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夫人笑道:“你着什么急,他总要进来看我老婆子的。”却也没有拦着徐其容,由着她去了。
徐亭远穿了身褐色长衫,风尘仆仆的,眼睛却亮得很,见到徐其容很是欢喜,笑道:“我家灼灼是大姑娘了”
跟了徐亭远一起来的还有徐亭晏、徐邓氏、徐其璇、徐其娥、徐其蝶和徐其莜,徐其容有些不好意思,一头扎进徐亭远怀里耍赖:“爹爹这么久没看到人家,一来就取笑人家。”
徐亭远笑道:“我们家灼灼长大了。都不让爹爹说了。”
徐其容抿了抿嘴,不搭理他了,抬起头来便看到徐其蝶和徐其莜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捂着嘴笑,忍不住也乐了。忙把人往屋里迎。
嘴里跟徐邓氏和徐亭晏行礼,笑道:“没想到叔祖母和十七叔也来了,这一路可辛苦了”
徐邓氏笑道:“你母亲带着一个哥儿一个姐儿,不大方便。你的大事。总不能只让你爹爹来,我这个做叔祖母的少不得自告奋勇来了。”
徐其容有些感动,没想到这乱世。徐邓氏为了她还愿意出门,有些哽咽:“叔祖母能来,我高兴得很。”
徐邓氏忙道:“别哭别哭,就像你爹爹说的。都是大姑娘了。”然后又转头对徐其璇、徐其娥、徐其蝶、徐其莜道,“你们姐妹这么久没见了。以后只怕也没多少相见的机会了,还不快来陪着说说话。”
徐其蝶早等着这句话呢,徐邓氏话音刚落,就冲上来拉了徐其容的手。一边摇一边炫耀,很是得意的样子:“母亲给咱们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阿吴和太平都长得可好看了”
徐亭远听了。忍不住咧嘴笑,对徐其容道:“你送的如意金锁。你母亲给你弟弟和妹妹戴上了,两个小娃娃,欢喜得很呢”
不过是几个月的小婴儿,懂什么欢喜,徐亭远这么说,不过是想让她们姐弟之前多一点感情罢了。
徐其容笑道:“那敢情好,爹爹,我又做了几个荷包和几件小衣服,爹爹等回去的时候带上吧”又对徐其蝶道,“便宜你了,我都还没看到阿吴和太平长什么样呢”
“跟你小时候长一个样。”徐亭远忍不住道。
刚说完,自己就乐了,徐其容哪里知道自个儿小时候长什么样啊
徐邓氏在一旁笑道:“以后总有机会看到的。”
过了垂花门,就见沈老夫人带着大太太何氏、二太太柳氏、三太太陈氏和大奶奶金氏在那里等着。
见人到了,沈老夫人笑着上前携了徐邓氏的手,笑道:“早听说你们出发了,容姐儿天天跟我面前愁眉苦眼的担心,今儿个总算是到了。”
徐邓氏也笑着道:“德公派了人一路护送,这一路还算太平,这些日子,容姐儿劳老姐姐费心了”
沈老夫人摇了摇头,笑着跟她介绍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介绍完了又道:“鹤哥儿媳妇身子不好,所以一般不出院子的。”
柳氏笑道:“我让人去看看她好些没有,若是好些了,就赶紧来见见人。”
徐邓氏忙道:“既是身子不好,就别折腾了。”又把几个女孩子叫上前来介绍。
徐家的小娘子个个都生得好,经历了之前的逃难,性子都沉稳了许多,沈老夫人看在眼里羡慕得不行:“我要是有这么多孙女围在身边打转,还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呢老妹妹你真有福气”
几人说说笑笑的往里走。沈老夫人吩咐了太太太何氏去给大家安排住处,陪着一起说了好一会儿话,见沈老夫人精神不是很好,这才告辞出来。
徐亭远带着徐亭晏去见自己的几个舅哥,徐邓氏带着女孩子们去了徐其容房间,问罢了近况,然后才拿出几张单子来,一张一张的给徐其容看。
嘴里道:“这是你母亲给你准备的嫁妆单子,你在晋州出嫁,也不方便带过来,左右是你的,就先放在徐家,后面方便了再说。这是你姐姐给你准备的添妆,这是你祖母给你准备的添妆,这是你九叔祖母给你准备的添妆”最后又让丫鬟单独拿出来一个单子,道,“这是叔祖母给你准备的添妆,如今家道艰难,别嫌少,以后再给你补上。”
徐其容看了眼那张单子,竟是比别人都要多,当下忙道:“已经很多了,可见叔祖母疼我。”
徐邓氏看了眼徐其璇,然后对徐其容道:“都是自家人,以后你们姐妹之间还是要相互扶持,璇姐儿也给你准备了添妆呢”
徐其璇忙拿出一对南珠的耳环和一支红宝石的金簪放到徐其容手里,脸上笑得有些勉强:“十五妹妹,姐姐恭喜你了。”
徐家现在落魄,能拿出这些东西来,已经很出乎徐其容的意料了,见徐其璇神色有些不对,徐其容便以为她约莫是舍不得,正要说话让虞夏去挑几件首饰来给几个姐妹做回礼,就被徐其蝶给打断了。
徐其蝶扑到徐其容身上,扭股糖一样撒娇:“姐姐,我也给你准备了添妆呢”
、第四百零四章 蝶姐儿的懂事
徐其容只好低头问徐其蝶:“你给姐姐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徐其蝶得意的让丫鬟拿出一个双面苏绣的扇面,两条双面苏绣的汗巾:“虽然东西少了点,也是我的一番心意,等姐姐出嫁以后,我再给姐姐做几个荷包。”
徐其容拿起那扇面和汗巾看,绣工是还有些稚嫩,鸳鸯戏水、余霞兰花开,虽不至于活灵活现,配色却是赏心悦目得很,就是扇面和汗巾子的布料,绣花的丝线,都是极好的,寻常的绸缎庄买都买不到。
徐其容惊讶道:“十九妹妹,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这双面绣的跟谁学的”
市面上流传的双面绣品并不多,叫价昂贵得很,只因为这种绣法,人家一般是家族流传的,并不教给外人。而徐家人里面,没有人是会这双面绣的。
徐其蝶抿着嘴儿乐。徐邓氏笑着替她解释:“咱们家隔壁那户人家,有个孤寡老太婆,人称绣娘娘,年轻的时候双面绣是极好的,若不是因为少年守寡,说不得就被挑进宫里面做绣活儿了。咱们买下那宅子,大家还忙着收拾屋子呢,蝶姐儿不知