小时的时间,邵宽城帮助万教授将红雨的骨灰装进一只布袋,又将布袋放进一只天青色的瓷罐里,瓷罐置于漆木制成的骨灰匣中。在骨灰送往墓地的途中,骨灰匣就由他抱在了自己的胸前。

万教授的表情也很悲伤,保姆小刘扶着他,走在邵宽城身后,他的身躯有些佝偻,步履有些蹒跚,神情有些恍惚。邵宽城亲手把骨灰匣放入墓室后,众人一同默哀。

然后,安葬程序就全部结束了。

邵宽城似乎这才仔细看清了墓碑上的那两行字:爱女赵红雨安息慈父万正纲永悼。

二十四

更新时间 0719 23:25:41字数1686

从墓园通向公墓大门的,是一条数百米长的林荫甬路,万教授的司机老王和保姆小刘先走几步开车去了,万教授似乎还不能从伤感中走出。他和李进并肩在前,邵宽城和井探长等人缓步于后,向公墓门口走去。

在这段缓慢的路途上,李进与万教授之间,发生了一场交锋。李进在明确表示万教授存在犯罪嫌疑的前提下,建议他进行测谎。

万教授愣了片刻,摇头:“不,我不测谎,这是对我的污辱”

李进冷冷说道:“测谎技术科学完善,世界各国司法通用。如果能够通过测谎,就可以排除嫌疑。如果不能,或者拒绝测谎,那就不可能摆脱犯罪的嫌疑”

万教授彻底怔住。他是一个雄辩的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一向雍容自若的人,但此刻,从未有过的,目光僵滞,无语应答。

安葬赵红雨的当天下午,赵红雨的父亲走进了西京公安局刑侦总队一间测谎室里,坐在了一组测谎仪前。他的脸上肌肉紧绷,他的表情看不出究竟是庄重和坚定,还是紧张与不安

漫长的测试结束后,局长目视几位专家,首先开口。

他说:“我只问两句话,第一句话,根据你们的测谎结论,万正纲的嫌疑可以排除吗”

测谎专家们对视一眼,为首的一位回答:“不能排除。”

局长问:“可以认定吗”

专家回答:“可以认定”

局长沉默了两秒钟,说:“好,我问完了。”

邵宽城随着李进和井探长一行走进总队会客室时,万教授从桌前缓缓站了起来,他的面目似乎恢复了平静,已经完全镇定下来。李进还未开口,他便首先问道:

“今晚七点要录制唐史讲坛,我还能去吗”

李进没有回答,沉着喉咙反问:“石椁是在迈克里诺斯的手上吗”

万教授沉默片刻,心照不宣。他同样没有回答,而是再次发问:“今晚是我的最后一场讲座,可以让我善始善终吗”

李进意味颇深地问了一句:“你讲的,是唐史吗”

万教授的回答,如同在电视荧屏上的语调一样,从容而又平缓:“我讲的,是唐史中最辉煌的一段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叫做开元盛世。”

唐史讲坛的录制到这一天晚上为止,正巧是一个完整的章节。万教授与西京电视台签署的合约,就是由他从唐初的贞观之治一直讲到开元盛世。开元年的结束,也标志着唐代鼎盛时期的结束。

这天晚上万教授照例化了淡妆,照例衣冠楚楚,出场时台下照例掌声热烈但邵宽城看得出来,万教授虽然保持了刻意的镇定,却是从未有过的老态龙钟邵宽城记不得自己当时是否听得清万教授都讲了什么,他只记得除了万教授苍老的声音外,整个会场静得出奇。

“上次说到,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深夜奉旨进宫,是唐代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也是至今不解的一桩历史谜案。那天夜里他们究竟是被诱骗进宫,还是蓄意谋反,正史野史说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