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降宁死不降”先是山顶站着的禁卫军高声大呼,然后那些已经奄奄一息的禁卫军们也沙哑着嗓子,低声说着,这声音热血沸腾,不间断地大呼起来。一时间,烧香台上数百残余的禁卫军军大声高呼、声若奔雷。
“罢了,罢了,父皇身死,你们,便为他殉葬吧”
少武恒勇沉默良久,看着残余的禁卫军,脸上突然多了一分凌厉。
“射”
一声令下,战鼓擂响,
“咻咻咻咻”
数以千计的弩矢呼啸着越过宽阔地地面。袭向烧香台之上。弓箭射程远达一百多步,烧香台只有百余米高,可以说,除了山巅那一点地方,整个山巅都在弓箭射程之内。
可怜此时小小的烧香台之上挤满了三百禁卫军残兵,早已是人挤人、人挨人,说是一个巨大的箭靶也不为过。眼看着庞大的箭幕飞来,禁卫军们却根本无处可逃,只能惊恐地互相推搡逃命,哪有一点刚才像豪情万丈、誓死不降的勇气。
霎那间。箭幕袭至,几乎箭无虚发,直绽开血花万朵,烧香台上立时到处都是禁卫军们剧痛哀嚎地惨叫声
一时间,禁卫军们除被大量射杀外,亦自相推搡、践踏,死伤无数,甚至原本还能勉强还击两下的“天子剑”也很快就被纷乱的禁卫军搅得没了阵形,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境地。
在这样纷乱的局势下,军纪就是一张废纸。禁卫军们自顾不瑕,亦对此纷乱的局势束手无策
这时候,个人武艺的高强与否对于你是否能够生存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运气要够好,否则不被密集、连绵的箭雨射死,也会被乱兵挤死、踩死
“咻咻咻咻”
眼看着大量地禁卫军们在箭雨中拼命地挣扎,骁武军们并没有什么怜悯之心,第二波箭幕仍然是撞踵而至,顿时又在烧香台上掀起一波腥雨血雨。不时的有禁卫军从山腰跌落、滚下,也不知是被射中的,还是被同伴们推挤下来的
接着便是第三波、第四波、第五波骁武军弩兵们一口气将一壶二十支箭眨眼间射得精光。一时间,小小的烧香台之上。转瞬遭受了不下数千支箭雨的密集覆盖,原本人群拥挤的烧香台上已是人间地狱。
从山顶到山腰,四处都是枕籍的死尸和哀嚎的伤兵,那滚滚流下的鲜血几乎汇成了小溪,将烧香台附近地山林染成了赤红色。
“咚咚咚咚”
又一轮战鼓擂动了,接受了后勤兵箭支补给的骁武军弩兵稍稍歇息、便再次张弩。
“咻咻咻”
天地间再次充斥着那令人耳鼓发麻、令人肝胆俱裂的尖啸声。小小地波丘再次被连绵的箭幕所覆盖,到处都是乱挤乱逃地士兵、到处都是中箭后的惨叫声,小小的烧香台失去了青翠的绿色,被一层刺目地血红所覆盖
终于,骁武军弩兵将第二壶箭也射得精光,在心满意足的同时,双臂也肿胀得几乎不能动弹了。弓箭虽利,但对弩兵的臂力要求极严,单人连发四十弩就连便强壮的骁武军弩兵也会感到非常吃力
而此时地烧香台已经变成了一座血海地狱:到处都是死尸、到处都在流血,半个时辰之前还是人头涌动的热闹景象,现在却已经没有多少生气。放眼望去,除了尸体、还是尸体,竟是看不到有多少还能站立的禁卫军士兵。
的确,在近万支弓箭可怕而准确的攻击过后,拥挤的烧香台上还能生存下来的士兵不能算是奇迹、也要算很走运了
“一个不留”
少武恒勇看着满地血尸,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悲愤,他仰天咆哮一声,下达了最狠的命令。
“杀”
转眼间,烧香台上湿呼呼、血淋淋的地面上涌上了数以万计的骁武军步卒,第一轮射得快要脱力的骁武军弩兵在少武恒勇身旁留守,其余的骁武军步卒立即在战鼓的摧动下,向着山顶猛攻而去。
骁武军的攻势看起来似乎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从烧香台顶到山腰,几乎没有多少禁卫兵能够站起来抵抗的,少数几个漏网之鱼转瞬间便被前突的箭雨和骁武军所淹没。
