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经过精心培训的歌伎,通常对绝世才子近乎狂热的崇拜。面对一位才华横溢、位高权重、俊朗阳刚的才子,三名歌伎的眼神中满是迷醉与热切。似这等人物,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人家要有兴致的时候才会看你一眼,持才自傲、欲拒还迎的套路是绝对行不通的。即便得侍枕席,春风一度,也称得上是天赐机缘。日后在同行姐妹眼中看来,必然身价百倍。
而杨致想的却是另一码事。以李照与香怜为例,自己诸多属下当中,有一支为数不少的光棍队伍。像这样不要白不要的三个优质美女,若是浪费,简直是犯罪。与其留给周仁杰送人祸害,还不如接收过来留作“赠品”。
顺水推舟的应承道:“周大人既是雅人,更是妙人啊本督那便愧受了,日后自当与周大人多加亲近才是。”
价值百万的宅院、美婢、美酒佳肴、歌伎轮番奉上,没有一样你说不要,能不想“多加亲近”么周仁杰笑眯眯的道:“承蒙侯爷谬赞,下官敢不从命下官还招揽了几个美姬,正命她们在习练胡舞。侯爷若觉菜肴尚可入口,下回赏光驾临,或可先睹为快。”
说到这里,僚属师爷神色怪异的附耳低声禀报什么,周仁杰的笑容瞬间冻住,愕然直言问道:“侯爷,莫不是今日下官招待不周,有所得罪为何骤然遣派衙役围住此处”
“周大人误会了。”杨致笑道:“本督初来乍到,下人唯恐有大胆狂徒威胁我的人身安全,是以擅作主张,前来接我回去。周大人无须紧张。”
杨致身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威名,周仁杰根本不相信是杨致的下属擅作主张,更不相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但又实在想不出杨致有什么理由这么做。
一时莫名其妙,满头雾水。只是尴尬的道:“下官虽然不才,但金陵一地治安尚可。侯爷名震天下,定然无人胆敢冒犯虎威。”
说到菜肴,杨致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问道:“属下们风声鹤唳,倒让周大人受惊了。今日菜肴确然是人间美味,本督亦好此道。不知周大人可否命厨娘现身一见”
两名美婢与三名歌伎,周仁杰连眼睛都不眨的说送就送了。说到厨娘,眼中却不易察觉的掠过一丝犹疑,并不主动开口相送:“所作菜肴能得侯爷赞誉,乃是厨娘的无上荣幸。有何不可来人,命厨娘云娘前来拜见侯爷”
过了片刻功夫,名叫云娘的厨娘应命而来。大约三十岁上下年纪,或因职业关系而身材颇显丰腴,面容则与普通仆妇无异,浑身上下收拾得十分整洁干净。
听到东主周仁杰介绍了杨致的身份,并未下拜叩首,只福了一福:“民妇见过侯爷。”
厨娘到来之后,杨致胸前的温热感竟然重又升温略一点头,两眼直视云娘。云娘与他的目光一碰,立即垂下头去,不再与之对视,杨致却又将目光移向她的双手。
在周仁杰看来,云娘除了一手卓绝的厨艺,无论年龄、样貌、身段都平庸之极,见到杨致的局促举动,也实属正常。而杨致的反应则令他心里直犯嘀咕:所谓萝卜白菜,各喜各爱。莫非这位大爷口味偏重,竟是好这一口否则老是盯着一个厨娘看什么看
只听杨致轻笑道:“大娘真是好手艺我曾亲手做过一道菜,今日机缘凑巧,想就这道菜的做法,向大娘讨教一二。”
第311章七喜之首
这个年代称呼年岁稍大的仆妇为大娘,不乏尊重之意,并无不妥。
像周仁杰这样八面玲珑的心思机敏之人,已隐然想到杨致突然遣派衙役围住精舍,十有八九与厨娘云娘有关。虽然看似不动声色,目光中除了先前的犹疑,又多了一丝担忧。这位大爷不会当真生冷不忌,将云娘与三名歌伎一同“接收”过去吧
云娘谦道:“侯爷过奖,民妇惶恐。些许微末技艺,难得侯爷垂青不耻下问,民妇必会知无不言。”
云娘的回答不卑不亢,却不再抬头触碰杨致的目光。杨致胸前温热不减,周仁杰与云娘的反应,都没能逃过他的眼睛,愈发有意出言相试。笑道:“去年我在蓬莱,曾亲手做过这么一道菜:先设一陷阱,几近凝结的膏油注入其中至半,将活物诱入陷阱,任其扑腾挣扎而死,尔后取而食之。不知大娘可曾听说过么”
杨致所说,正是当日独力应付刘二、陈五及朱灵儿的合力刺杀,将三人诱入陷阱生擒的情形。
我中华饮食文化自古以来便是丰富多彩,例如生吃猴脑、活烫驴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手法,数不胜数。知晓其事的人,自然能够听懂杨致在说些什么。不知其详的人听来,则会以为真是在探究菜肴烹饪,也不会觉得太过新鲜。
云娘始终没有抬头,看不到脸上是何表情。杨致只看到她眉锋稍稍一抖,答道:“侯爷此法,民妇从未听闻。但有机会,定当一试。”
“那是最好不过。”杨致嘿嘿一笑,起身拱手道:“周大人,叨扰了。下回再有珍馐佳肴,可要记得叫本督前来品尝啊告辞”
周仁杰正自懵懵懂懂不得要领,也不挽留。当即命人准备马车将三名歌伎送去杨致居所,自己恭送杨致出门。
杨致也命曹云程将一众扈从撤去。回到居所之后,无心与三个心怀忐忑的歌伎过多啰嗦。向两名美婢简单交代几句,带她们先行安置。
张干、高可竞与薛青云都已从客栈搬来同住。杨致反复阅读三人的命题文章,张干与高可竞阅历丰富,官场经验老到。虽于诡道暗斗并不陌生,却偏重阳谋。薛青云则恰与二人相反,做派和杨致相近,偏重结果,对过程倒是不怎么讲究。
对于署官品阶。三人的观念与苏子明不谋而合,均认为理应着眼长远,品阶不宜过高。
凭心而论,三人各有所长,杨致对他们的才干是比较满意的。也不与三人商量,便直承其事:有意任命张干为金陵海关分署经略使,正七品。任命高可竞为余杭海关分署经略使,同为正七品。
因为皇帝明旨诏令,将海关总督衙门驻所设于金陵,杨致必然在此呆的时间相对较多一些。但很难常驻。需要一个极善机变的能干之人,应付四面八方的诸路神佛,署理海关总督衙门的日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