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11(2 / 2)

“六哥,我看你还是在别在这里了,还是好好的去和你手下的那些大臣们,交流一下吧,免得冷落了人心,要知道,眼下他们可还是有着大用”高全弘回过头去,看着那边那些依旧是兴高采烈的大臣们,笑着说道。

“哼,就凭他们”高全武闻言看向那些大臣们,眼睛里还带着几分轻视的神色,对于这些墙头草,他实在是不怎么放在心上,好一会儿之后,才点点头:“好,不管怎么说,眼下,还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说完,高全武转身便朝着众人那里走过去,而他身后的高全弘,看着高全武渐渐的走入到人群中,这才回过神来,学着方才高全武的样子,仰着头看向窗外的景色。

“天色,已经黑了呢”高全弘眯着眼,喃喃自语般的说道。

然后,高全弘站在那里,许久都未曾离开。

种家军东进的事情,眼下颇有些愈演愈烈的形势。

之前的时候,在收到了种师道和种师中请立六皇子为储君的奏折之后,高藏昊虽然大怒,但是却急调原本戍卫河东的高宠回京,大概是很清楚,这京畿附近,可是没有能够抵挡的住种家大军的队伍,而河东的地方再重要,也比不得帝都的安危重要。

没了最后的抵挡,种家军一路急行,几乎是畅通无阻的便来到京畿地区,一时间,形势上变得骤然紧张了起来。

而这段时间,虽说官家已经急调了徐国公队伍前来卫戍帝都,但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他们也没有闲着,奏请官家之后,也是急调周围州县的厢军前来抵挡种家东进的脚步,对于他们的动作,官家自是一一答应,没有任何不允。

然而厢军毕竟只是厢军,一来战力上本就有着差距,二来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毫无章法和配合,在种家面前,几乎是一触即溃,几场大战下来,种家军都没怎么用力,就将他们打的溃不成军,几乎是一败涂地。

四皇子有心想要请澹台龙舞带兵,但是被官家以澹台龙舞乃东军主帅,不能另遣他用为由,驳了回去。

在一片人心惶惶之中,种家大军,距离京师,不过只有二三十里之遥,已经兵临城下

今日第二更,求收藏,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479章 兄弟和舆论

自从听到种家军已经快要兵临城下的消息之后,几乎整个汴梁城里,都是一片人心惶惶的景象。

那些习惯了“天子脚下”的京城人们,此时也是没有了往日里那高高在上的心里,平日的生活里,都带着几分惶恐的神情,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京城是不是会陷落。

这可是立国一百多年都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就连朝堂之上,也是吵翻了天,关于是否顺应种家的要求,册立六皇子为储君的事情,几乎是吵得不可开交。

反对的人认为,种家如此胆大妄为的走出这一步,就这么带着大军兵临城下,干涉立储之事,简直就是大忌,别管这背后是不是有某些人的授意,但是朝廷就是朝廷,怎么可以就这么向他们低头,要是此例一开,那朝廷可就颜面扫地,以后如何降服众人。

而拥护的人则认为,如今形势已经万分危机,况且以当前京畿附近的兵力来看,虽说是有着禁卫军,以及徐国公所率领的队伍,但是想要击败种家,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办到的事情,君不见在三皇子和四皇子的建议之下,调动周边厢军前去阻拦,但是却大败而归,索性不如就按照种家的要求,册立六皇子为储君,毕竟六皇子的优秀,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一时间,这朝堂之上,众说纷纭,每个人都不甘示弱一般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不过好在这种家的大军,并未直接降临到帝都城外,而是在城外三十里处停下了脚步。安营扎寨,暂时并没有做出什么攻击的姿态。

“六哥。您这是这城中的禁卫军,不过就是些外表光鲜的主罢了。你应该最是了解,不会是怕了不敢攻过来吧”六皇子府上,高全弘有些不解的对着高全武问道,看起来似乎是有些不太明白高全武的用意,这都来到城外了,为何不抓紧时间攻过来。

“你不懂,不是不敢,而是不能”高全武坐在主位之上,听到高全弘的话之后。沉默片刻,才对着高全弘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说道。

见高全弘似乎是有些不太明白,高全武便又耐心的为他解释着:“之前的时候我兵行险着,亮出底牌,抢占了眼下的先机,父皇一直都没有任何的表示,显然,我所做的这些,尚在父皇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毕竟他想看见的,便是我们当中决出最强壮的那一个,无论是使用什么手段,所以我才让两位老相公带兵直逼京城。不过这里面,更多的只是做出一种姿态,也或者说是逼宫也可以。然而一旦真的对京城展开攻势,那就不是逼宫。而是造反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高全武稍稍顿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看着高全弘,继续开口道:“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那便是在裸的打父皇的脸了,真要是触犯了父皇他的底线,你可不要真的以为,他拿两位老相公这几万人马没什么办法”

听到高全武的话,高全弘犹豫了一下,然后才有些不甘心的对着高全武问道:“那就这样干等着不成若是父皇他一日不做决定,种老相公他们就一天在那里待着”

听到高全弘的话,高全武也是不由得有些沉默,好一会儿才幽幽的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不过你放心吧,这么多的大军围着城,不用多了,最多一月,光是城中的那些言语,就足以让父皇下定决心了”

确实如同高全武所说,这京城不比别的地方,权贵甚多,商业繁华,却不产粮,真要是这样被围上一月,先不说那些权贵们损失的利益会让他们坐不住,就算是那些老百姓们,恐怕也已经乱套了。

不过于此同时,这汴梁城中,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大街小巷,先是传遍了此次大军围城的前因后果,重点突出了种家老相公的要求之后,又以更加猛烈的姿态宣传着四皇子积极奔走,抵御大军的形象,虽说其中三皇子也是有所提及,但是跟四皇子比起来,力度简直是不值一提。

能做到这些的,自然便只有身为秘书监的白清了。

也就只有从后世来的白清,才知道舆论也是一道足以定乾坤的强大利器,而等到白清所操纵的这一切铺天盖地般的宣传一出,虽说并没有指名道姓的去说六皇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眼下四皇子的形象,却是一下子在百姓心中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