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于关中贫苦农家,少年时迫于生计投身军伍,历经三十余年浴血拼杀而至官拜威权最重的讨俘大将军,是举世公认的大夏第一名将。据说身居高位的卫肃从不忘本,为人谦和作风勤俭,广受边塞军民爱戴。
耿超奉调回京不到一年便重归卫肃部下,由于朔方兵马调动频繁,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并未引起多大的轰动。杨致与绝大多数突袭军团的兵士一样,还是第一次来到北地边塞,对朔方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好奇。
军团入城驻扎后,卫肃连续三天都召见了耿超,想来是商议拟定作战计划。四十万大军中谋士众多战将数百,像杨致这样的五品参军自然不够级别参与,唯有安下心来耐心等待。卫肃早已精选出会说突厥语又熟悉塞外地形的一百朔方骑兵,两日后便编入突袭军团担任向导和通译。
耿超派出了十余批小股斥候深入草原大漠,在城外苦熬一冬的突厥骑兵对朔方的袭扰也日渐频繁。一场夏帝与拖都可汗共同需要的战争,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但杨致隐隐感觉到卫肃与耿超似乎还在等待着什么,难道是在等天气
整整十天过去了,仍然毫无动静。自突袭军团进驻朔方后,耿超只下了一道军令:整装待命。兵士们一个个都像关在笼中的小老虎一样将牙齿和爪子磨得锋快,都快憋出病来了。
这天耿超回营后主动找到杨致:“杨参军,大将军命你即刻晋见。”
此时日已黄昏,卫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越级召见难道还想请杨致吃晚饭不成杨致对这位威名赫赫的大将军心仪已久,也无心详究耿超酸溜溜的表情,马上动身前往大将军中军行辕门外求见。
令杨致大感意外的是,卫肃居然是在私人住所的厢房内接见他,而且真的是吃他吃晚饭。
卫肃既是杨致现在的顶头上司,也是结拜兄弟卫飞扬的父亲,于公于私都应大礼参拜:“骁骑将军耿超帐下参军杨致,叩见大将军”
卫肃大约四十五六岁年纪,肤色黝黑面容清瘦,身上的靛蓝布袍已然洗得发白,与传说中豹头环眼威风凛凛的盖世名将经典形象相距甚远。若是往常在外路遇,十有八九会被人看做一个寻常乡农。
“贤侄不必多礼。”卫肃扶起杨致随和的道:“连日军务繁忙不得脱身,直至今日才有闲暇召贤侄一会。近两个月犬子在家书中提到最多的便是贤侄,飞扬说你们名为兄弟实为师徒,有劳费心了。坐吧,我们边吃边聊。”
房中桌上已摆好酒菜,不过两荤一素一汤而已。杨致在这个世界见过的大人物好像都没什么架子,也不怎么讲究排场。皇帝和越王如此,卫肃也是如此。
杨致恭敬的道:“小人对大将军景仰已久,今日能得赐见已是万分荣幸。飞扬勤奋好学且率性至诚,实乃大将军教子有方,如此谬赞令小人汗颜无地。”
卫肃亲手将二人面前的酒杯斟满:“大丈夫处世理当待人以诚,有时却也要韬晦含光。飞扬不善此道,将来恐怕少不了要吃苦头。贤侄,我敬你一杯,希望日后能对小儿多加指引教导。”
知子莫若父,卫肃说得极为诚恳。杨致也不是什么拘泥于礼法陋规的人,仰头一口干了:“兄弟相交贵在交心,小人自当尽力。”
卫肃点头道:“贤侄到耿超帐下任职可与他相安无事,这份心境实属难能可贵。今日我还怕你难做,便让耿超传话召你前来,看来是过于小心了。皇上看人向来眼光奇准,你这个参军担子不轻啊”
一个统率数十万大军的大将军竟如此心细,杨致不禁有点感动。只见卫肃起身在书案上取过一纸文书:“这是半个月前附同圣旨以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皇上给我的旨意只有两个字:读懂。”
卫肃感叹道:“这十六字可谓道尽突厥屡屡得手难逢一败的精髓,我品味良久,眼前是豁然开朗啊皇上召耿超回京练兵,正是为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皇上圣明长江后浪推前浪,良马自有伯乐识,贤侄必不会久居人下。”
杨致隐隐觉得这纸文书有点眼熟,可不就是自己那篇十六个字的光辉策论他做梦也没想到会让皇帝与卫肃这么重视,顿时闹了个大红脸,一时不知怎么回话才合适。
卫肃见他脸红耳赤,晕晕乎乎似乎面带愧色,淡淡笑道:“来,我为你这策论再敬你一杯。”
二人干了之后杨致又回敬一杯,卫肃就唤来近卫把酒收了:“本来军中严禁饮酒,我今日已是破例了。待大破突厥之日,再请贤侄痛饮。”自嘲的一笑道:“不过边塞气候严寒,加之兵士们难免偶发乡愁,若想真正禁酒却也不易。所以只好战时严禁,平日兵士们只要不醉酒闹事,也不好穷加追究。”
卫肃绝对是杨致前世今生所见过的最为随和可亲的高级将领,底层兵士大多是寻常百姓人家子弟,难怪能在他们心目中享有如同巍峨山峰般的崇高威望。
卫肃只吃了一碗饭便放下了筷子:“我有胃寒之症,贤侄不必拘礼,切莫浪费。”
三月中旬的北地边塞仍是春寒料峭,若不吃饱漫漫长夜确实难熬。杨致也不客气,足足干下去四大碗饭。卫肃神色复杂的问道:“贤侄,你任参军后可向耿超献有什么计策”
“没有。耿将军自抵达朔方后,还不曾升帐议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卫肃眼神深邃的望向远处,缓缓点头道:“出征只在这几日,否则便要误了农时了。你且退下吧”
这句不着边际的话让杨致告退后挠起了脑袋:出征为什么会跟农时扯到一起
第042章兽性
大夏承继了前朝屯垦移民的戍边政策。罪不至死的囚犯只要有乡邻具保,前往边塞定居便可免罪,中原内地的赤贫农民也可向当地县府申请前往。由朝廷统一按人头分给土地,免费提供农具种子。土地自古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尽管朔方前线气候严寒战乱频繁,但历年来自愿移民的罪囚和中原贫民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