而大量只有一口气的地禁卫军伤兵骁武军们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欠乏,但只要稍有抵抗之举,便是乱刃齐下砍作肉泥。
对于凶悍的骁武军们来说,仁慈二个字似乎从来就不应该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每一个人头,都是属于他们的军功,骁武军们一路杀将过去、鸡犬不留
很快,数以万计的骁武军们粉碎了一切抵抗力量、迅速逼近山颠,那里还有不多在适才的箭幕中幸存下来的禁卫军和天子剑。
突然间,骁武军们的脚步声变得沉重起来,呼吸也慢慢急促起来,开始尽量以小股的战阵组合着向山顶缓慢突进。
之所以这么小心,因为骁武军们看到了山顶上那支禁卫军残部正组成了严整的阵形杀气腾腾地静侯着骁武军们地到来,而且他们的身前倒伏着大量禁卫军普通兵士的尸体,看来他们是禁卫军最后的力量了
“杀”
为首的禁卫军看着骁武军靠近,踉跄的前行着,他们要去死,要去有尊严的战死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所有的禁卫军被杀戮殆尽,烧香台上已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史有记曰:大夏纪元二十一年夏,高皇帝少武卿北上烧香台祭天,不幸途中犯病,暴毙而亡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所谓蜀中,便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自古田地便是百姓的命脉所在,所以百姓们把他们的田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出了帝京,要到南狱,免不得就得经过蜀道。
悠悠的歌声响起,在夏日的炎阳中听起来格外的悦耳,柳伐纵马南下,心中满是畅快,正如寒举所说,只有南狱这等纷争之地,才是他彰显才华的地方,这一片天虽小,却已足够他表演,他回来了
荆湘,三水城
过了三水,便是西南府的地界了,三水城,也是荆湘的一处不得不提的地方,自古唯楚有才,荆湘事实上才算是柳伐的故里,只是在许久以前,他的祖先称帝以后,将帝都移至北方,所以他对这里,还是极度的陌生。
在这三水之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一是萧家,二是“花都”。在西南,甚至在大半个江南,都是有萧家的影子的,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隐世大族,即便是在西南府,他们虽然少有涉及,但是仅仅是一支旁系,都成了西南四姓之首,所以萧家可谓三水的一个传奇。
花都,则更为出名,柳畔金池神仙眷,花都倾倒半江才。
在帝京,有柳畔金池,在荆湘,则有一个花都,花都美人,个个如同谪入凡尘的仙子,一曲唱罢了世人的夙愿,一舞,倾国倾城。
“罢了,天色已晚,便在三水休息一晚,明日再赶路吧”
夕阳西下,波光粼粼中,柳伐和寒举终于走进了这座千年古城三水
风尘仆仆中,柳伐和寒举走进了一间客栈,他们此时急需一些饭食来填充他们的肚子,他们已经饿了一整日的功夫,实在是累的不行了。
在这三水城中,满是静逸,空气之中仿佛都弥漫着诗情画意的味道,百姓怡然自得,过着近乎帝京般的舒服日子,很少有人可以打到这里,也很少有人会破坏这美丽的三水城,即便,是大理世子也不例外
“公子不必亲自过来,家父一直不在,听闻帝京出了事,家父已经朝着北方去了”
萧府门前,两个翩翩公子侃侃而谈,看起来格外的和谐,一人是萧家长子,一个,不是当年与柳伐激战的大理世子又是谁
“呵呵,好,萧兄留步,某叨扰了”
大理世子笑吟吟的看了一眼那萧家长子,微微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