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尴尬全被年长一些的警察看在眼里,年长的警察暂时没有作声,只是看他如何应付这种局面。
“呃,是这样的,你们”年轻的警察大感狼狈,对成年人可以晓之以理,喻之以利,动之以情,可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难道跟他们说只要不告诉别人就给他们买玩具吗
方正好看了那个年长些的警察一眼,进来后一直是这个年轻的警察说话,而年长的默不作声,现在看到年轻的陷入尴尬的局面,他也不动声色,显然两个警察的关系不是那么好。
“如果你们不说出去的话,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好不好”想来想去,年轻的警察还只有利诱这一途。
“不好,动物园有什么好的,里面的动物全被圈在笼子里,又脏又臭,还没有自由”方正好说了一句让两个警察刮目相看的话。
年轻的警察终于发现,在方正好与陈爽两个人中,方正好是起决定作用的人,他决定集中力量来说服方正好:“那样的话,我带你们去游乐园”
“那是小孩子玩的地方,不去。”方正好撇着嘴:“叔叔你这么大了还要去游乐园,真是不害羞”
年轻警察额头明显冒出了汗,青筋一跳一跳的,他强忍住怒火:“你要怎么样才肯不说”
方正好把下巴一昂,露出一副叛逆少年的神情:“我就要说”
“你敢”年轻警察啪地拍了病床一把,方正好立刻把嘴一扁,露出一副要哭的样子,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在装的,不过那又怎么样,年轻的警察毕竟是在威胁他。
“咳”年长的警察见时候差不多,他终于出声了:“方正好,你是男子汉吧”
方正好挺起胸,这个年长警察明显就有经验得多,说话直指人心,虽然自己的心理并不真只是十二岁的男孩,可还是要配合一下,免得他们起疑心。
“那些坏人,你想不想把他们抓住”
方正好和陈爽异口同声说了个“想”字。
“如果你们到处说这件事,传到了坏人耳朵里面,坏人会怎么做”
方正好有些鄙视这个年长的警察了,这分明是小瞧他的智商,不过他也已经玩够了,此行的目的达到,早点回家才是正途,因此他示意陈爽回答。陈爽立刻举直一只手:“我知道,坏人听到了会逃跑”
“对,为了方便警察叔叔抓住坏人,所以你们暂时不能把这件事情说出去,这是警察交给你们的任务,能不能完成”
换了普通小孩,恐怕是没办法拒绝这样的“任务”,渴望长大、渴望被当作大人来看待,让他们会为这样的“任务”兴奋不已。虽然陈爽很聪明,也不例外,她看了方正好一眼,用力地点头:“正好,我们不说出去”
“不说就不说吧。”方正好反应很平淡,这让年长的警察有些失望,不过无所谓了,至少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他看了窘迫地坐在一边的年轻警察一眼,目光中露出笑意。
五、隐患
第一卷 城市英雄 五、隐患
房间的灯没有打开,在一片黑暗中,两道淡白色的银龙分外明显。
两条银龙时伸时缩,按照某个奇妙的节奏不停变化,如果有夜视能力,就可以看出这两条银龙来源于一个少年的鼻中。这是少年在吐纳时呼出的气流,可即便是冬天,呵出的白色也不可能象这两条白龙一样凝而不散。
少年约有十五岁,进入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喉节已经很明显,但是五观与皮肤都很细致,看起来倒有点象个女孩。嘴边还没有长出小胡茬,只有一些淡淡的汗毛,这使得少年还带有三分稚气。
许久之后,少年将两条银龙收入体内,身体剧烈地抖动了一阵,浑身骨骼都发出噼噼叭叭的炒豆般的声音。
在身体恢复平静之后,少年睁开了眼,他的眼睛非常清亮,仿佛还处在幼儿时期,是那种山泉一般的清澈。当少年微笑的时候,他的眼睛会微微弯起,嘴角边浮现出两个淡淡的酒窝,如果是女孩,一定能迷倒无数萝莉控们。
少年从床上下来,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开了台灯。灯光下,这间小小的卧室被无数的书籍所包围着,既有他这个年纪的少年所必备的教科书,也有诸如资治通鉴、四库全书这样显得有些不适合的大部头,还有诸如c语言编程之类的计算机书籍,甚至篮球实用攻防技巧之类的偏门书都可以找得到。
少年看了看挂钟,才三点一刻,他嘟囔了一句“看书吧”,从书堆里翻出一本石油战争开始看了起来。他仿佛不知道疲倦,坐下去后除了每隔一小时左右站起活动,就再也没有上床休息。
自从三年前桃林道观的经历之后,他就几乎夜夜如此了。别的同龄人每天要有至少八小时的充足睡眠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发育,他则只需三到四个小时,因此,他可以利用的时间就比别人多得多,为了打发多余出来的时间,看书就成了他最大的消遣。他虽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一目十行也差不多了,时间又充足,于是便积累了这么一大堆书籍。无论是有用还是无用,至少可以让他觉得生活充实。
课本上的那点东西,早就不能满足他了,十二岁的当年,他已经把整个中学阶段的课本全部看完,甚至开始接触医科的大学本科书目。到了后来,他把兴趣转向了非教辅书籍,一个又一个的新天地在他面前打开,让他惊讶的同时,也极为钦佩现代人的创造能力。
这在他还是“仙长”的时代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时间就在阅读中流逝了,早上六点半,他准时推开房门,父母还在沉睡,只有在毕业班就读者学生才需要这么早起来。
背上自己的书包,方正好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在楼道口遇上同样轻手轻脚出来的陈爽,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什么话都没有说。方正海把陈爽的书包接了过来,很自然地挎在自己的肩上,比起他没装多少东西的书包,陈爽的至少要重上三四倍。
这是学生的悲哀,虽然国家政策要求提倡素质教育不能搞应试教育,但事实上高考、中考这两根指挥棒不发生质的改变,素质教育永远只是一句空话。甚至适得其反,为了应付这所谓的素质教育,原本就背负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