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的密议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关乎太子的惊天阴谋能否如愿以偿的关键人物,现任枢密院太尉卫肃。没有皇后、内廷禁卫将军赵天养与卫肃暗中策应,太子断然无法控制长安局势。如果不借助卫肃在军中的崇高威望与太尉之权。要撇开耿超等宁王一系禁军高级将领,全面掌控禁军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人与卫氏父子关系匪浅,尤其是杨致,想到深处情不自禁的自脊背后生出一股彻骨的寒意:卫肃为人勤俭朴实。向来自律甚严。担负讨虏大将军一职长达十余年之久,统领四十万重兵兢兢业业戍卫北疆,殚精竭虑抗击突厥未有丝毫懈怠,深受皇帝信任和兵士拥戴。杨致征战大漠时虽未直接受其统辖,却对他十分敬重。卫飞扬智勇无双少年英雄。既与杨致有八拜之交情同生死,又有师徒之谊。
这父子二人一个是大夏皇帝一人之下的最高军事长官,一个是统兵十万坐镇金陵的勇毅大将军。可他们眼下还各自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一个是太子的岳父,一个是太子的小舅子。如若太子事成,他们自然是一荣俱荣。如若太子事败,卫氏父子即使没有参与其事,也势必受到牵连,说不定还阖家性命难保。
徐文瀚志怀高远,一心为天下百姓苍生谋福利为己任。太子弑父篡位不说绝不会为他深入骨髓的忠孝思想所接受。而且很有可能引发大夏内战导致生灵涂炭,与渴盼安定的百姓福祉大相径庭,这也是徐文瀚绝对不能容忍的。杨致为实现一世吉祥人生理想的苦心谋划刚刚起步,太子将来是否会放过他尚未可知,若是大夏内乱,前头的一切努力便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太子的背后就是皇后与李氏一族的老牌豪强势力,一旦得势,皇帝赖以替代李氏的秦氏只会死得很难看
说穿了就是不管杨致与徐文瀚和秦氏一门从前与卫肃父子关系如何深厚,在太子谋逆篡位一事上,却是无可调和的切身利益冲突。冲突双方为了保全各自的身家性命。除了死磕到底都别无选择
杨致与徐文瀚都是思维慎密心机深沉之人,对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十分透彻。二人互望一眼,脸上神色都极为复杂。
徐文瀚凛然说破道:“三弟,现在你知道我为何忧虑深重了吧想到焦躁处是夜不能寐啊愚兄宁可玉碎身死。也不做那苟求富贵的无耻之徒我记得你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我并非迂腐之人,岂能徇私情而舍大义日后若是逼不得已要与四弟父子为敌,但愿都莫留半分情面”
于杨致而言,所谓顾全大义充其量是顺便,未必就能有徐文瀚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在他看来徐文瀚纯属废话。真到了那一天,双方就是你死我活了,哪儿还容得讲什么情面有半分手软
“太子虽是铤而走险,但每一步算计都十分到位,可见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蓄谋已久。卫大将军必然已牵涉其中,四弟事先并不知道这次出征能官封勇毅大将军,是否知情恐怕还在两可之间。现在还说不了那么远,等到了图穷匕见的那个份上再说不迟。”
“我们还是就事论事吧如果是有人有意向周挺下毒,无非是想除掉他取而代之。因为想要接掌禁军兵权的话,死心塌地忠于皇帝的周挺就是最大的绊脚石大哥怀疑有人下毒暗害周挺,有何凭据”
徐文瀚答道:“并无凭据。周挺虽年过五十却素来体健,此番毫无征兆的轰然病倒,本就令人感觉甚是蹊跷。且症状甚怪,初时几日每日呕血数次,自称眼前天旋地转,四肢麻木无力。歧黄之术我自问不差,御医并不见得比我高明,可竟看不出所以然来。我探视当日曾密嘱周夫人与周家二位公子亲自负责大将军进水饮食,御医所开药方抓药照煎,但暗中倒去不服,改按我另外开具的药方煎服。如此五六日后,周挺不再呕血,病情渐有起色。不知此事能否算是凭据”
杨致默思片刻,又问道:“这确实算不上什么凭据,但周挺遭人下毒暗害已是毫无疑问有没有取他从前的饭食与药渣验看”
徐文瀚皱眉道:“这一节我早已想到了。我再三嘱咐周夫人与周家二位公子切莫声张,分别取了饭食与药渣以狗试之,毫无中毒之状,故而我只是说怀疑,尚不能完全肯定。”
杨致自然而然想到了与玲珑重逢之时,张博虎在茶酒与檀香中分头下毒,要两样药物一同作用才生奇效,只取一样很难验出有毒与否。
恍然点头道:“那就是了。大哥,你错就错在分别二字。对方行事非常谨慎,如果以剧毒药物致使周挺暴毙,越王与你们四位监国重臣定会下令彻查此事,卫肃找不到任何阻拦的借口。而禁军大将军由谁接任一事,也势必会搁置不议。若是周挺病倒之后拖些时日不治而亡,那便什么都说得过去了。”
“况且对方盯住的是禁军大将军这个要害位置,并非一定要取周挺性命,只要有了他病重不能理事这个由头,就可找人暂代。论战功与资历,耿超都无法与张天行相比。如此一来,卫肃提出由张天行暂代禁军大将军就是顺理成章了,周挺本人与你们另外两位监国重臣也无从反对。”
徐文瀚冷冷道:“以迎接皇上班师还朝为名肃清宫禁,以晋升十数个看似无关紧要都尉为名部署城防,再以周挺重病不治为名取而代之执掌禁军,可谓环环紧扣啊我急召你回京,就是为了不让太子与卫肃的如意算盘得逞。耿超与张天行在军中声名人望远不及你,由越王出头提议,王相与我从旁力挺,推举你暂代禁军大将军一职你行事素来狠辣,又有御赐金牌在手,要执掌禁军断非难事只要有你在,长安就不会轻易落入太子手中”
“我连日苦思,这还只是第一步。你取代周挺成为监国四重臣后,卫肃便已成孤掌难鸣之势,于兵事上也不是他的一言堂了。第二步至关重要,那就是说服耿超与我等合作,遣他领兵出长安迎皇上还朝。太子若是行事果决的心狠手辣之人,皇上应是已然无幸,那便需全力抢回皇上的尸首,才能揭露太子谋逆篡位之奸但我看太子平日的优柔寡断不像全然是装出来的,在卫肃尚未掌控长安之前,或许还不敢伤及皇上性命。总之皇上无论死活,只要生能见人死能见尸,那便一切都好办。”
“第三步便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